鲁甸灾区民房恢复重建 百余种样板房让群众挑花眼
鲁甸地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昨启动百余种样板房让群众挑花眼
明年春节前5万余户受灾群众将搬新家
昨日,昭通鲁甸县“8·03”地震灾区阳光明媚,当地20余万受灾群众热切期盼的民房恢复重建启动。按照重建规划要求,1万余户当地民房受损恢复重建户和44235户受损民房修缮加固户将在明年春节前搬进安全舒适的新家,明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9万余户民房重建户和民房加固户的重建任务。
据了解,鲁甸地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将严格按照“科学选址、统规自建、分散自建、统规统建”的方式进行。
灾情回放
鲁甸6.5级地震,房屋倒塌26195户123777间,严重损坏42834户185655间,一般损坏155924户486904间,造成617人遇难,114人失踪。
恢复重建3原则5关键
据了解,目前民房重建补助标准还未最终确定。根据目前掌握情况,此次地震对民房恢复重建每户补助不低于3万元,民房修缮加固每户补助不低于3000元。
昭通市和鲁甸县将争取信贷支持,为有需要的重建户提供3-5万元的贴息贷款。建成后的民房在地质安全、抗震能力、外观、内部结构等方面都极大地优于震前,实现重建安全、美丽、幸福新家园的梦想。
坚持3原则:
●科学合理。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绝不能盲目攀比、贪大求洋。
●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群众自建为主。实行自建、自购商品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安全第一。避开重大灾害隐患点,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农村居民住房实行强制性抗震设防标准,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确保重建工程质量。
抓好5个关键:
●抓好对象锁定。按照“入户调查、三榜公布、民主评议”和“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确保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民房恢复重建对象的核定和登记造册工作。
●抓好资金筹措。多渠道筹措恢复重建资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恢复重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完成重建任务提供资金保障。
●抓好物资保障。确保物资供应的高效、畅通、安全,鼓励建材经销商通过设立直销点等方式,方便群众采购。
●抓好施工组织。组成专门力量,深入灾区开展技术指导,全力加快恢复重建进度,确保受灾群众早日搬入新居。
●抓好建设管理。要积极采用抗震设防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真正把民房建设成为“安全房”、“放心房”。
“这种结构,住着就放心了”
昨日,家住鲁甸震区龙头山镇八宝村黄泥坡的杨远洪叔侄俩正好前往骡马口办事,参观了样板房后,杨远洪指着样板房粗大的钢梁对侄儿说:“震怕了!这种结构,住着就放心了。”
杨远洪告诉记者,地震中,他们的房屋都倒塌了,现在还住在帐篷里,大家都期盼着能尽快建新房。杨远洪觉得,新房优先考虑的是牢固,同时要有晾晒平台。
他的这些想法也得到了受灾群众的认可。陈克会和冯忠菊来自震区龙头山镇街子社,他们俩在骡马口负责街道保洁工作。“农村需要考虑的还是晾晒点花椒、包谷、粮食的问题,所以晒台很重要。”
记者在鲁甸龙头山镇骡马口社区走访得知,目前,昆钢、云南建工集团等已经建起了一栋栋风格各异的样板房,提供了百余种样板房户型,不少受灾群众还专门赶来看建材、选户型。
据了解,所用建筑材料均为轻型钢结构,可回收利用受损民房的砌块、砖、水泥,每平方米建房成本在1000元左右;一栋两层楼轻型钢结构房只需10多天至1个月即可建设完工;户型设计尊重当地群众民俗习惯和生活习惯,设仓库、晒谷场、洗浴间等;抗震性能好,建成后的轻型钢结构房屋抗震级别都在8级以上;建成后安全居住使用年限最少在50年以上,一般在100年以上。
责编:段超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