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来家庭教育中的自己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把孩子培养的乖巧听话就算是好孩子,在家听爸妈的话,去学校听老师的话,以后毕业工作了,听领导的话,这样的教育,很多时候也造成了,孩子不会独立思考,喜欢跟风,不敢甚至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本书中的教育,更倾向于,孩子可以自由成长,家长的角色身份不是领路人,而更像是一个不离不弃的陪伴者。书中提到,很多时候家长喜欢替孩子选择,选择课程,选择兴趣培训班,甚至很多家长会帮孩子选择朋友,而这些事情的出发点其实大都是“我希望未来我有一个好的孩子”而不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
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很多和自己平时身边遇见的教育孩子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中国人喜欢孩子做完作业之后,父母检查,然后指出错误,改正错误,第二天交上去的作业,力求满分或优评,而美国人则不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作业,他们会要求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第二天保留孩子们犯下的错误,但因为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他们依然会夸奖孩子,说你做的很棒!这样一来,老师们就知道孩子哪里学的不好不到位,从而在学校上课期间加强这块的教育教学。美国老师说:给孩子布置作者的目的,除了增加孩子对课堂传授概念的了解,提高孩子相关学科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打开孩子的视野,锻炼自我探索和拓宽知识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能形成对事物独立的看法。 我想这也正是为何我们平日里接触或者看到的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要独立能干的原因吧?
书中提到很多新鲜有趣的课程,相比中国的应试教育,似乎丰富多彩许多。孩子们也愿意去学校跟随老师学习。比如他们会安排孩子们做一天的“乞丐”,这一天高年级的孩子们会派发食物给低年级扮演乞丐的孩子们。食物都是最简单的,跟现实中乞丐乞讨到的食物类似,但是保证干净卫生。我想通过这个活动,很多孩子们不但会了解乞丐这个名词的含义,也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学习,并保持一颗同情心。
如何让孩子们爱学习,乐于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而不是每天跟着课本学习枯燥的内容,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敢让孩子做自己》书评/ 倾心蓝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