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与救赎
一口气读完《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与《群山回唱》,虽然其间作者的创作周期长达十年,但是连贯起来读还是能很明显的发现,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逃离与救赎。在《追风筝的人》里,少爷阿米尔因为无法忍受自己的不忠、怯弱、虚伪与面对哈桑时的负罪感而逼走哈桑,紧接着又在大规模战争爆发前与父亲逃离了喀布尔——这座记录了他所犯下的罪行的城市。此后,阿米尔虽然一直生活在负罪感的阴影之下,但是他从未想过要去主动获得救赎,甚至在被逼走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时,他依然举步踟蹰。可以说促成他自我救赎的,是婚姻的遗憾、突发的社会因素与索拉博的自杀行为。最终,他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回美国抚养,以此作为对弟弟哈桑的赎罪。
《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是一个没有归属感、存在感的私生子,在她的人生中一共有两次逃离。第一次是15岁时从赫拉特带着对母亲的愧疚和对父亲的失望与怨恨嫁到了喀布尔,她逃离了泥屋的封闭环境和父亲的谎言,在喀布尔曾“第一次尝试到和他人分享同一种共同文化的甜蜜”,她短暂的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之处。第二次发生在27年后,玛丽雅姆杀死了丈夫拉希德,并且通过死亡的方式完成了对冷漠、残暴生活的逃离。在执行死刑前,玛丽雅姆“想到她进入这个世界的身份,一个低贱的乡下人所生的哈拉米,一件人们不想要的东西”,“然而,当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监护人的身份离开这个世界。以母亲的身份。她终究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她得到了一直以来缺失的归属感与存在感,获得了救赎。
阿卜杜拉是《群山回唱》中最重要的线索人物,他幼年丧母,在继母帕尔瓦娜身上又得不到真挚的母爱,因此他将所有情感都寄托在与母亲很相像的妹妹帕丽身上,甚至产生了如同父女的情感。然而贫穷使得父亲不得不将帕丽送去了富裕人家,阿卜杜拉失去了所有情感支持,他无法承受熟悉的环境中不再有妹妹的存在,他决定要逃离。十几年后,阿卜杜拉辗转到达美国,丧妹之痛仍伴随他左右,唯一能够给予他救赎的便是他自己的女儿,他给她取名帕丽。
虽然他们最终都获得了救赎,但是每个人的救赎都不是完美大结局式的,都带有遗憾的色彩。阿米尔虽然安全将索拉博带到了美国,但是索拉博由于在阿富汗遭受了种种暴行、阿米尔又曾想将他送去孤儿院,他无法信任并融入阿米尔的家庭。玛丽雅姆虽然得到了莱拉与阿兹莎的爱,但是她无法参与阿兹莎后面的人生,而莱拉也遗憾的知道阿兹莎迟早有一天会遗忘关于玛丽雅姆的事。阿卜杜拉与帕丽兄妹在年老之时重逢,却因为阿卜杜拉罹患老年痴呆症而终无法相认。
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外,逃离也充斥在每个次要人物的生命中,逃离家庭的束缚、习俗的压迫、战火纷飞的家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后的救赎,获得的救赎也都是灰色的、遗憾的。这无不是在证明历经战争与动乱的阿富汗“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个悲剧”。这些国家造成的悲剧,它们产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一时、限于本土。难民营中疾病、饥饿带来的死亡恐惧,异国他乡简陋公寓、底层工作带来的生活落差,都是祖国蒙难后阿富汗人民所遭遇的苦难,更不要说仍在故土每天面对血腥杀戮的人们。
在三本书中,作者对阿富汗移民们也颇有微词。除了《追风筝的人》中的将军与《灿烂千阳》中的莱拉,第一代移民们所关注的无非是如何在异国他乡创建自己的美好生活,没有人关心自己的祖国,更不要说为故国故民提供帮助,最典型的代表既是《群山回唱》中的医生伊德里斯。在回到故国索要昔日财产的旅途中,伊德里斯被发生在少女罗诗身上的血腥杀戮所震撼,他许诺要帮助罗诗获得更好的医疗救助,甚至不惜花费自己的资产。但当他回到美国,在血腥场面对人性的撼动逐渐减弱之后,在一次申请救助失败之后,伊德里斯放弃了对罗诗的诺言,并劝解自己,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皆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他没有必要为自己比故国人民过得幸福而感到任何愧疚。如果说第一代移民们仍然恪守着一些传统的礼俗, 第二代移民则与欧美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有着开放的社交生活,择偶也再不局限于共同的宗教,阿富汗不再存在于他们的身份意识之中。
之前,每当提起阿富汗,我能想到的无非是“爆炸”“恐怖袭击”等一系列关键词,好像它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仅仅是恐怖与血腥的代名词。但是通过作者在三本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阿富汗曾经也是一个平静庸常的现世人间,甚至在喀布尔还有过开放、繁荣的辉煌。现在的阿富汗虽然渐趋平静,但是昔日的杀戮者们仍过着富裕特权的生活,塔利班组织仍在局部地区活跃,阿富汗人民何时能获得最终的救赎?(《群山回唱》书评/馬小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