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学者杨周伟 情迷南诏梦回大理
与古都文化专家交流沟通大理古都研究命名的相关问题 受访者供图
今年34岁的杨周伟是清代著名白族巡抚(陕西巡抚)杨名飏的第八代嫡长孙。16岁时就写出15万字的专著。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他已经走了18个年头。
近几年,杨周伟著作颇丰。从2011年的《朝圣魂归——南诏大理国》到2012年的《百二山河——南诏大理六朝古都探秘》,再到2014年与人合著的《大理传奇——泛亚陆海大通道上的千年之旅》。
每一部作品,都以独到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在学界引起不小反响。在他的眼中,南诏大理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地方,待人们去重新审视。
花季年龄写家史
杨周伟有些另类,他不玩微信。10多年来,人们对他的印象总是不修边幅,整天背个旧包骑辆自行车。见到杨周伟时,依旧如此,问起家居琐事,他有些词穷,但是说起自己的学术研究时,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很小的时候,杨周伟就对历史非常着迷,五六岁时,杨周伟随祖父上山祭祖,每每见到山上的古碑与界石华表,总被一种神奇的力量牵引着,久久凝视碑刻不肯离去。
年岁稍长之后,他开始抄下看到的每一篇古碑文,遍阅古籍资料,加以考证研究。在祖父的循循善诱下,杨周伟了解到了自己家族的历史。他从八九岁开始记录长辈的生平经历,碰到不会写的字就用图画代替。12岁时,杨周伟有了重写家族史的想法。16岁时,用了三四年时间,完成了他的首部作品——15万字的《清代白族巡抚杨名飏家族史——隋朝皇室与南诏大理名家大姓的大理情缘》。当时因为年纪尚幼,只对此书作了影印收藏,没有公开出版。
杨周伟从小喜欢听历史故事,遇到趣味相投的人,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与别的小朋友不同的是,与他趣味相投的人,都是些四五十岁和六七十岁的中老年人。每每和家中长辈一起外出走亲戚,总是不厌其烦地向长者询问一些古代和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典故。初一时,学校举办首届演讲大赛,杨周伟在演讲大赛中崭露头角,后来连续3年蝉联演讲大赛第一名。
16岁到外地上学以后,杨周伟大量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书店里。即便在学校上课的时间,他看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一个花卷、一个馒头,就足以支撑他在书店里呆上一整天,直到书店打烊。晚自习时,他又向同学借来笔记本,自学当天的课程。周末的时候,他往往会在学校食堂买个馒头,然后坐公交车去调查所在城市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迹,看城市变迁。 不浮躁的80后
已有多个社会职务的杨周伟,在学习研究之余还收了3个弟子。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实现历史文化的横向传承。
弟子之一的陈可毕业于云南农大经济学专业,比杨周伟小5岁。在陈可眼里,杨周伟博学多才,随和风趣,很有个性。“跟杨老师在一起,特别清静、自在,没有一丁点的浮躁。杨老师把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进来,把单纯的史学看得很理性。”陈可说。
2009年以来,陈可跟随杨周伟到过北京、西安、邯郸、安阳、洛阳等多个古城游学。陈可第一次跟随杨周伟到北京游学时,恰逢冬天。有一天,两人冒着零下10多度的严寒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看元大都遗址。遗址都是一些土堆,土堆上光秃秃的,也没有草。硬是这样,他们在那里呆了两个多小时,看遗址的地貌形状,看遗址的保护开发情况。
陈可对杨周伟的思维方式很是敬佩。“有一次,我向杨老师请教佛教传入云南的过程。杨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他的看法,而是引导我,看一个历史事件,不要像做数学题一样,一是一,二是二,应该进行一个多元的、综合性的思考,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个思维来看待一个历史问题,可能会得出几种答案。这件事情让我感触颇深,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也养成了多元化的思维惯性。”
长杨周伟10岁的阿鹏,是业余历史文化爱好者。2008年以来,他一直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驾车陪同杨周伟走村窜寨,搞田野调查、拜访老者。6年来,他们的足迹已踏遍滇西及周边地区。为了到山上去找一处古碑、一处古遗址,他们常常要在山上来回步行4个多小时。
田野调查、骑自行车、游泳,都是杨周伟喜爱的将考察研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式。他希望回归自然和生态当中,通过冥想式的修身,寻找新的灵感和自然道法,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进发。
人物档案
杨周伟
生于1981年11月,9岁起即开始涉足本地区民族史,16岁时完成15万字的专著《清代白族巡抚杨名飏家族史——隋朝皇室与南诏大理名家大姓的大理情缘》。现为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会首席专家。
2011年9月,《朝圣 魂归——南诏 大理国》正式出版。该书将南诏、大理国的历史地位定位为“1000多年前连接南亚-中国-东南亚的国际贸易走廊。”
2012年8月,《百二山河——南诏大理六朝古都探秘》面世。该书提出了“中华古都体系论”及“中华九大古都”、“大理:中国古代面向印度洋的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理论。
2014年12月,杨周伟与张李昆合著的《大理传奇——泛亚陆海大通道上的千年之旅》正式出版。作为当前云南省研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学术成果,该书已列入省新华书店2015年首批重点推荐新书。
春城晚报 首席记者 秦蒙琳 网吧写作寻找“现代气息”
这些年,杨周伟频繁现身各大文化场合,将自己的研究新发现与更多的人分享。
2008年4月,杨周伟首次在电视文化讲坛中,将大理提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千年国际中心陆港”。2009年起他发起、筹备、成立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会,并先后受邀主讲大理讲坛、云岭大讲坛、云南干部在线学习网等。
2010年,杨周伟被中国古都学会破格选举为常务理事。
2013年底至2014年底,杨周伟多次被省委组织部推荐,先后在省委党校、省民族干部学院,为省内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讲授云南省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讲授3条丝绸之路与云南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位著述颇丰而知识渊博的年轻学者,生活却非常随意。
“我每天上下班是骑自行车,背一个用了多年的旧包。虽然我不注重外表,可是我内心非常自信而强大,我不认为穿名牌、有钱就是任性。其实我也装扮自己,只是我靠学术成果的积淀,靠讲学和创造来装扮我自己。”杨周伟说,“我反对物质欲的追求,但非常提倡学术成果为经济社会服务。”
自2001年步入社会以来,杨周伟先后从事过销售业务、品牌推广、文案策划、隧道监控、乡村管理、文化管理等等多种岗位的工作。不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业余时间,他都是用来翻阅文献古籍,与古代碑刻、古墓群、古碑文为伍,搞学习、搞研究。工作10多年来,他在个人生活所需之余,工资收入全都用于买资料、搞田野调查、参加学术会议、自费游学。
有些难以想象的是,杨周伟的《朝圣 魂归——南诏 大理国》和《百二山河——南诏大理六朝古都探秘》,都是在网吧里熬夜写成的。他总是背着一包书到网吧,插个U盘,戴个耳机边听音乐边写作,有一次在网吧里连续写了五六天,累了就出去转转,有了新灵感接着写。
为何在网吧写作?杨周伟也有自己的想法。“当时我在乡下工作,到网吧写作,也是为了寻找一种现代气息。在现代气息下拷问传统,也在传统气息下反思现代。” 创建大理古都学
2011年,杨周伟的《朝圣 魂归——南诏 大理国》正式出版。该书将南诏、大理国的历史地位定位为“1000多年前连接南亚-中国-东南亚的国际贸易走廊。”在此书中,他提出了4大全新表述:
将中华体系下9世纪下半叶处于鼎盛时期的南诏,与同时期的大唐、阿拉伯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公元9世纪下半叶南诏的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第四,其多元宗教、民族、文化与地缘政治共融下的治国模式与精神体系同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大理是中华第九大古都,同时也是西南六朝古都,还是中国建都时间第四长的古都、8到12世纪东南亚第一大古都,时长516年,仅次于洛阳、西安和北京;
在1000多年前,鼎盛时期的南诏已经通过它的海洋战略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南亚-中国-东南亚这一国际大通道,通过云南直接打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出海口;
站在世界和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南诏、大理的6个王朝是中华体系下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王朝,并提出“山地-坝区民族”这一概念。
杨周伟的这些历史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填补了空白,比如大理是历史古都的论述。
杨周伟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由于受历史和过去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边疆政权的都城尤其是西南地区的都城,往往是研究的盲区和忽略的部分,没有受到重视和公平对待,与自身历史地位不对称。为此,他在中华大历史、大地理、大文化和多元、包容、开放的框架下提出,历史古都不分中原与边疆、不分大小。
杨周伟所创建的大理古都学,包括中华古都体系论、大理古都历史地位学术定义系统、昆明古都及战略、古都战略模式体系4大部分及5步发展战略规划。在他的推动下,2012年,中国古都学大会暨南诏大理古都文化发展论坛开幕式在大理举行,中国古都学会同时为“大理州南诏大理古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授牌。 融汇贯通的研究方法
杨周伟小时候经常逛旧书摊,从旧书摊上寻找一些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那时,他还喜欢看电视剧《北洋水师》,看完以后就到旧书摊上去找与船、与海军有关的东西。在他幼小的心里,当时就有了海洋和海军的意识。有一次,他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袖珍中国地图册和一本袖珍世界地图册,用自己积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下来,天天捧在手上看。从小学四五年级到初一这几年间,他将两本袖珍地图册上所有的地图信息和文字信息全部“扫描”进了自己的大脑,对上面的每个细节、每个地点都了如指掌。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地理上的世界视野概念。
后来,他又买到了一大幅世界地图,贴在他卧室的墙上。一边看历史书,一边看世界地图。从他写家族史开始,采用的就是“联系法”:写到杨名飏,他就联系到清朝历史。从清朝历史,又联系到中国古代历史。从中国古代历史,再联系到南诏大理历史。再从南诏大理历史,联系到东南亚历史、环印度洋历史、人类发展脉络和世界史。在研究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他总是同时研究与之相关的历史,站在全球地理概念和世界史角度,把每段历史、每个民族放到整个亚洲和世界的版图上去研究。
对历史的研究方式让他对自然、社会知识都学会了融汇贯通。
从小博览群书,学习数理化的时候,杨周伟不喜欢老师的解答方法,总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解答,运算起来会比老师的更复杂。上大学时,学的是金融专业,他曾回家自学微积分,用历史、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东西来分析、演化。
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的研究爱好者,为什么不选择学习历史,而选择金融专业呢?在这个问题上,杨周伟其实是有想法的。上中学的时候,他已经通读了大学历史专业的相关书籍。在他看了国内高校历史专业教材后,对国内高校历史专业的教育提出了疑问,他认为国内高校历史教育会对他今后的历史研究思维有所限制和约束,于是另僻途径,选择了从其他学科、以其他思维来创新他的研究方向。杨周伟说,他的大脑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没有界别。
“从货币的形成、金融制度的历史发展,一样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结构和历史发展的脉络。”杨周伟说,“文化无国界,研究和创新也没有学科界别。历史与金融、哲学、易学、地理、天文、军事战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的研究并不受具体学科的限制,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客观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多几个学科的知识,反而多几种原料可选择、多几种味道可尝试、多几种做法可共融,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不受学术权威限制、职称职务限制。为了心中的梦想和宏愿,为中华多元文化的复兴和全人类的福祉,创新和突破所得的成果,才是最宝贵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