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 发表于 2015-5-23 00:01:05

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实现“十突破”

抓住重点 创新举措 跟踪问效
我州洱海保护治理实现“十突破”
近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更进一步地把洱海保护治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果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洱海保护治理实现“十突破”。
在依法治湖上有突破,我州颁布施行新修订的《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制定配套实施办法,把洱海保护管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径流区,为洱海保护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武器。在管理体制上有突破,健全州、县市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领导体系和流域保护管理机构,配齐流域乡镇工作站所和专职领导,完善公、检、法执法机构,进一步理顺了洱海保护管理体制。在工作思路上有突破,着眼长远目标,认真总结经验,正确分析形势,明确了“标本兼治,当前突出治标,突出抓好截污和治污”的工作思路,洱海保护治理的着力重点更加明确突出。在生态补偿上有突破,大理市和洱源县签订了洱海保护治理结对共建协议,由大理市给予洱源县1500万元的生态补偿金,专项用于洱海源头的截污治污和湿地建设。在污水处理上有突破,“2333”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建成62座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恢复建成湿地10475亩,完成苍山灵泉溪、弥苴河、凤羽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建设。洱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已完工项目14项,正在实施26项,开展前期工作9项。在垃圾清运处理上有突破,全面开展“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发动干部群众1013万人次,清运垃圾70万吨,初步建立“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五级联动长效机制,全州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在严管严治上有突破,坚持重拳出击、重点治污,强化综合执法,2014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9件,共同遏制、打击洱海流域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初步形成。在面源污染治理上有突破,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完成1300亩蓝莓及2.25万亩花卉种植,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万亩,实施1万亩农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工作。在财政投入上有突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州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大理市安排2亿元、洱源县安排3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在全民动员上有突破,制作洱海保护治理公益广告宣传片和主题歌曲,编写地方环保教材,开展“开学第一堂课”、“洱海保护宣讲活动”、“保护洱海·巾帼行动”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形成了“自己家乡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洱海之美,在干净、在清澈。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洱海水体生态功能不断得到恢复,自净能力不断增强,流域生态环境趋稳向好。2014年,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7个月达到Ⅱ类,平均透明度2.03米。据统计,“十二五”以来的49个月中,洱海水质累计有25个月达到Ⅱ类,超过“十一五”期间21个月的水平。目前,大理洱海依然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大理日报(记者 勾六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实现“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