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个民族聚居的村庄里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郑家庄启示
民族一家亲
环境优美
郑家庄一瞥 本报记者 陈飞 摄
盛夏,郑家庄更美。
5月26日,天刚蒙蒙亮,40岁的村民郑荣辉发动面包车,准备到3公里外的三营镇搞运输。此时,父亲郑林生扛起锄头准备下地,母亲和秀清打开小卖部的门开始营业,妻子董泽香则早已赶到三营职业中学门口打理那个开了多年的百货店。
郑荣辉和母亲是纳西族,妻子和父亲是汉族,奶奶是白族。这个由3个不同民族组建起来的家庭,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大的矛盾,没有红过一次脸。他们团结、包容、互爱、互敬,一心一意建设美好家庭、美好家园。
记者三进郑家庄,再次来到郑荣辉家,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家庭就是郑家庄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一个由7个民族、525人组成的多民族聚居村民小组,携手打造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民族工作新样本;为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供了新的启示。
启示一
包容:拥抱每一个迁入民族,手足相亲
61岁的杨学礼,皮肤黝黑,眼窝深陷,藏族特征明显。
“来这里生活已经50多年了,离不开这些老朋友喽。”指着几个来家里串门的“老伙计”,这个热情纯朴的藏族汉子真情流露。
六七岁时,他过的是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50多年前,7户藏族群众被分到了郑家庄定居,其中就包括杨学礼家。
“要与汉族、白族同住一村,会不会处不来?”当时,准备搬进来的7户藏族群众充满担忧。
“没想到村里的原住居民对我们这么好。”杨学礼感慨道,“他们不但拿出房子来给我们住,还为我们分地建房,免费提供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手把手教我们插秧。”
藏族群众深受感动,打消了心中疑虑,敞开心扉对待当地群众。之后迁入的纳西族、彝族、傣族、傈僳族,也经历了相同的心路历程。
“民族团结的种子,从那时起就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74岁的郑晓东老人见证了那段历史。
如果说对历史的认同是打开村子民族团结的一把钥匙,那么日后朝夕相处中的相互包容则让村里各族群众感情相互交融,心灵聚往一处。
段春梅于21年前从胜利村嫁到郑家庄,成为村民小组长杨秀弟的妻子。当时,杨秀弟家全是藏族,融入新家庭的过程让她记忆深刻。
嫁到杨家后,段春梅按照杨家生活习惯勤劳操持,主动适应。公婆早餐要喝酥油茶,段春梅不会做就主动学,不习惯喝酥油茶就吃点粑粑。看着家人吃得高兴,她美在心里。
很快,她的勤劳、贤惠和通达就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公婆交口称赞“我家的媳妇好呢。”同时,家里人为了方便与她交流,都努力学习汉语。经过多年的练习,现在全家人的汉语都已经讲得很流利。
“家里人也为我做了很多,我再苦再累也值得。”在段春梅看来,没有家庭和睦,也就没有今天的殷实富足。这些年,在她和丈夫的努力打拼下,从白手起家到身家百万,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把药材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她家院子里,气派的小院透露出殷实人家的气息。
小院是按照白族风格建的,但从楼顶拉下的经幡却是典型的藏族风格。
“为什么这样建?”记者问。
“这样就兼顾了两个民族。”杨秀弟笑着说。 启示四
引领:致富党员是群众“主心骨”,同心同向
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才3800元,去年已经上万元。
在村里村外人眼中,郑家庄的快速发展,除了村民的勤奋努力,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被群众视为“主心骨”的基层班子和领头人。
郑家庄525名村民中,共产党员占38名。党支部书记和国祥是致富能手,乐于助人,有威信;两位村小组长一藏一汉,都是致富能手,工作能力强。
白族院落里,23岁的寸镇源挽起袖子,小时候烫伤的痕迹露了出来。爷爷郑晓东回忆,孩子烫伤后医药费不够,何支书带头捐了1000元钱,大家看到了也跟着凑钱。孙子康复后,这件事情在老人心里记了很多年。
为了不让一个困难家庭掉队,村党支部想了一个办法,采取党员交叉包户的方式结对帮扶不同民族群众,还成立了党员帮扶小组,在互帮互助中促进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黄中华家是支部书记何国祥的结对帮扶对象之一,多年来,何国祥大事小事都帮忙,这让黄中华感激不尽。而最让他感动的是,当年何书记建议他发展养殖业,并借给他7000元钱买奶牛。有了启动资金,再加上几年的打拼,他彻底甩掉了贫困。
发展生产,有党员带头;建设家园,有党员带头。为了改善村里的生活环境,村党支部在争取到上级补助后,带着大伙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村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党小组长郑泮池介绍,修入村道路时争取到的资金不够,党员就带头捐款,带头出工干活,还实行党员包段,负责哪一段就干到底。老百姓看在眼里,纷纷投工投劳,硬是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把这段道路修好了。
村里有个村民议事小组,7个民族各选一个代表,加上村党支部书记和两个村民小组长,共10人。小事由小组讨论决定,大事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段秀凤家是村里唯一的傈僳族人家,凡村里需要村民议事小组决定的事项,段秀凤家都会被邀请参加讨论。
“发展生产他们想点子,解决纠纷他们冲前头,这个班子能力强,有威信、讲公道。”村民说,村党支部已经成了发展经济的“主心骨”、村民矛盾的“化解者”、社会和谐的“维护者”。
如今,每年的春节、中秋节、火把节等重大节日,全村群众都欢聚广场,工作在外的、嫁出去的、做生意的,无论多远都要赶回来,杀猪宰羊,盛装歌舞。
“村庄更美好,民族更团结,生活更富足。”王庆荣说,“这是我们郑家庄人的梦想。”
本报记者 尹瑞峰 谢建东 启示三
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同奔小康
如今,村党支部书记和国祥带领的郑家庄中药材经商队伍,已经把生意做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西藏等地。
藏族外来户和国祥,很早就子承父业做起了中药材生意,率先致富。“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以前,村民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很多帮助,现在有能力回馈大家,必然要尽心尽力。”何国祥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刚迁入时汉族、白族群众给予的关心帮助。现在,他总把“一人致富不是富,全村都富才算富”挂在嘴边。
他这么说,也这么做。村民王洪康父亲过世得早,家里非常困难,何国祥先是借了5000元钱给王洪康养起了奶牛,后又让王洪康跟着自己走南闯北卖药,手把手地教。
几年后,王洪康有了卖药经验,何国祥又自掏腰包让他“自立门户”。经过7年的打拼,王洪康收入可观,2008年投资30万元盖起了楼房,也成了全村的致富榜样。
“没有何书记的倾囊相助,我哪里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在感激何国祥之余,王洪康也从他身上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如今,村里村外跟着他出去做药材生意的已经有10多人。
“一个带两个,两个带四个,做药材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达到300多人。”王庆荣说。
在外做生意的人在努力,留在家里的人也没有闲着。
74岁的郑晓东老人和72岁的老伴寸如菊身体都很硬朗。儿子儿媳都是忙时回家务农、闲时外出打工,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外面。
虽然老两口年岁已大,但还是养了2头奶牛、3头母猪,每年收入三四万元。老人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挣点钱帮衬家用,也不至于在村里掉队。”
指着自家漂亮的砖混大门,郑晓东告诉我们,10年前,这门只是几个土坯加一块篱笆。“做生意的赚钱了,种地的赚钱了,打工的赚钱了,养殖的赚钱了,各处都赚一点,各种钱凑起来,日子更幸福了。”
如今的郑家庄,大半村民忙时务农、闲时经商打工,留村的人把种植、养殖打理得很好。
田地里万物生长,牛棚里奶牛低哞,马路上农用车穿梭,郑家庄欣欣向荣。 启示二
担当:不让一个困难家庭掉队,守望相助
丈夫外出务工,34岁的村民王定娥操持着全家的活计,两个老人和两个小孩都帮不上她什么忙。
由于长时间耽搁,买来的蒜种再不栽种就要坏了。可她就一个人,2亩蒜要种很多天,季节不等人,怎么办?
杨怀灿看在眼里,便和公公婆婆商量后,3人赶来帮忙,两天就把蒜全部种了下去,解了王定娥的燃眉之急。
在郑家庄,“一家有难百家帮”已经成为行动自觉。
不久前,村里孩子郑碧荣不幸罹患白血病,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正当一筹莫展时,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各家各户行动起来,让郑碧荣得以接受化疗。
段秀风是从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嫁到郑家庄的媳妇。一年前,丈夫在挤牛奶的过程中不小心压断了腿,事发后全村人都来看望他,有的送来了钱,有的送来了鸡蛋和补品。
一家困难变成大家的牵挂,让一个个“小家”变成了全村一个“大家”。如今,在郑家庄人心里,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村里要建湿地公园和民族文化展示厅,10多户群众无偿捐出了自己的土地,最多的一户捐了两亩多。郑定春拿出了1.5亩地,而他家总的土地加起来只有8亩。
“为什么愿意无偿拿出这些土地?”
“这个事情对村子好,对每家每户都好,如果要更多的,我也会捐出来。”郑定春说。
“舍小家,为大家,在郑家庄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村民小组长王庆荣对村民的无私奉献很感动、很自豪。
夜幕降临,村庄安静了下来。郑家庄的治安联防队员开始了当天的第一轮巡防。
这一治安联防制度,在郑家庄已坚持23年。8000多个夜晚,全村青壮年轮流值班,风雨无阻。
郑家庄125户村民商定:每户出1名年轻劳动力,3户一组、每组一周,全村分为36个小组,轮流值班。每晚7时至次日早8时,沿村巡逻3遍以上。
23年里,郑家庄村没有发生过一件治安和刑事案件,没有发生过一起社会不稳定事件。大家都称赞:“没有巡防队,就没有村子的和谐平安。”
清晨7时,64岁的王品珍老人已在清扫自家门前一段60多米的道路。此时,村里和他一样出门扫地的村民已有10多人。
“我们村实行门前卫生、秩序、绿化‘三包’,如果做不好,别人会说这家人懒,自己也不好意思。”王品珍说,虽然7个民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村规民约早已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
长久以来的民族包容、相融相帮把一个个家庭凝聚在一起,一个村成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共同担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