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尔kb 发表于 2015-6-27 13:26:58

大理洱海鱼鹰 出路何在?


洱海鱼鹰出海 通讯员 彭海洋 摄
6月17日,大理市政府发出《关于鱼鹰表演旅游经营项目全部迁出洱海湖区范围的通告》,自即日起,一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洱海湖区范围内开展鱼鹰表演旅游经营项目。《通告》也给出了最后的时间表:7月10日。逾期未停止经营或者未按时迁出的,依法予以取缔和处罚。
洱海沿岸的居民曾有2000多年的鱼鹰驯化和养育史,随着现代化捕捞工具的出现,鱼鹰曾一度面临灭绝。鱼鹰的数量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2500多只,锐减到了后来的百余只。每年半年的洱海封湖禁渔期间,苦苦支撑下来的几户渔民,不得不靠自己外出打工挣来的钱养活鱼鹰。
直到大理洱海鱼鹰驯化表演基地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才有了改观。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可以看到鱼鹰捕鱼,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到白族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鱼鹰可以通过表演来养活自己。沙村渔民驯养的鱼鹰的数量也逐渐恢复,但是鱼鹰表演带来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如鱼鹰表演船存在安全隐患,观看表演的人群会带来垃圾等。
通告一出,引起了公众的热议:政府的这个规定,不是要将洱海里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鱼鹰,全部赶出洱海吗?那么鱼鹰如何生存?它有出路吗?
记者 秦蒙琳
记者眼
存续与保护之间
或许,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扶持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努力,鱼鹰势必要被时代所淘汰。因为在各种现代捕渔工具面前,传统的鱼鹰捕鱼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但是对于整个洱海甚至白族传统文化而言,鱼鹰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有数以千计的鱼鹰活跃在洱海,但到了新世纪初,仅剩下百余只。2006年,洱海全湖半年封湖禁渔的实施,更使得鱼鹰的生存雪上加霜。再后来,国家给鱼鹰养殖户相应的补贴。但这些还是不足以使鱼鹰更好地生存下去,直到鱼鹰表演项目出现后,古老的鱼鹰找到了生存之道——通过给游客表演,鱼鹰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但是政府的一纸通告,或将终结鱼鹰的生存路径。政府方面的隐忧的关键点在于保护洱海,但此举若真正执行,今后,在洱海里将看不到一只鱼鹰。因为,现在没有一户渔民还依靠鱼鹰打鱼为生。在半年多的禁渔期,养那么多只鱼鹰,对于渔民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洱海上的鱼鹰表演与洱海的生态保护,两者是不是只能以一种对立的关系存在?两者间就没有一个可以兼顾的办法?能否采取相应的应对之策,包括选定固定的表演场所,选用合法而又安全的船舶,采取严格的措施保障游客安全等措施,让鱼鹰继续生存?另外,依法取缔未经批准的鱼鹰表演场所,在洱海表演场所采用更为得力和严格的保护措施,而非采取一刀切政策等,又能否解决这一矛盾?
非遗传承人的职责是传承发展,很多非遗项目之所以会失传,是因为传承人不能通过传承技艺养活自己,以致后继无人。离开土生土长的洱海,渔民是否会选择带着鱼鹰到另外的水塘或湿地上表演?如果不能再继续表演,渔民是否会因为难以维持生计而放弃驯养鱼鹰?失去了鱼鹰这个载体,“洱海白族鱼鹰驯养捕鱼”这一非遗项目,是否也将从世上绝迹?
疑问很多,忧虑很多,但在鱼鹰生存与洱海保护之间,我们期盼能找到中间道路。
记者 秦蒙琳 (春城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理洱海鱼鹰 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