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民健身涌动热潮
背景刚刚过去的8月8日是我国第7个“全民健身日”。当天,我省在大理举办了启动仪式,当地上万名健身爱好者分别参加了健步走、太极拳、体育舞蹈等10余项健身展演活动,全省各地也举办了精彩纷呈的体育活动让老百姓充分体验运动健身带来的快乐。
话题
全民健身不应止于“全民健身日”,而应成为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全社会都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全民健身的意义,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健身文化,使更多的人关注健身、参与健身、增强体质,以健康的身体去工作生活、服务社会,让全民健身成为热潮。
健身何以成为当下时尚 (朱婧)
时下,“这样练出马甲线”、“教你瘦小腹”等健身概念成为健身达人、健身教练与粉丝的热议话题,茶余饭后的人们对跳操、瑜伽、慢跑的科学训练要领闲聊甚欢,还有手机上安装的健身软件受到追捧,身上佩戴的运动手环成为抢购商品……健身,成为了潮流,蜕变为时尚,但这源于什么呢?
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带来了对养生健康知识的更大需求。网络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科技进步,对疾病的研究了解更加全面,科学家研究某种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比如,久坐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跑步比快走更容易对关节造成损伤。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就成为一种“刚需”,健身作为一种维持健康的方式,日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当慢跑、肌肉训练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因为健身而形成的圈子和竞技活动成为一种潮流,这意味着,健身具有了健康之外的意义——在朋友圈、微博上晒自己的慢跑里程,展示运动过程和健身成果,获得更多粉丝关注和朋友的“点赞”,让健身成为了一种正能量满满的社交行为;在媒体中出现的广告明星、平面模特展示了姣好身材,传递出一种美的新标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健身、饮食和良好的习惯塑造出美好的身型,并向外界展示这一状态,说明人们乐于达到某种美的标准来塑造自己,健身显示了一种审美观:瘦不一定是美,比例好、身材紧致、身体健康,才是美。
一些作家的健身追求可能比热潮来得更有蕴意,也更体现修身养性的理念。比如村上春树写《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表达出自己的健身方式是慢跑,坚持慢跑是坚持自我,享受独处;作家冯唐亦是如此,他认为:“跑步是一种可以成群结伴,亦可以‘自力更生’的运动。跑步时,只有‘我、时间、脚下的路’,可以控制思绪什么都不想,也可以让它自由飞舞。”一些健身专家直言,健身的要义在于科学、在于坚持,还有对自身毅力、意志力、执行力的锻炼提升。
健身成为热潮所体现出的观念之变、文化之变,既来自于生活提升,也来自科技和网络的推动。如此看来,健身方式还会随社会趋势不断变化。
正确理解全民健身意义(谢建东)
近日到翠湖跑步,忽然发现围栏边新安装了一些健身器材,吸引许多人前来使用,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因为翠湖是市民日常休闲锻炼常去的地方,安装健身器材自然是惠民、便民之举。
不过,这也让我联想到,这是不是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才有的行动。毕竟“全民健身日”才刚刚过去,安装该健身器材也是应时应景。只是,健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应该只在全民健身日这一天突击,而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而对于公众健身设施,在此期间安装固然好,但更应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做长期的、经常性的投入和维护。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大,学习工作之余,散散步、爬爬山、打打球,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更能增强体质。但与之相矛盾的是,公共健身场地、场馆,以及设施的数量、多样性,似乎还未完全满足民众健身的需求。笔者比较喜欢打羽毛球,但在昆明,好一点的体育场馆常常需要提前预订,而且不一定有场地。至于足球,更是因为场地要求比较高、占用面积比较大,很多时候只有到青灰地上踢野球。
全民健身绝不是一件小事,也不只是个人的事、家庭的事,它关系到全体国民体质的提升,甚至是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导致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青少年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并出台相关措施保障全民健身,其目的就是鼓励群众健身、增强人民体质。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清晰地表明全民健身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根据《意见》,到202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国家层面已经如此重视,作为公民,也应深刻认识到全民健身的意义,将个人健康和体育锻炼当作一项重要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几项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拓展空间还需整合资源(刘薇薇)
去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意见》之中有一条明确提出:“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15分钟体育健身圈”,想必是很多城市居民的理想状态吧。试想,从居住地步行15分钟左右(约1000米距离范围内),就可享受到公共健身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应该会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毕竟,体育运动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尤其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生存状态的当下,拥有能够自由舒展筋骨的活动空间和运动设施,生活品质的提升自不必多言。但事实无奈而残酷,以笔者居住的小区为例,才搬进去的几年,小区内部还存有几处“健身路径”,扭腰机、单双杠等各种运动设施一应俱全。而今,这些设施不是断头断脚无法使用,要不就是早早夭折,原先的场地也已经被挪作他用。而步行较近的市民公园可谓少之又少,仅存的空地不是被广场舞大军霸占,就是充满着夜间锻炼的庞杂人流,想安安静静地舒展舒展筋骨,都成为一种奢望。
数据显示,云南共有体育场地59640个,用地面积7884.8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23平方米。这一数据与全国1.46平方米的平均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就算是达到全国平均值,也都不足美国现有相应数值的1/10,日本的1/12。
国务院2003年6月26日发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出,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然此条例从发布、正式施行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2年,文化体育设施的开放依然是“蹑手蹑脚”、“畏首畏尾”,普通居民能够拥有的体育健身场地依然少得可怜,虽然在体育普查中,它们都存在于人均那1.23平方米的范围内。
不久前,昆明大观楼公园将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10点,并推出了专门针对城市夜跑族的“夜跑月卡”服务。除此之外,公园还为前来夜跑的市民们准备好了夜跑更衣间和补给站,公交公司也相应配备了加班车辆,为市民提供更好服务……此举应该是增加公共体育空间的积极尝试,非常值得点赞。若是我们更多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及其管理单位能够借鉴此类理念,摒弃懒政惰政思维和因噎废食观念,将更多的存量资源进行重整与盘活,加强统筹协调的力度,加大科学管理的运用,并能相应开放一些只针对“内部人士”的健身空间,相信“人均体育场地”的问题定会得到有效缓解。毕竟,当城市越大,需求无法满足,更应该从夹缝中找机会,找空间。如此,方才能让“全民健身”战略发挥其内在的真正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