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生也有意义
在看这本书的时,同事无意中也瞅到,他赞赏了这本书的大胆创新,尤其是这本书的书脊和书腰结合的构思,这在众多图书中,是第一次见到,我这个同事曾在图书出版业工作过,所以对书相对而言,会比我专业许多。</p>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都在微小的地域里,努力的活着,活着这个词信息量很大,不仅仅是生存之道,也有艰辛和那些捕捉不到的点滴。而这本书《中国人的一天 变与不变的中国人》,反而像生活之眼,看到了小市民在平凡生活下的默默无闻,甚至是那些收割了生活中的平淡与光鲜,《中国人第一天》在腾讯网上已经播出了许多期,我也看了不少,这里每一篇都是真实,我很喜欢这档节目,他们能把每天的关注点,移至这些普通老百姓中,这很有意义,他们讲述的故事,不仅仅是生活,更是平凡中的你我。也许他们没有明星们来的光鲜亮丽,但他们也是兢兢业业在各自的岗位中,去工作,在各自的爱情里相濡以沫,他们不需要曝光,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生活上的共鸣。
所以,这档节目自2010年1月1日播出后,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赏,他们一年365天从未间断,从名人商贾到贩夫走卒,从铁艺传承人到殡仪馆里的入殓师,从抗战老兵徐钦林到闽南特色的木偶戏,还有那些大山里留守女孩、守村老人、在北京北漂的青年们,这里不仅有天梯信使,还有开着路虎上班的公交女司机,无论他们是在地下通道唱歌的歌手抑或者是没有追逐流行选择学习传统文化的舞狮人,这里泛着热血,流淌着青春,他们没有老去,反而印在了书中,像一页隽永的神话,即便默默,都依旧闪着光芒。
在《90后评弹演员》这篇中,我看见古老苏州的吴侬软语,看见那古老的大堂里,弹拨的温婉抑或是熊熊的激昂,这些日渐式微的古艺,却在这些鲜活的面孔里,次第开放着,这不鼓舞人心吗?在《大山里的“天梯信使”》里,我看到的更多是触动,尤其在191页里的大图中,他爬在高高的深山中,那笔直的木梯全长24步,而且日渐腐朽,他依旧在着悬崖峭壁上攀爬,只为这身上三四十斤的邮袋能安全的到达对方的手中,谁能想这一趟需要5天,谁能想他坚守的是村里的老人都能不失孤,都能得到联系,更者他的工资一个月才1400元,这么辛苦的活,在一般人的眼里,早就不做了。而杜登文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对乡亲们、对邮路有了很深的感情。每次到村子里,村民拉着我说说笑笑,浑身的疲惫就一扫而光了。”
这是被村情喂养的信使,他用爱走完了一遍遍大山。中国的疆域如此之广大,这本书已经是第三本了,结合着大图片小文字,我看见太多的陌生又温暖的面孔,2000多个日夜,2000多个故事,2000多种的生活,这里喜乐苦悲都串联在书页间,浪迹于生活中。
这是中国人的写照,也是中国人的面孔,我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我们愿做社会的显微镜,放大平常的个体,让读者看到人生百态;我们愿做社会的望远镜,拉近天涯海角的距离,让读者心驰远方。”
是啊,我们都是望远镜,也是显微镜,我们不是看客,也可能是书里的一页,一个温暖。这本书很有内涵,不仅仅是震撼的图片,更多是文字下的触动,这本书,有大胆也有缺漏,比如有些文字的排版行间距过大,图片有些摆放过密集。不过这本书优点胜于缺点。
<p>我很喜欢。(《中国人的一天:变与不变的中国人》书评/蓦烟如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