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县小村庄带动“大产业”
每天一大早,代红文就要整理好店铺里的中草药,随时迎接顾客上门。
提起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的中药材生意,不仅仅在远近村庄小有名气,在洱源县都能数一数二!年近300万元的销售额,让这个小小村庄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村”。
据村里65岁的白族老人王品珍介绍,以前郑家庄人世代务农。改革开放后,开始有一些藏族村民外出买卖中药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藏族村民帮助、带动下,汉、白等各族村民也加入到中药材生意的行列。
通过一个带一个的方式,郑家庄中药材营销队伍不断壮大,最多时,全村525人中就有124人长期从事中药材生意,中药材销往上海、北京、广西、新疆等地,每年全村中药材营销收入能达290万多元。
郑家庄的中药材生意不仅为村民们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渠道,也带动了周围村庄村民和中药草“打起交道”。
来自三营镇共和村的代红文就是一个,她在三营街上开了一个中药材店铺,经营的中药材有300多种,和很多药材商人都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也为周围村民提供零售散卖服务。她告诉我们,她的村子就在郑家庄的北面,两者相隔不远,受郑家庄的影响,村里20%的人做起了中药材生意。
三营镇党委副书记杨翱介绍,如今三营坝区各村都有人做中药材生意,三营街面开起了七八家中药材店铺,“遇上街天或庄稼会等集市,还会吸引许多外地人过来买卖中草药,集市上中草药的摊位少则三四十、多则上百。近年,三营镇的中药材年销售量能达到2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乘着中药材销售的东风,中草药种植也开始在三营镇的山区兴起。附近的白草村种了200亩附子和重楼,南大坪村种了300多亩玛咖……杨翱一一列数,加起来,整个三营镇的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八九百亩,用现在的市价粗略一算,这些中草药的产值可以达到七八千万元。杨翱表示,中草药已成为三营镇一个新兴的富民强镇产业。
郑家庄是一个小村,但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小村也有自己的大梦想。郑家庄人因中药材致富,但他们并不止步于此。目前,村党支部正在带领全村村民努力探索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千方百计增加收入。
大理日报 记者 杨若兰
见习记者 张婧怡 杨钰洁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