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五大方略”决胜脱贫攻坚战
换穷貌 改穷业 拔穷根 挪穷窝 摘穷帽两年时间,全面解决19575人贫困问题,意味着每年要减贫9787人,每月要减贫815人,每天要减贫27人。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永平县用“五大方略”决胜脱贫攻坚战。
整乡(村)推进“换穷貌”。做实村庄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扶贫开发、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对2个贫困乡镇、21个贫困村和180个贫困自然村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和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重点向整乡推进、片区综合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和贫困农户倾斜,确保每个贫困乡镇投入2亿元以上,每个贫困村投入1000万元以上,每个贫困自然村投入100万元以上。大力开展以中心村、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康村寨。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产业扶贫“改穷业”。把产业扶贫摆在贫困对象增收致富的首位来抓,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按照“龙头+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基本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核桃、茶叶、果蔬、药材等种植业,大力发展生猪、肉牛、永平白鹅、博南山鸡等养殖业,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系机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每个乡镇有3至5个特色产业,有1至2个以上龙头企业;每个贫困村形成1至2个以上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项稳步增收产业。
技能脱贫“挖穷根”。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优先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让贫困群众子女能就近公平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实施培训一批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提升转移一批技能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培养一批适应永平重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扶持一批劳动者实现创业就业的“四个一批”技能扶贫专项行动。从2016年起,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每年至少组织技能扶贫培训1期以上,完成10000人以上技能扶贫培训,让每个有适龄劳动者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参加过技能培训并实现就业,做到“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脱贫”。
易地搬迁“挪穷窝”。以居住在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等的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结合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户向城镇、中心村、集市、交通节点搬迁。实施“31313”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计划,从2016年起,通过3年努力,投入10亿元,基本完成3000户、10000人和30个以上安置区新村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推进产业培育和转移就业,有效解决搬迁农户“住房难、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发展难”问题,再通过两年巩固提升,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真金白银“摘穷帽”。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各乡镇筹措资金的比例不低于各级专项资金的30%。大力实施信贷扶贫,实行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500万元,大幅增加金融机构对贫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支持力度,扩大互助资金规模,增强互助资金项目的辐射带动力,解决贫困农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扶贫到户贴息贷款。
大理日报(特约记者 杨福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