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德发展――规则意识_幼儿时期教育问题
要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惟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我不仅觉得,对于心地良好的人来说,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而且我还觉得,对心地不是这么良好的人来说,学问就徒然可以使得他们更加愚蠢,成为更坏的人。
你对于儿子所定的规则应该愈少愈好,比表面看去好似绝对不可缺少的还要少。
洛克《教育漫话》
儿童的品德-最基本的道德
道德,是人类群体基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对于社会成员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对人的行为和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品德,是人类个体将道德内化后形成的自身的准则和规范,又称为品质道德。
无论道德还是品德,所包含的内容都极其广泛。单就儿童特别是幼儿而言,以下三点是被普遍认可的应该普遍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规范:
第一,避免伤害他人。伤害他人是不道德的,也会为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因此,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追求自己需要的时候,能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
第二,利他行为。具备利他主义的价值观,能够为他人着想并愿意付诸行动,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同样的帮助。缺乏利他意识和行为的人,将是一个孤独的人,也是一个不受他人欢迎的人,因而也是一个不幸福的人。
第三,遵守规则。对儿童来说,遵守社会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控制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儿童能在没有成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分清是非,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这对于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愉快地融入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