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儿歌教学,促进幼儿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_幼儿成长行为习惯
一、案例描述:我班有些幼儿,如:肖天、李忻怡、彭宇婕、赵淑雅等小朋友一到吃饭的时间就磨磨蹭蹭,吃饭速度慢、挑食、偏食,还要掉饭粒。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我进行了个别调查和具体观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通过让他们经常念儿歌——“吃饭歌”,吃饭啦,吃饭啦,大家吃饭啦。一口饭,一口菜,饭菜吃完啦。你胖了,我胖了,大家都胖了。儿歌“不挑食”,我学小兔吃青菜,我学小鸭吃鱼虾,不挑不捡样样吃,个子长得高又大。让他们懂得吃饭要一口饭、一口菜,不能慢吞吞,什么菜都要吃,不挑食,才能使自己身体健康,长得胖胖的,长得高高的。以达到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效果。
二、案例分析:
在日常生活环节中,利用儿歌向幼儿进行渗透教育,是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的,也是我们老师运用最多、收益最大的教育手段。这些随机自然、贴近生活儿歌、小诗,既精美又富有童趣的,将在孩子快乐成长的生活之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
儿歌“吃饭歌”和“不挑食”都是具有行为暗示作用的儿歌,目的是在吟唱或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如“我学小兔吃青菜,我学小鸭吃鱼虾,不挑不捡样样吃,个子长得高又大。”使幼儿在愉快、主动的听、说过程中,建立积极的态度,引发积极的行为。由于这些儿歌不是通过刻板的课堂教学过程,强制性地灌输给孩子。因而,能最大可能地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更由于这些儿歌是在有感而发,有需所求的生活情景中出现的,所以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提示、暗示效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