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过程——行为观察步骤_婴幼儿早期教育方法
一、观察的准备活动活动1、确定观察目的:要弄清想要观察的是什么?想要了解儿童的哪一些行为现象?通过这样的观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宏观层面——了解学前儿童的行为意义;教育功能
微观层面——具体要了解儿童的哪一些行为现象,将观察的目的转化成为具体可操作的问题。
2、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要考虑的要素:观察的对象、观察的主题、观察的背景、观察取样、观察的方法和手段、观察的分析与评估
观察对象——根据观察目的来决定观察的对象是团体还是个人。
观察主题——是观察想要探究的事情、寻找的答案,也就是观察的方向和范围。观察的主题与观察者的目的有关。观察的主题要由观察者自己界定(例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与同伴互动的行为、情绪行为、游戏活动
3、确定观察背景
观察的背景——哪里?
场所与情境的关系:场所与情境的关系是固定的,不同的场所产生不同的情境;场所与情境的关系不是固定的,相同的场所可以制造不同的情境,相同的情境可以在不同的场所发生;儿童在某特定时间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要大于受场所的影响。 1 2 3 后1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