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发表于 2016-6-23 19:05:14

浅谈“父母应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_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浅谈“父母应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柳州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雷琪琨婴儿一出生,便有了极强的生存能力——用他的嘴四处寻找母亲的乳头,用哭声来得到想要的东西。即使没人教,也会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可后来,孩子们为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什么连自主的愿望都消失了呢?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新的世纪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认为:应该是善于独立思考,富余开拓、脚踏实地、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些,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吗?一、 先来看看父母的态度是什么?(一)父母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充实?在生活中,父母总是乐观前行,无论什么事,都不轻言放弃;对待身边的人真诚、富有爱心……这些都会让孩子从父母的生活态度中学会诚实与忍耐,敢于面对挑战。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为家庭的核心,你们的追求与孩子的成长同等重要。 (二)父母真的尊重孩子吗?父母对孩子的爱一定不能讲条件,因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只有平等的对待孩子,并尊重他,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逐步建立起责任感,并进一步培养自身的自主能力。 (三)父母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你的耐心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他的独立性以足够的尊重和保护。 (四)凡事父母是否总想帮他一下?急于帮忙不如耐心的等待。当孩子遇到小小的困难,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及时帮忙,而是需要父母稍微地沉住气,给孩子自己战胜困难的机会。对于一点点的痛苦,要让孩子学会忍耐,并战胜它。 (五)父母是否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如果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父母需要做到的只是适当的严格,让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稍有不如意就无法忍耐的孩子,一旦碰到挫折就会放弃。要求或欲望很容易被满足的话,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贪”。 (六)父母自己的情绪是否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父母的情绪不稳定,情绪好的时候答应的事,到了情绪不好就反悔了,这样会使孩子更多地注意别人的脸色,并按照别人的喜好行事,从而忘记了自己真正的需要。因此,父母应经常商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努力保持养育态度的一贯性。 (七)父母是否喜欢拿孩子们来进行比较?一个孩子一个样,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老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超过别的孩子,只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并非在一时一事上的争强好胜。二、了解了父母的态度,我们再来看看父母必须做的功课:了解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生活中很难找到有一模一样性格的两个人。即便是双生子,都有他们各自特别的地方。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发挥其长处,逐步培养他的自我意识、独立性以及挑战意识等。 (一)外向型孩子与内向型孩子的培养。 1、外向型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直接表现出来,一般比较合群,但有时也会比较急躁。培养这一类型的孩子首先给他提出难度更高一点的任务,多鼓励、帮助他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其次,多让他与同伴相处。 2、内向型的孩子则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意愿,常常喜欢自己独自玩耍。培养这一类型的孩子:(1)可先在家里教他们和家人相处的技巧,慢慢地再扩大他们的交友范围。(2)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内向型的 1 2 3 后1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父母应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_家庭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