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独立的起点上_中国家庭式教育
忙活了好几个月的家长们,终于把孩子送进了称心如意的幼儿园。许多家长松了一口气,总算万事大吉了!以后孩子咋样就看幼儿园老师的了。殊不知这时的孩子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更需要家长的关注、扶持。年幼儿童习惯形成需要反复地实践和训练,如果家庭不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对孩子成长不利,孩子可能因此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形成双重人格。所以,在孩子入园后您还得讲究些教育技巧。1.开始送孩子入园的技巧
孩子只始入园时,不适应心理或多或少总是有的。所以父母不必过于担心。每天送、接孩子的时候,要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如早晨起床时,给孩子讲个故事,让孩子带着好心情去幼儿园,而不要强调“快点起床,去幼儿园时间到了”。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昨天做了什么梦呀?”以缓解孩子的紧张心情。对刚刚入园的孩子,开始时家长可以早晨送得稍稍晚一些,下午接得稍稍早一些,然后逐渐延长孩子在园的时间。此外,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最好不要在幼儿园过多逗留。
2.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家长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家长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3.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希望一起玩。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不说话。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就扑上去,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抢了小汽车……这仅显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大方地向别人问好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1 2 后1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