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bhbbs 发表于 2012-8-25 22:55:37

大理教育教学及重点学校简介

鹤庆一中----学校简介
    鹤庆一中创建于1926年春,它的前身是“鹤庆县初级中学”和“云南省立鹤庆师范”。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关怀下,鹤庆一中在显性设施和隐性设施建设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已成为省、州内都享有名气的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办学效益较好的省级文明学校。1996年被云南省教委评为“云南省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级完全中学”,被评定为“省文明学校”、“省电化教学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0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田径试点)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多平方米。校内有以省重点文物“先师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典型的白族民居四合五天井一院,体现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山纪念堂、学海、学亭、泮池、泮桥;还有礼堂、图书馆、男、女生宿舍、实验室、食堂、餐厅、教学楼、综合楼,有体现现代办学层次的远程教育网络,双向闭路电教网络,无线调频广播,教师课件制作室,以远程教育网和宽带网为主体,形成学校局域网,多媒体电教程控系统。学校既显得古朴典雅,又富有现代气息;既有悠久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孕育着现代文明的科技成果。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教师102人,其中本科80人,专科14人,中专及其以下8人;中学高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40人;有29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1816人,外县市学生在鹤庆一中就读的有216人。
地址: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云鹤镇后街18号(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 邮编:671500
大理一中----学校简介

云南省大理一中学简介
渊远流长
我校前身为“西云书院”。1877年(清朝光绪三年)10月15日,云南提督杨玉科调任,将其在大理的爵府、田产及其它产业捐赠地方办学,由迤西道承办“五府”(大理、楚雄、永昌[今保山]、丽江、顺宁[今临沧]),“三厅”(蒙化[今巍山]、景东、永胜)所共有的公立书院,从此放学不缀。1902年始办新学,1911年定为“省立第二中学”,1932年由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立大理中学”,素以“滇西最高学府”著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大理的五所中等学校(省中、国师、女中、县中、中正中学)合并,成立“大理人民中学”。1953年命名为“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校名沿用至今。早在1951年,我校就被定为云南省的重点中学。被省教委评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2000年4月,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完成中学”。2000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光耀史册
从1911年正式“省立第一中学”至今,我校已培养了三万多名高、初中学生。民主革命时期名垂青史的校友有: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张伯简、王复生,东北、蒙古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苍洱英杰 ”施介,中共地下组织首任省委书记王德三,抗日民族英雄、“白子将军”周保中,著名爱国将领、军事家杨杰等。在文教科技界贡献卓越的校友数不胜数,如:教育家张海秋、寸树生,史学家马曜、刘尧汉,国际生态学家从尿中冯耀宗,哲学家杨贵昌、文学家张文勋,医学专家李树楠、刘尧汉、吴天祜,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景等。云南著名俗文学家李家瑞、音乐家林之音等,曾在校执教。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学生,工作在各条战线,不少人已成为中坚力量。
关怀与支持
我校坐落大理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校园幽静,古色古香,花木葱茏,景色宜人。校园内有州、市两级重点保护的古建筑——西云书院旧址,还有“种松碑”、“西云书院碑”、“御碑”等著名碑刻;以及珍稀古树、国际标准模式植物罗汉松,均得到妥善保护。
在我校的建设发展中,得到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关怀,自1983年以来,为改造和建设校园,三级政府已投入近1500万元。1999年,市政府请香港中国营造公司为学校制定了高标准的校园建设规划,经市政府审核批准后,已开始逐步实施。第一期工程西云书院旧址(中天井)已修复和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杨公祠”(作图书馆用)、科学馆的修复与新建已启动。市政府已把我校校园改造建设列入大理市“十五规划”,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与予以完成。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中,我校将建成既体现大理“文献名的”民族特色,又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的花园式窗口学校。
面向现代化
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方针指引下,我校今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在全市率先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曾在高三年级引入职教因素,与有关单位合作,办过旅游班、计算机与文秘班、花卉园艺班、高师预备班和英语特色班。结合生物教学,创办“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培养花卉、马铃薯种苗,供应社会,为大理地区农村结构调整服务。在扩大开放方面,接待过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官员、国际植物学学会考察组、澳大利亚为威斯理学院师生代表,还以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育学院附中结为友好学校,多次进行师生交流互访。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我校教育手段不断更新。继建成两个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后,1998年建成校园调频电台;为实现校园信息化,大幅度增加硬件投资,加强软件建设,优化潜件配置,充分利用一百几十台电脑开展各年级计算机教学和用于各办公室办公。今年又投资50多万元,建成千兆校园网,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通过NET专线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
教育科研方面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长期以来,历来重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严谨的教风和良好校风的著称,各种管理制度健全。近几年来,全校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个相适应”和“争创一流”的要求,积极推进末位待岗制和教职工聘任制,增强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以教学为中心,促使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高考一共录取学生421人,占大理市辖区各学校录取人数的1/3。正式生录取率为78.6%,重点大学上线人数为105人,也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最早把91.12%;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特长,每年的中考和高考,都有一批外语、体育、艺术类考生被相关院校录取。我校今年高二和高一年级参加全省会考,生物、地理平均分居大理州第一,化学、历史、物理等学科也跃居全州前列。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两年来有七位教师参加了全省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有五位教师获得全省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其中生物教师张玉代和物理教师李维刚还代表云南省到广东参加了全国的比赛,分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在教育科研方面,我校有11项教育科研课题被省教科院列为省级课题,许多教师的论文在全国和省、州、市各级刊物上发表,在去年有40多篇入编省教委出版的《云南教育论文大系》基础上,今年又有15篇入编。2001年我校高三年级老师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有11人荣获了全国二等奖,7人荣获省二等奖;英语竞赛有27人次荣获全国二等、三等和优胜奖。其它学科学生参加竞赛也取到了很好的成绩。

鹤庆三中----学校简介
    鹤庆三中创办于1979年。至1996年才发展到9个班,是一所薄弱学校。1997年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给学校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如今,校园风景怡人,教学设施齐备,成为颇具规模和办学特色的云南省唯一的农村一级完全中学。现有在校学生1300多人,教职员工120多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注重特色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成为滇西北乃至云南省众多望于成龙的家长和立志成才的学于理想的学校。
一流的管理
    鹤庆三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管理,立足从严管理,同时又注重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不苛。加强以班级体、年级组的实体的管理机制,建立学生在校表现档案,对学生实行半封闭、半军事化管理。同时,重视管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双向沟通,坚持科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工作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诸方面的管理工作中,做到事事有规章,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让职工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情感化相结合的管理特色。
一流的教师队伍
    经过多年的努力,鹤庆三中的教师队伍有了可喜的变化:
    一方面,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学校在上级的支持下,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充实、调整了教师队伍,不仅配足配齐了教师数量,还重视选拔培养中青年教师,完成教师的学历达标,实现教师结构的优化。
   另一方面,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按照求真务实、革尚空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要求,加强教师的思想修养和业务素质,造就了一支作风踏实、业务精良、敬业博学、严谨创新的教师队伍,彻底改变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
一流的育人环境
    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鱼塘之水波光粼粼,鲜花四季常开,红花绿叶、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学生养成了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整个校园呈现出窗明几净,绿树成荫,百花争艳,书声琅琅的动人情景。
    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拥有藏书较丰富的图书馆,有按国家教委一类配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两个多媒体电脑教室,一个多媒体电教室,一个语音室,文印室配备了微机、打印机、一体机和复印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校园文化气氛浓厚。广播室、黑板报充分发挥了其宣传育人的功能。领导和教师间、教师间互敬互爱,关系密切,师生间感情融洽。优美的育人环境陶冶了学生美好的心灵,并成为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学校育人环境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近年被州教委评为“育人环境优级学校”,被县文明委评为“三化单位”及“花园式单位”。
强有力的政治核心
    我校共产党员的比例占全校教职工的30%,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同志都战斗在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了各项工作中的骨干,学科带头人。党支部成员齐心协力,尽职尽责。支部在教职工中凝聚力强,有力地保证了领导核心,成绩卓著,在建党八十周年之际被州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被中共云南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鹤庆三中形成了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分层推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结合本校学生起点低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以“结对帮辅”为主要手段,将情感教育、自信心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过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在校参加一定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产劳动,而且还要求他们在农忙时节参与到家庭生产劳动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立体教育,从而使学生达到了“低进高出”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鹤庆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优秀率均在90%以上,学生犯罪率为0,体育合格率为100%,高考升学率连续五年上了五大台阶,2001年的应届生高考升学率为85.5%,继续名列大理州县属中学第一,得到了各级各界的一致好评,在滇西北乃至全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的今天,在面对机遇、面对挑战的今天,鹤庆三中已成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暖房,它将为共和国的美好明天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
大理学院----学院概况、简介  
大理学院
大理学院是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具有20多年办学经验和历史的原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和大理工业学校并入,组建而成的一所融文、理、医、工、艺、教育等综合性、多学科门类的云南省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学院现有17个本科专业、30多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和学科已经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云南省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加强教育国际化合作,现有在校留学生180多人。
  学院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大理市。学院分为三个校区即人民南路校区、荷花校区和古城校区,占地面积1130多亩(规划用地30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有较完善的教学、服务设施,建有设施完善的学生公寓,拥有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实验室、地面卫星接收站、电化教育闭路系统等现代化教学服务设施和门类齐全、设备先进、成果众多的各种实验室和研究室。学院图书馆藏书品种丰

附属医院住院部
富,拥有各类图书44万册,中外期刊2000多种。固定资产2.1亿元,其中教学设备价值2800万元。学院有一所附属医院和一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备总值7600万元,病床数1500张,各类医护员工1400人。另有教学、实习、见习医院和其它综合类、教育类专业实习基地和单位40多个,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和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20%,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系、预防医学系、基础医学部、检验学系、政治与经济系、生命科学与化学系、中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外语系、体育系、旅游系、计算机与电气工程系、教育科学系、美术系、音乐舞蹈系、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教育学院(筹)

古城校区图书馆
等20个教学系(院),有5个科研机构(新药研究室、药用植物研究室、病原生物学研究室、南诏史研究室、高教研究室)、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业。
近五年来,学院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三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32部,参编教材81部,发表论文1466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43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全国政协委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树楠教授继发明 \"康复新\"之后,又研制了国家\"九.五\"重点科

古城校区总体规划图
技攻关项目项目-----二类新药心脉龙注射液和肝龙胶囊。在思想理论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美术创作、民族音乐与舞蹈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
  学院的定位是\"紧密结合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大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把大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的综合性本科学校,成为云南省培养高素质人才、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做好\"调结构、升层次、扩规模、保质量、上水平、重特色、求效益\",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提升、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延伸的方向发展。

荷花校区教学楼
学院2003年招收日制生2300人,共29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17个。除云南外,2003年继续面向四川、贵州、重庆、广西、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广东、江西、江苏、河南、河北、山东、浙江、安徽等十六个省市区招生。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咨询、报考。
祥云一中----学校简介
  祥云一中创建于1934年8月,坐落于祥云县城西街,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58年9月,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之后不久,因办学业绩突出,被列为大理州三所重点中学之一,并享誉滇西。1997年被命名为大理州“文明单位”,2000年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文明学校”,2005年7月被评定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2005年9月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2005年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占地45亩,现有教职工167人,在校生人数达2300人,高中34个班,初中8个班。改革开放以来,祥云一中进入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高考升学首破“百人大关”,迈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以来,把实践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推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性化教学,以“教研兴校、质量立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学校发展一年上一个台阶,三年上一个层次,焕发出勃勃生机。高考上线率2001年为45.4%,2002年为51%,2003年为65.6%,2004年为87.6% , 位居全州高完中前列。2005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高考上线人数突破500人大关。连续几年均有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和浙大等名牌高校。
    “彩云下学子摇篮,七十年桃李芬芳”是祥云一中的生动写照,在新世纪的曙光中,祥云一中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壮大,招引着周边学子慕名前来求学,追求他们的青春梦想。
洱源一中----学校介绍
    洱源一中始建于1931年,原名“洱源县立初级中学”,1985年,洱源一中开办高中部,成为大理州当时的16所完全中学之一。至2005年,洱源一中已走过74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育人经验和骄人的办学业绩。学校1995年被云南省教育委员会认定为“云南省二级完全中学”;1997年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大理州育人环境建设优级学校”;2000年被评定为“大理州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届满后再次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单位”,同年被中共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单位”,2003年被大理州教育局推荐参与“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评选,2003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2002—2003年度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先进项目单位”,2004年1月被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名为“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2004年5月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洱源一中现有28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6个班,初中2个班,在校学生1600多人。学校每年招收高一新生600人。2005年,高考升学率为73.93%,在中学生学科竞赛中,洱源一中有33人次获国家级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有15人次获省级奖。
    洱源一中占地52亩(含教师住宿区),校舍建筑面积13121.17平方米,建有能容纳400多人的多功能教学展播厅,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类藏书近1万册,教学设备总值646,892元。
    洱源一中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64人,中学二级教师27人,名师荟萃,人才济济。
学校确立了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发展是办学的主题,改革是创办名校的方向的现代办学理念,抓住高中改革扩招的契机,把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美化校园内部环境,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求质量、求发展,致力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理念的前沿化。
弥渡一中载歌载舞庆五四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弥渡一中迎来了由校团委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在文化节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载歌载舞欢庆五四青年节。

弥渡一中 教学研究 精品课件 时政聚焦 热点透析 视频欣赏 心灵驿站 诗歌散文 建议您的屏屏分辨率设置...弥渡一中 大理教学 弥渡一中简介更新中。。。
大理剑川一中开展学校安全月活动
大理州剑川一中校团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一、加强学习,广泛宣传。组织各年级教科主任、班主任认真学习《学校安全责任书》。
      二、重在落实,全员参与。全校各班级在6月内召开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
      三、注重实效,全面推进。在活动月每位学生书写一篇以“安全第一、遵章守纪”为中心内容的心得体会文章。
      剑川一中团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思想,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理教育教学及重点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