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亲子阅读手记——阅读和识字_幼儿亲子教育
今天想说的话题是阅读和识字。事情要从最近幼儿园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开始新一轮的讲故事活动讲起。我给毛毛挑了一个《狼和小羊》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还有些曲折,比较容易配合动作表演。于是我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她讲一遍,因为这本故事书后面还有一则《小鹿斑斑》的故事,所以我每次讲的时候就两个故事一起讲了。昨天晚上,毛毛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讲《狼和小羊》,我想讲《小鹿斑斑》。”我说:“可以,但你会讲吗?”她说会的,于是就拿了那本故事书过来,打开书,像我本时给她讲故事一样,读了起来,一开始我还没在意,后来我发现她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点着读,不像以前那样是个小故事复读机。我很惊讶,问她:“毛毛,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她说:“我认识的,我想像妈妈平时给毛毛讲故事那样给小朋友们讲。” 毛毛的表现真是给我了很大的惊喜,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也尝试教毛毛识字,不过,毛毛的识字似乎必须借助一定的词语情境,如“多”,我每次问她,总像背书一样“多,奇多姐姐的多”。如果把两个她认识的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新词,就不会读了,而且要天天盯着她念叨,时间长了,她烦我也烦,后来我干脆不教她了,只是每天晚上给她讲故事。昨天晚上发生的事让我深深体会到,识字不是看书的目的,识字的最终目的还是更好的促进或帮助孩子更好地阅读。不论什么样的孩子,在好的书籍中得到快乐,让孩子生成对文学的热爱,还有透过文字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等方面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瑞吉欧的“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不遗余力的把我们的“一”施加给孩子时,常常忽略了对孩子背后“一百”的可能性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太在意自己施加的那个“一”孩子接受理解的情况了!!!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包括在孩子阅读的路上,我们要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孩子一同上路。千万不能急切地想知道孩子已经认识了多少字,孩子会心烦。千万不能在刚开始教孩子认字时,就要对孩子“考试”,急功近利只能导致孩子对文字产生抵触情绪和厌恶心理,要抱着玩的态度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字,认识字。我们每个父母都要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孩子终究会“杯满自溢”地自然流露,他们终有一天会给你带来惊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