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选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_幼儿园安全教育
目前,有很多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面积比较小,有的园因怕幼儿在拥挤的场地上开展自选体育活动有危险,便采取消极态度,少组织甚至不组织此类活动。其实,只要我们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场地,加强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与安全防范工作,幼儿自选体育活动是可以顺利开展的。—、合理划分活动的区域
要在有限的活动场地上组织多种活动,并有条不紊的进行,必须对场地加以合理划分。多数自选活动需要活动器械,为了便于管理和指导,我们按活动器械的类型来划分活动区域,使玩同一种活动器械的幼儿相对集中,防止不同类型活动的相互干扰,以确保活动的安全。另外,我们还根据活动的特点,安排好相邻活动,防止事故的发生。例如,走平衡木、踩高跷这一类活动容易受到相邻活动的影响,于是我们划出特定的区域,并按排稳定性强的、可控性好的项目作为其相邻的活动,如安排“过小河”或助跑跨跳等活动项目。有些活动具有性进行的特点,如运球走、夹包跳等,为了避免相互冲撞,我们往往指定区域,指定行进路线,让幼儿沿着一个方向或循环路线进行活动。
二、加强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1、制止不妥当的活动方式
在自选体育活动中,幼儿往往喜欢自己创造玩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观察,及时制止不安全的活动方式。对有益、安全的活动形式予以肯定;对有危险的、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则坚决制止。如有的幼儿踩高跷时,采用蹦跳着行进的方式,这样容易摔倒,扭伤脚裸;有的幼儿手拉着手奔跑就更危险,这些不妥当的活动方式都是应该制止的。
2、及时调控运动量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产生一定的疲劳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但超疲劳限度的运动会损伤幼儿的身体并有可能导致危险。因此,在自选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及时提醒超运动量的幼儿调节运动量,谨防其过度疲劳。对体质弱的或身体不适的幼儿,更要注意这一点,要及时提醒他们休息。如在冬季跑步锻炼时,我们允许幼儿量力而行,对跑的圈数不作统一要求,跑累了的幼儿可以到操场中间自由活动,对有咳嗽等明显症状的幼儿,一般不让他们参加此类活动。
制定活动规则
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我们为每项活动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并指导幼儿在活动中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如果在活动中发现有不安全的因素或规则不够合理,就及时进行修改,以保证活动顺利而有序的进行。
三、重视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要贯穿活动的始终。活动前,我们通过将故事和讲实例的方式,向幼儿进行有关运动安全和卫生常识的教育,如玩荡船时,要等当船停稳后才能上下,其他幼儿不能站在荡船运动的线路上;玩蹦蹦球时,可把绳子放短些,这样不易与同伴的绳子缠绕,也不易打到别人;跑步结束后不能马上停下来,应该做放松运动,等等,使幼儿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后要进行讲评,特别是讲评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活动前要脱去外衣、系好鞋带等等,这样就为下次活动做好了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