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活动中的自我保护_幼儿园安全教育
“幼儿园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安全教育和保护工作。”在本学期中,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在自我保护教育中明显的存在以下两个特点:1、幼儿对危险物品的认识不足,例如:门缝,孩子们喜欢挤到门口去玩,喜欢开门、关门,不免会出现挤手的情况;
2、幼儿对自身行为中的危险因素预测能力欠缺,因此导致幼儿受伤的事故比比皆是,例如:在教室里,有的孩子喜欢来回跑,这样就容易撞到别的孩子,如果这个孩子的手里再拿一个硬东西、或者尖的物品其后果更加危险;又如:玩搭积木,有的孩子把积木搭得很高,另一个孩子看到后一下子把它推到,觉得很好玩,这样做一方面伤害了搭积木的小朋友,另一方面积木倒下来容易砸伤小朋友的脚;这样的例子在小班幼儿的日常的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如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我们小班老师必须正视的问题,通过学习借鉴,相互交流,我们摸索了几点教育的方法。
一、树立幼儿的自护意识;
对小班幼儿来讲,对自己身体、器官的了解正是幼儿树立自护意识的关键,我们便开展了丰富的认识自我的活动,如“打鼻子眼”、“肚子里的秘密”、“刷牙歌”、“猜猜在哪里?”等活动,这此活动使孩子们更明白自己身体和各个器官的重要,生命的可贵,从而树立起自护的意识。
二、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我保 护教育的策略:
1、准备:
(1)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关注,认识容易造成伤害的因素,例如:室内外坚硬凸起的地方走跑不小心会摔倒;有电的物品地方不能去,更不能用手去触摸电源插座,上下楼梯的时候要从右面走,在楼梯上不能跑跳推挤等等。 1 2 3 4 后1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