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辰浩 发表于 2016-6-23 23:41:50

“科学育儿”也有误区_婴幼儿用药须知

孩子的家庭教育各有不同,因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各不相同。“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教好孩子,就允许百花齐放,但“科学育儿”也要谨防误区。

    误区一放任自流保持孩子“本色”

    一年级新生入校,我发现班中有个孩子听、说都有问题,无法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听了也不理解,无法和其他孩子沟通,表达能力极差。通过观察,我认为孩子不是低能,而是家长的教养方法有问题。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水到渠成的事,孩子到了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达到应该达到的样子,所以万事不管,给老师一个“本色”的孩子,一张正宗的“白纸”。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1000名儿童追踪研究的结果证明,1-4岁幼儿的智力发展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期。儿童2岁时脑重达到成人的70%,6岁已达成人的90%,智力达到8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应该从零岁开始,儿童天资发展的关键在于出生后头三年孩子的经历,也就是在于脑细胞生长发育时期孩子的经历。因此,没有生就的天才,也没有天生的笨蛋,关键在于脑细胞所受刺激的多少。

    如果对孩子在发育的关键期放任自流,不管不教,没有给他足够的刺激,其结果和可能就如同布卢姆所说:“幼儿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的儿童,永远达不到他原来应该达到的高水平”。

    误区二不管不问培养孩子“自觉”

    有个学生生字读不出,作业质量很差,更不要说预、复习工作了,有时甚至作业都不能完成。家长却认为“一年级就要家长操心,大了怎么办?”于是他们索性采取“不管”的态度,为的是让孩子自觉。

    大人有时还会犯不该犯的错误,何况是自控力很差的孩子。教育学告诉我们,要到达自律,必须经过漫长的他律过程。前一阵看到一本名为《千万别管孩子》的书,被书名吓了一跳,读后才知道它是倡导一种新的理念——自主教育,这里的“不管”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不管中“管”,给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它对父母的要求提高了,如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激励和启发教育,耐心倾听孩子心声,用赞美、鼓励引导孩子,给孩子正确的爱,对孩子进行必不可少的挫折教育等。

    据我调查,班中成绩好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良好的生活习惯迁移过来的,那么良好的生活习惯又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无疑是家庭教育。所以说,家长的责任重大。好的习惯,孩子将一辈子受益。在孩子没养成良好习惯时,家长要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而且要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将前功尽弃。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科学地管管他吧! 1 2 后1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育儿”也有误区_婴幼儿用药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