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啼哭不是故意在“作”_婴幼儿护理知识大全
不久前我见到一位生完孩子一个多月的年轻母亲,她非常焦虑地告诉我,她在“月子”里一点也没有休息好。开始是宝宝“吃、拉、哭、闹”搞得她没法休息,后来是她担心宝宝醒来后又会“吃、拉、哭、闹”而睡不着了,真是身心俱疲。现在不少已婚青年男女之所以结婚以后迟迟不要孩子,大部分是害怕招架不住孩子的“哭闹喂养”。其实,宝宝的“吃、拉、哭、闹”并不是故意和你们“作对”,而是事出有因,有规可循的。
我们观察到襁褓里的婴儿“干着”五件事:吃、拉、睡、醒、哭。在这五件事中吃、拉、睡是生理本能,余下是醒着和啼哭,我们观察到婴儿啼哭的时候其实比安静地睡着的时候多。心理学认为婴儿啼哭有原因,细心的母亲能察觉婴儿不同的哭声所表达的意思和要求,应尽可能迅速满足婴儿的需求,解除婴儿啼哭的原因。一般来说婴儿 啼哭常见的原因有:
1.饿了
吃是生的本能,婴儿感到肚子饿了就哭了起来。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可能像父母那样有规律地一日三餐,婴儿要一日多餐,每隔两三个小时吃1次奶,其间还要喝点水。隔多少时间吃,吃没吃饱,吃的时候睡着了,不吃又醒了,吃得太快呛着了,吃不出奶来饿极了,等等,婴儿都会用哭来表示。
2.冷了
婴儿在母亲腹中时,那是一个恒温的地方,既不冷也不热,出生后则对寒冷非常敏感,如果室内温度低于26度就哭了起来,若是包得暖暖的就安静多了,但又不能捂得太紧太热,室温在31-32度比较适宜。
3.湿了
婴儿 拉了屎、拉了尿,都是用哭来诉说,如果母亲及时给婴儿把小屁股洗干净并扑上护肤粉,婴儿便马上安静下来。如果是在半夜哭了好长时间也不见父母理睬,婴儿会伤心地哭上一阵子,怎么“劝说“都不行。 1 2 后1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