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buxvk 发表于 2016-7-3 16:51:22

上海行_幼儿教师成长

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幼儿园   李单单                                                               ——上海外出培训有感      当我第一次收到园长通知去上海培训的时候用“乐开了花”形容都不为过,又不敢太表露出来,就隐忍这那份欢欣,有点小激动地开始期待这次“东方巴黎”之行。      上海,不论是文化还是经济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们前去,对于上海的幼儿教育,我所熟悉的是应彩云老师,她是上海幼儿教师的典范,也是所有幼儿教师学习的榜样。以应彩云老师为榜样,带着学习与聆听的心来到了上海。总结这五天的上海之行只能通俗的用“受益匪浅”来概括,除了受益匪浅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辞藻。      一、聆听      首先聆听了周念丽教授的国际视野下《指南》的解读与思考,看过周教授的资料,了解到她的背景非常丰富,并且对于幼儿教育有独到见解和许多学术著作,所以片面的认为这次讲座会是比较偏理论的讲座,没想到周教授在整个讲座过程中分享了不同国家幼儿教育方法和现状,会场变得生动有趣,吸收起来更加深刻。      《指南》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熟悉,但这种熟悉比起周教授的解读来说显得太表层,周教授对指南中每一个领域都做了深刻的剖析,让我对指南又有了深层次的解读。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指南》就像修剪了杂草的一条路,为我们清理了旁枝末节,像箭头一样指引我们在对3—6岁年龄阶段幼儿实施最快捷优质的保教。      在周教授解读指南原则中的和谐发展个体差异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幼儿在教师提问后会非常积极的举手迎合,但邀请他回答时又得不到答案。相反沉默寡言不太积极表现的孩子被点名提问后反而会回答出问题的答案。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例子,当我听了周教授的分析和解惑后,回园立即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冲动举手的孩子告诉他想一想,想清楚再回答,对于沉默型的孩子鼓励他勇敢举手回答。我将聆听到的经验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分享给其他老师,我想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周教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美国、瑞典和日本这四个国家的不同幼儿教育的现状,我印象深刻的是外国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相对来说非常自由又非常严格。自由的是任由孩子去感受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从大自然中吸取经验。严格的是不会对孩子一味宠溺,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和成长。相比起国外对幼儿严苛的教育来说,我们中国式的教育因隔辈亲使变得孩子娇弱,自理能力变差。在幼儿园中,小班的孩子常常会出现不会拿勺子,不会自己穿衣穿鞋等,这更加需要教师在生活中不断培养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先让幼儿尝试着做,教师再加以指导,并且是不厌其烦的指导,逐渐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我们的现状无法让我们像国外对幼儿的教育一样自由和严格,我们能做到的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的更精细,更好。      我们园所的课程基本是根据教材传达给幼儿,当聆听了毛美娟园长对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讲座时,我了解到课程分为不同种类,我们不仅仅要“上课本上的课”还需要做不同的课程。上海各幼儿园出色的幼儿教师在实施课程时,更多的是创新课程和原创课程,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需要的不仅仅是教材上的课程,还需要结合领悟的课程,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不做单一的课程,使各种课程融会贯通,传达给幼儿最优质的教育。      我一直认为我没有办法做教育科研,一个刚工www.jy135.com作两年的新老师来说,刚浅显的摸到一点门路,我做不了科研,科研太难了。当聆听了邱晓云老师对于《教育科研与幼儿园内涵发展》的经验分享时,我一下恍然大悟,原来教研不是难事,不是做大了才叫教研,小小的一个问题,慢慢研究,最终得到自己独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做成一个教研。从教育实践中选择,从忽略的问题中选择,从有盲点的问题中选择,悉心研究。我想接下来我所要更新的就是做一个问题的教研,把问题放小,做细。      在我的幼教工作中,最难把握的是特殊儿童的教育。特殊这个词很广泛,有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不同,坐不好,站不好,不能自理,不会表达,没法准确的说他是什么“症状”,也不知道引起这样症状的是什么原因,所以只能用特殊来形容。聆听的最后一个讲座是王顺妹老师的《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讲座中提到很多关于特殊儿童的案例并分享了判断的方法,能够正确的判断幼儿是发展相对缓慢还是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当我学习到判断方法后,油然而生一种后悔和惋惜。当我第一年从象牙塔中直接踏入幼儿园中任教时,没有社会历练,没有工作经验,第一年工作就碰到了一名特殊儿童。那个时候他已经进入中班,但依然不会表达不会与同伴交流,当我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他会大吼大叫,破坏孩子们的作品,动手打人,有时候甚至会站在小椅子上向后倾倒,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性格的孩子,那时实在令人头疼,你没法冲他讲道理,他的词汇只有,奶奶,放学,接。我实在束手无策,只知道他很特殊,却不敢盲目的判断他是什么“症状”,于是我从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觉得自闭症这样三个字的特征有点符合。于是跟同班的老教师商量,把家长请到园内沟通一下,看能不能带孩子去专业的医疗机构做一下鉴定。同班的老师告诉我,孩子在小班时已经不是沟通过一次两次了,家长非常反感老师说自己孩子有问题,甚至为此发生过争吵。后来家长甚至不与老师交流,入园时从园门口就把孩子放下然后赶紧离开。就这样,我们只能把孩子牵在手里,怕碰着磕着,就这么守了一年。如今孩子升了小学,我打听到前阵子期中考试,孩子数学只考了5分,心一下子疼了。当我听了王老师的讲座以后,已经可以明确的判断他确实是特殊儿童,而最好治疗的时间已经错过了。如果我当时坚定一点,再努力一点去做家长工作,让孩子在最佳时间去接受改变,也许现在他会好很多。我想我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的家长,把王老师的分享的经验传达给家长,早日看到这个孩子能够叫我一声,李老师。如果有这样一天,我一定会把他搂在怀里跟他说一声对不起。我想这一天一定不会来的太晚。      二、参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我对所参观的幼儿园的浅显的概述。园所占地面积相比乡镇办园都显得有些小气,但每一个园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品牌。有的以科研为名,有的以混龄为主,有的以艺术为特色。对于我们乡镇园所来说,“效仿”成了一种传统,出门看看,回来学学。虽然也在吸取各个园所中精华的地方,但很难打出自己的品牌。接下来的幼儿园文化创设中,我想我们应该立足于创设特色园所,利用乡镇园的优势,符合农村特点,因地制宜的创设幼儿园文化。      除此之外还欣赏了三位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优质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音乐活动《吹泡泡》,授课老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值得我学习,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更多的教具是钢琴,而忽略了多媒体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利用动画制作的泡泡更加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内容,色彩丰富的PPT吸引着孩子们仔细观察,这将是我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最先应用的地方,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深刻的感知。      参观园所的区角时,我发现各园区角投放的材料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丰富,但能够做到不多不少,让孩子们在区角活动时不会没有“玩具”,也不会在选择上浪费时间。而且区角中投放的材料不仅仅是一个区角的体现,而是整个课程的融会贯通,每一个材料单独展现都能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提高。而且益智类的材料非常丰富,基本都是教师自制,不禁让我佩服起老师们的勤劳和聪慧。      三、分享,思考,行动      这五天的参观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长见识了。五天的内容一下子传到脑袋里,比我工作两年接收到的有效知识都要丰富,我会总结出精华的内容与园内老师分享,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吸取经验,为每一朵花灌溉最优质的养分,让每一朵花都开出自己的特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行_幼儿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