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bhbbs 发表于 2012-8-25 23:16:12

弥渡文物概述

弥渡文物概述

弥渡历史悠久,文物繁多。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便有关于弥渡地区先民的记述:“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文中“自滇以北”至“北至叶榆”,“地方可数千里”,这当中包括了现今弥渡全境,况“名为巂昆明”,即古昆明族,古昆弥岭,即定西岭,就是当年昆明族生息地之一,于此,便印证了《史记》记述的真实性。当然,也印证了弥渡历史悠久的可靠性,从弥渡坝区边缘四周所发现的石棺葬群和火葬墓群、铜鼓的出土和“南诏铁柱”的遗存来看,更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1985年文物复查中,寅街镇营盘山新石器遗址的发现,更将弥渡的社会发展进程推到了4000多年前。
1965年,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南诏铁柱”和“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2项。1979年,经弥渡县革委会公布的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红岩古城遗址”、“李文学起义帅府”第6项。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有“金殿窝古遗址”、“师范基”等14项。
多年来,共发现、调查、落实和清理了各类文物项目475项(处、件)。其中,古城遗址5处,现有遗存2处,石棺葬6处,火葬群8处,名人墓5处,古建筑41处,碑刻84块,馆藏文物169件,古字画169件,其他曾调查过的社会流散文物还未算在内。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诏铁柱”

南诏铁柱,古称崖川铁柱,或建宁铁柱,俗谓天尊柱,也即今弥渡铁柱,今存弥城西北铁柱庙大殿内,立于佛台正中。1965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柱为直圆柱体,通高3.3米,胸围1.025米,重约2069公斤,柱身铁黑色,铸面稍粗糙;柱顶呈漏斗状凹坑,坑中凸起一包,高15厘米,径16厘米;坑边正东、西北、西南方向各开一“V”型丫口,丫口高20厘米,使柱头呈三瓣花瓣相联状。铁柱身西面中段铸有直列阳文楷书“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二十二字,外框单凸线边框。
云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

李文学起义遗址位于弥城南100余公里,牛街乡马鞍村委会瓦卢村后的天生营顶峰,距牛街乡政府驻地密滴20公里。1965年1月20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丰六年四月七日(公元1856年5月10日),彝族农民李文学在天生营誓师起义,起义军推举李文学为“夷家兵马大元帅”。历经艰苦奋战,起义军控制了今属弥渡、南涧、南华、楚雄、双柏、景东、镇源、新平、元江、墨江等10个县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50多万,坚持革命达20年之久,强烈地震撼了清王朝在云南哀牢山地区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哀牢山区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劳苦大众的生活。
云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增玉皇阁

此阁位于弥城西北约8公里的新街镇永增大横箐口,居坝子中段的西山脚下。南与名闻全国的铁柱庙隔河相望,总占地面积3866.3平方米,仅次于五台大寺,现存古建筑面积1409.1平方米,仅次于铁柱庙。于是,其总点地面积和古建筑面积同居全县古建群的第三位,是弥渡县坝区古建中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永增玉皇阁(即二十村玉皇阁),是以一祠两耳、一阁六厢三殿、山门暨内戏台组成的三进三院古建筑群,整座古建坐西朝东向,最早仅建一龙祠及两耳房,至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由西壁二十个村庄集资扩建,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竣工,故名“二十村玉皇阁”,当时“栋宇辉煌”、“地势巍峨,天然耸拔,锁二十村之风水,览弥川之景物”。虽经数劫,今尚得以保存。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一、营盘山新石器遗址
营盘山新石器遗址,位于寅街镇白云寺后营盘山(又名诸葛寨山)与苴力交界的地方。坐西面东,背风向阳,山西麓傍苴力镇青石湾村,距弥城约17公里。在1985年4月的文物复查中首次发现,遗址范围很广,营盘山周围山坡均有新石器时代遗物发观,遗址中心区域营盘山土壤呈黑、红、黄、橙、棕诸色,山坡表层遍布陶器碎片。遗址中心区域南北长300余米,东西(营盘山顶大墓至下山包基坑东壁)287米,面积约86400平方米。

二、黄矿厂明代银矿采矿冶炼遗址
黄矿厂明代银矿采矿冶炼遗址位于弥城东约5公里的东山岭谷之中,其北至天桥山以南,东达大山,新街子山一带,南至厂街箐以南的峡石洞,西至东谷以西的太极山乃至乌龙潭一带。由北至西南长约4公里,东北至西长约3公里。东北和西南走向的两山脉形成谷地,采矿冶炼区域分布在两山脉间,全矿区共分古矿洞不下五六十个,冶炼场地不少于四大区域,于今多被松林、果园、茅草及村舍覆盖、古矿洞、炼炉痕、工棚遗垣皆分布其间。故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黄矿厂朝阳寺碑记》中叙云:“先明之代,神宗御极……命内臣山公开滇,四十八厂而吾邑之东谷则黄矿厂为为首焉”。视其规模,观其布局,确也名不虚传。谷南有一山峦,自西南向东北延伸于谷内,形成谷中居矿区的中心山峦,当年明王朝在黄矿厂监矿课税时,曾设“厂官衙门”,因此当地百姓世代称此山为“衙门”。谷有一河自东而西转北流经天生桥外,古谓“万花溪”。今万花溪流域早成肥田沃壤,成为黄矿厂村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基地。
古城址

一、白崖城遗址
白崖城,又谓彩云城,或文案洞城,俗称红岩古城。1979年经弥渡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大理州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于今弥渡红岩镇西北2公里处,古城村左前方,定西岭南隅,迤西古道北侧,历史上是通往南诏统治腹心——洱海区域的门户,一度成为南诏统一六诏的大后方。六诏统一后,阁罗凤因唐王朝诸权臣施行压制政策,被逼不得已叛唐,为加强南诏门户—白崖的防卫,便“设险防非,凭隘起坚城之固”,于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重新修建了白崖城。
古城遗址范围内,今皆夷为平地,惟北面、东面、南面城垣高出地表,整个城址成为台地,历经千百年,被当地农民盘成了百亩良田。

二、金殿窝遗址
金殿窝是1982年7月经本县业余文史工作者考察发现的古城遗址,位于弥渡红岩镇北约2公里的新发村(原名大铺地)后,跨河而上的“铺山”上,依定西岭下,顺山而上,仰对悬香崖、先锋营(头营盘)、白王寨、三营盘,构成一条南北轴线,西南白崖城,其间有鸡鸣村桃园火葬墓地,东北傍小王寺、马军厂,总面积不下10余万平方米,“金殿窝”是当地百姓对“铺山”的传统称呼。在“金殿窝”范围内,其南端有“跑马场”(也叫撒马场)。经实测,面积约1万平方米。“跑马场”之后由南往北台升为缓坡,是“金殿窝”的中心区。
据考察金殿窝所属地理位置、金殿窝范围内各建筑场所布局、金殿窝范围内所发现的南诏有字瓦和铸码砖,以及采访口碑的材料分析,是与《蛮书》所载:“……东北隅新城,大历七年阁罗凤所筑也,周环四里。……城内有阁罗凤所建大厅,修廊曲抚,厅后院橙枳青翠,俯临北墉”相吻合,故,此遗址被初步认为是“阁罗凤所筑新城”。1988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大理州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经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石棺墓

一、苴力地区石棺墓群
位于弥渡坝下川,毗雄江下游的苴力河东西两岸山麓,弥城南19公里。自1979年夏发现后,经州、县文物干部先后深入调查,共发现石棺墓15座,墓葬分布于苴力河两岸4个地点:东岸青石湾2座,正式发掘1座,石灰窑(或谓石洞山)11座,正式发掘8座;西岸新民村后1座,已正式发掘;直苴村麻栗树山1座,未发掘。
苴力地区发现的这批石棺墓,从构筑方法及葬式习俗看,与祥云检村发现的相同,应属同一文化类型,从出土的铜器看,形式和祥云大波那古墓出土的极为相似,据《考古》1985年7月号载“弥渡石洞(即石灰窑)M6人骨经碳素测定,距今2065±90年(即公元前115±90年)”。因此,可推测苴力石棺墓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大庄营村南石棺墓
位于寅街大庄营村南破箐北边沿的栗水大沟上端,距弥城西南约8公里。1983年1月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墓已被毁,仅存墓坑,坑长3.4米,宽2.2米,高2米,石板厚28厘米,盖板厚20厘米,墓坑内有25厘米的一层黑灰,无杂土。据当时调查得知,墓的东西两端各有头骨一具,齿骨数枚,东端两边各放手掌大铜片一块,上镌绘“金鸡”状动物形象。墓中部左右两边各放铜剑一把。以上诸实物皆遗失,故对此墓葬年代性质无法分析研究,仅记史实留存。

三、下马营石棺墓群
石棺墓群位于弥城东北7公里,新街镇下马营村,正北偏东45°,自下马营村后核桃地(约7亩地范围)起,下至村口农户李贵家竹子地及烤房区域,约500米直径范围内,皆发现石棺墓。据1983年1月文物普查时,实地调查被挖掘遗存墓坑宽0.9~1.3米,长2~4米,高均在1米以上,被挖掘遗留墓坑石板厚12~23厘米不等。
火葬墓

一、红岩鸡鸣村火葬墓群
位于红岩镇西北2公里的鸡鸣村后大桃园村,距弥城20公里左右。火葬墓群1979年鸡鸣村农民在大桃园修筑小水库的工程中挖出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范围西至水库坝埂,东至水库闸门外沟边小路,北接“苏家岩子”下桃园龙泉,南达水库南岸小石山包。

二、牛街大坟院火葬墓群
北距弥城约70公里,位于今牛街乡政府,牛街烤烟收购站东北山坡上,山已被开成了梯田,坐东北朝西南,火葬墓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左右。墓葬自山坡上至下成横排埋葬,排列甚密,分布区随处可见。火葬罐残片比比皆是,俯首可捡,由于当地农户开山造田,凡出露火葬墓皆被挖毁。出土火葬罐及随葬品尽被砸碎。从所有出土的陶、瓷器皿质地、形制看,皆为元末明时产生。故此墓地当为明以前所葬。

三、德苴大坟山火葬墓群
北距弥城45公里,位于德苴村西的缓坡地范围,整座火葬墓群在由大丫口至德苴的山坡小路右侧,也即德苴烤烟站和农机站的南端山坡上,坡面坐西朝东,面积约600平方米左右。以收集到的火葬罐残片及随葬瓷器碎片与牛街大坟院出土的陶瓷器残片相比较,从质地、型制都基本相同,无大差别,故推断大坟山火葬墓群的年代也当在元、明期间。
历史名人墓

一、李清宇墓
李清宇墓,位于密祉乡的龙马潭山。西南距密祉乡政府约20公里,坐东北向西南,前约50米临新月形龙马潭,潭西南有农田、果园、桉林、农舍……后依龙马潭山包,右侧约100米有密祉至寅街古道自南而北由深山伸向坝区。左侧台升山峦,四周松阴辍布,泉流潺潺,整座墓地形如月牙含珠,景观甚为优美。

二、谷际岐墓
谷际岐墓位于密祉南兰谷地西北,北距弥城约50公里,距密祉坝20余公里,俗称“翰林坟”,为西北一东南向。茔地西北一东南长约60米,东北一西南宽40米,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

三、师范墓
师范墓葬于弥渡坝下川东山蔡家地与干海子之间,名叫一碗水的地方,原墓由翰林学士谷西阿题碑文,举人张登瀛作传。可惜在“文革”期间皆被彻底毁坏,墓碑全无。1991年,经师范后裔去台同胞师惇先生出资1万余元,重新修复了师范墓。墓高、宽各4米,整座墓坐西朝东,耸立于青松丛林之中。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四、李彪墓
李彪为弥渡大庄营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在荣获“内阁中书街”后第四年,也即公元1896年逝世于故乡,享年76岁,先生逝世后,弥渡通判孙纯武为其撰写了《墓志铭》,遗体安葬于大庄街后山坡上,其东北距县城10余公里。虽经一场浩劫,先生墓冢尚存,墓碑、墓冢基本完整。1983年,李彪墓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五、龚渤墓
龚渤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逝于故里,享年仅48岁,葬于今密祉的龙马潭以西约2公里的龚氏祖茔。龚氏墓茔保存基本完好,墓碑与从不同,以一碑心笔立于墓正前方,尤似一“朝笏”供插墓前,俗称“朝笏”碑。其墓冢于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因不具备保护条件而撤销保护。
独特的古代水利设施——地龙

地龙,史不见经传,然而在弥渡人民数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以其独特的摄水方法、科学的建筑结构,解决了弥渡地区人民的饮用水,为促进本地区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而使历史上的白崖川一直成为滇西有名的粮仓,曾被明代著名史学家李元阳赞予“白崖熟,一郡足”的美誉。
据1986年5月年初步统计,至今仍然效益显著,还被当地群众使用的地龙,全县共24件。其中:红岩9件,新街6件,太花7件,寅街和苴力各1件,在这24件中,太花红星小三村的1件和苴力先锋旧村的1件为山区河谷地龙,并且,除红岩1件、太花3件、寅街1件,共5件地龙为解放后新建外,其余19件均为解放前不同历史时期创建的。其中,红岩章岗厂地龙、太花安景村地龙、果子园地龙历史相当悠久。如果子园地龙,当地群众就介绍是本村吕氏始祖在此落籍建村时所建,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这一批古地龙占现存有效益的地龙总数的80%。由此可见,古地龙由弥渡先民创造至今,由于其一系列的优越性,至今仍在本地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回龙山塔

辉龙山塔,俗称文笔路,1979年经弥渡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弥城东门外回龙山(也名景屏山或谓大尸山,即今称的朱山与文笔山或塔山的全称)北端。此塔为密檐式六方椎形实心砖塔。塔身共11级,通高约14米,各级出檐较短,皆以花边砖出挑为犬牙状,通身以白灰抹面。基座高1.8米,周长11.5米,青条石镶砌,塔刹由宝盖、宝瓶组成。此塔始建至今,未闻史记有毁损重修的记载及传说,距今近400年,历经数次大地震,仍无歪斜损坏现象。
寺、庙、阁、观、坊、祠

一、五台大寺
位于弥城东南约30公里的五台山,海拔2325米,西距苴力镇政府驻地苴力村约10公里。整座寺宇坐东朝西,前瞻太极群峦,后依五台翠屏,北、东、南三面皆古木苍天,青松掩映,景色宜人,真所谓“九州仙缘归佛地,五台玉案拱慈尊,”今寺宇内已无佛像,也无需“拱慈尊”,但五台古建恰如“玉案”端镶于“仙缘”之中,稳处于五台山峦“交椅式”的怀抱中,史称五台山“前看五台,后看五台,故名五台,与天目山、水目山同为弥渡之古丛林”,五台大寺就因山而得名了。1979年,经弥渡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黄矿厂朝阳寺
位于弥城东约5公里的东山谷,居太花乡新庄黄矿厂村后,背靠“太极”山麓,面向东谷钟鼓楼山,前临万花溪流,北濒天桥胜景,南俯衙山秀色。朝阳古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23—1620年),为神宗内臣山氏太监驻黄矿厂办银矿时创建。现存黄矿厂朝阳寺,为清道光初年重新修建的古建筑,距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谷女寺
古名谷鸟寺,一名高娘寺,史传唐时有一高姓婢女乘白猪化象升天,故建寺。又因寺北泉眼曾淌出过谷米的传说,也有人叫谷米寺。此寺为弥川名刹。据明万历《赵州志》及谷女寺现存镶岩碑刻年款所记,建寺年代不晚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四、密祉大寺
距弥城西南30公里的密祉坝西部中段,太极顶山下的回龙山麓,因其长期以来成为密祉地区经济交流、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是密祉地区历史较久,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故称密祉大寺。密祉大寺始建年据《弥渡县志稿》记:“乾隆初年建”,据访口碑,皆言玉皇阁始建年代最早,如以《弥渡县志稿》所记年代,大寺玉皇阁始建至今,应不少于260年。其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曾增修扩建,具备了如《弥渡县志稿》所述规模。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五、弥城清真寺
弥城清真寺,俗称为礼拜寺,位于弥城镇西南竹子巷,小南门以东约50米处南屏街28号,是弥城回民最早建筑的清真寺,由回民马忠良等民国22年(1933年)创建。此寺已于20世纪90年代末拆旧翻新为阿拉伯式建筑。

六、泰山庙
泰山庙位于牛街彝族乡密滴泰山崖下,故名。北距弥城73公里,整座庙宇坐东朝西,占地面积达603.8平方米,现存古建面积394.3平方米。从下到上(即从西往东)由山门(已拆除)、过殿西面殿、南北两厢和泰山殿组成。泰山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结构,进深7.3米,通面阔12.8米,通高约9米,殿踏跺两侧有古柏2株,院子青砖铺地,清代邑人李菊村曾题一联赞云:“龙挂镜台,一道青云高百尺;天开福地,双千古柏护千家。”前清贡生石为中在《密滴泰山崖记》中也描述道:“就中以泰山殿为绝佳,其法象为泰山大王,殿前古柏阴森,铺青摇碧,临风写韵,风雅宜人”。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七、双树王母阁古建筑群
位于弥城西约5公里处,太花乡新城双树村后,其北1公里半邻铁柱庙,其南约2公里与龙华寺相伴。王母阁与莲花庵、地母殿、诸天寺、静虚寺连成一组古建筑群,其前、后、左、右皆被竹林、树丛掩映,是人们寻幽避署、效游观胜的佳境。1979年,经弥渡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名胜保护单位。

八、苴力奎阁
位于弥渡城南20公里,苴力镇政府西,锁云桥(苴力大桥)东头的悬崖之上,居势险峻,造型玲珑,数百年来,成为苴力地区十二景之一,称为“奎阁乘风”。因其位于锁云桥东,故又叫“锁云阁”。此阁史无记载,惟闲醉饮山人所拟《佐力十二景》碑,署款为“咸丰六年(公无1856年)”,故推此阁建筑应在清雍乾年间,即公元1723—1795年间,由此推算,此阁至今已有二百五六十年之久。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九、德苴清风阁
位于德苴坝东山麓,北距弥城约42公里,原来关圣殿,据访口碑,北殿始建于明未清初,因年久倾圮,从阿扎陆村拆清风阁迁来重建。又据《弥渡县志稿·祠祀志》所记:关圣殿“在城南90里之德化川,旧殿倾圮,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一阁两厢,殿前另建山门,共二院。”现存清风阁仍保持原来的布局,一阁两厢仍存,处于今德苴乡政府与乡粮管所之间,占地面积413.5平方米,建筑面积有277.6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末重新维修后,恢复了壮观、俊秀的古建风貌。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十、青云回龙寺玉皇阁
距弥城东南40余公里,位于德苴青云川南回龙山麓的回龙寺内,整座古建坐南朝北,巍峨耸峙,遥俯青云全川。
回龙寺是一座以玉皇阁为主体的一阁两殿两厢一照壁的古建筑群。其建筑面积511.14平方米,占地面积841.41平方米,居山半腰,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竣工于民同13年(1924年)。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西河观
距弥城西约0.5公里,背靠毗雄江,面向弥城镇,观左傍天渡桥及西大桥村,观右毗西河观村,是本县惟一的一处道观,整座观宇保存尚好,占地758平方米,建筑面积445.7平方米,由大殿、两配殿、两厢、一过殿组成,是一组四合院格局,因“萨祖真人在建观地址救护过一位孕妇及其出生婴儿”的传说,至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由岁贡杨恂、邑人吴开甲等倡建。

十二、恩荣坊
位于弥城西南约7公里的大庄营村东,是清末专为弥邑著名学者李彪先生而立的。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督学案临西迤,慕先生品学,所著书出奏,清廷赏加内阁中书衔”。为褒扬李菊村高品奇才,其弟子便集资筹措,在先生故乡大庄营村东路口,建“仆门”,立高坊,以示纪念,因菊村先生显英才获朝廷“赏加内阁中书衔”,真所谓“皇恩浩荡”,荣耀已极,不但荣宗耀祖,也荣其乡里,荣其弟子,故取坊名为“恩荣坊”。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自始建至今,于1990年经在庄营村民集资及县文物部门补助维修,现保存基本完好。

十三、花鱼祠
花鱼祠,建于闻名南山的花鱼洞,位于德苴东北约10公里,距花鱼洞村(即团结村)1公里,整个山村处于一个周山环抱,面积约0.5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边缘,背西面东,土壤肥沃,物产茂盛,花鱼洞水淙淙流经盆地,清莹明澈,两岩树木婆娑,绿阴如盖,身入其景,如涉世外桃源。故此,弥渡县人民政府于1979年将花鱼洞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单位。1992年因其不属文物保护范围而撤销。

十四、龙箐关石房石刻
位于弥渡、巍山两县交界处的龙箐关古道隘口,其东距弥渡县太花乡石甲村委会驻地石佛哨村约3公里。石房依山而筑,在石房前檐下方,曾遗存有“鸟道雄关”石刻一方,其长1.45米,高40厘米,厚20厘米,字径30厘米,自右至左行楷横书。可惜于20世纪末期,“鸟道雄关”石刻及石碑均已遗失,今存者为后人仿刻伪品。据考察分析,龙箐关石房石刻当始建于明末清初。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观音山观音殿古建筑群
观音山观音殿古建筑群,位于弥城南约7公里的寅街镇观音山小营,座落在小团山半腰,西临地龙、荷塘,靠近海孟公路,古建群四周古树参天,林阴覆盖,景色怡人。古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的玉皇阁、观音殿等皆为清代重建,民国初年重修。解放后,民间多次修缮,20世纪90年代民间集资修缮子孙殿、观音殿,可惜桂香殿有部分损坏,古建群现基本完好。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红岩医王寺

医王寺,俗名虫蝗寺,座落于红岩镇西南约4公里的香峰山(又名喜目山)麓,整座寺宇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气势雄伟,俯览红岩全景。据民国年间《弥渡县志稿》及明代学者李元阳所撰《建镇蝗医王寺记》等史料记载:医王寺,创自元朝,明万历年间,邑人朱楠捐资进行大规模修缮,寺前建一塔,其塔已于清光绪甲辰(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年间倒坏。是弥渡境内名刹之一。现今的医王寺,除大雄宝殿依然屹立外,其余只留下些残墙断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弥渡文物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