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混龄教育,发展幼儿交往能力_婴幼儿能力培养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按照新《纲要》的教育要求,本文借鉴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试图对“实施混龄教育”这一命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混龄教育的突出优势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垂直式”混龄编班的班级组织形式,实施混龄教育。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混龄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两大优势:
第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得到发展的,他们不仅与父母相互作用,而且还与兄弟姐妹和其他幼儿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幼儿学会了平等交往的规则,并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获得有关他们自身能力的信息。幼儿交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交往活动的成败,要想使幼儿很好地适应生活,顺利地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必须不断地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目前幼儿园普遍以年龄段划分大、中、小班,幼儿往往只能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他们交往、活动的范围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从而制约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而混龄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冲破了年龄界限,扩大了幼儿的接触面,是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幼儿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
第二,交往活动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活动,也是一种塑造幼儿性格、培养幼儿品德、提高幼儿能力、使幼儿从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特有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形式,给当今的幼儿教育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独生子女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没有了与兄弟姐妹相互作用的人际环境,只能从成人那里得到单一乏味的信息,只能在单一乏味的祖父母、父母等成人的百倍呵护下成长。幼儿缺乏交往对象,缺少良好的交往环境,尤其是没有与兄弟姐妹般的同辈而不同龄的伙伴式相互交往环境。他们往往存在任性、自私、独立性差等个性问题。而家长的百般疼爱,或多或少的误导,养成孩子唯我独尊、不顾他人的 1 2 3 4 后1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