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cwtech4 发表于 2016-7-14 23:16:58

论文:让生活教育成为家园共育的核心(陶行知教育精神学习有感)_幼儿家园合作教育

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精神,其中谈到了教育即生活的原则,确实,孩子的教育应渗透在每日的生活中,没个环节中。结合这个内容,我写了以下的体会:
让生活教育成为家园共育的核心
一、聚焦家园共育的困惑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他就像一张无字无画的白纸,交在父母手中。为父为母为师的责任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添色加彩,使之鲜活,充满生命。因此,教育好每个孩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早在欧文创立第一所幼儿学校,福禄倍尔创立第一所幼儿园时,社会性托幼机构教育与传统性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就为人们所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这样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然而在现实中,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某种误解和困惑。作为家长一方,想的往往是尽量让孩子多学点知识,例多认些字、多会做些计算、最好还能学点外语,为将来学习打好基础。于是,教师常感叹:现在的家长真的越来越难“对付”了。同时作为教师也有不少无奈:比如幼儿入园了,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由家中的“小皇帝”变成了普通一员,常常不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而家长心疼孩子,仍旧当“宝宝”娇纵迁就;最重要的是通过新课程的改革后,幼儿的学习活动都是渗透在游戏中,但游戏不能“出成绩”。因此,有些家长产生了对教师“素质问题”的议论和抱怨。针对家园双方的误解和困惑,我们该如何解决呢?这就要求幼儿园和家庭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家园共育的目标——以生活教育为核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杜威曾经这样说过:“教育即生活。”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的主要资源,教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孩子进行呆板的说教,孩子不但听不进去,反而渐生厌烦。例如家长在家一味的要求孩子不要玩水,孩子是答应了,但洗洗手就玩水了,因此家长就训斥孩子:“叫你别玩水怎么又把袖子弄湿了!”殊不知孩子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断的唠叨是徒劳的;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同伴的所作所为,他们一学就会,铭记在心。例如电视中的一首歌曲或一个故事,幼儿看后都能唱(说)出来,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电视中获取的知识都与具体事物相联系,不像说教那样抽象,是具体鲜活、多姿多彩的,而且带有情感色彩,这符合了幼儿以直观思维为特征的身心发展特点。
审视目前我国家园配合的症结,关键是生活教育理念的缺失。生活知识最重要,养成教育最有效。生活教育是这样一种提升孩子发展潜力,以孩子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教育。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重视生活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生活教育的内容
什么是生活教育呢?生活教育即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早在古代就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告诉我们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因此,良好的习惯是幼儿高素质的体现。那么具体有些什么内容呢?
1、生活习惯。包括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注意睡姿、食有定时、便有规律;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暴食、不抢食、零食有度等。
2、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洗手、早晚洗脸刷牙、衣着整洁、注意用脑用眼卫生等。
3、群体生活和交往习惯。这是一项重要的习惯,它的养成对幼儿将终生有益。其中包括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尊敬师长、服从道理、关心同伴、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敢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四、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的几点想法
首先,家园双方在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以“以人为本”的思想,让生活教育成为家园共育的核心。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下,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相互理解和信任,形成生活教育理念。同时懂得“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的道理;明确现在我们教给孩子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只有双方有了一致的共识,家园共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在双方真诚合作的基础上,幼儿园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家长才会称心,幼儿才会开心。
其次,家长在生活教育中的作用。
家长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任教师,在生活教育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出生到入园前的三年间,幼儿都是在接受父母的生活教育。进入幼儿园后,更需要家长和幼儿园一起做好生活教育的工作。因此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做好榜样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这些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则的警世格言。早在古代还有“曾子杀猪”的故事。这些都告诉我们家长凡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务必身体力行。如要求幼儿进家洗手,饭前洗手,自己要天天如此地做;如要求幼儿关心人,同情人,那么在汽车上就要为老人、为抱小孩的人让座;如要求幼儿诚实不说假话,则父母对待他人时也要以诚相待。家长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为幼儿作出良好的行为榜样,使幼儿具体可见,并在父母的行为举止下模仿学习,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2、家长要善用表扬和鼓励
曾经有位伟人这样说过:“让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多用表扬和鼓励。”幼儿则应更多的用表扬和鼓励,因为幼儿处于对各种活动的尝试阶段,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所以做出某一活动时都是小心翼翼,也都不是很有信心,通过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行为被确认了,他们的偶然行为变成了成功的经验时,幼儿是莫大的惊喜。虽然幼儿不会用语言充分表达,但在精神上感受得到。例在培养幼儿的交往习惯中,让一个比较胆小的幼儿去跟陌生的同伴握手时,幼儿肯定不敢。如果家长说:“哎,宝宝真没用,这么胆小,羞死了!”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当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后,幼儿会更加畏缩不敢了;如果家长用积极鼓励的口吻说:“我家宝宝最乖了,来,跟这位好朋友握握手。”有了家长的鼓励,幼儿或许就能大胆地与同伴握手了,同时家长适时的表扬,对幼儿的行为给了积极的肯定,这为幼儿以后大胆的交往打下了基础。
3、家长要配合好教师
在家园工作中,家长一定要配合好教师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幼儿在园的表现,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有些幼儿表现出“两面性”的现象,在园听从老师教导,行为习惯良好,但是在家却是一个蛮横无理、行为习惯较差的角色,这种现象在当今幼儿身上存在不少。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相互沟通,要求一致,这样才会尽快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次,教师在生活教育中的作用
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与家长接触的时间少了,更多的是与教师和同伴在一起。教师和同伴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尤其是教师,在幼儿的眼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好幼儿,把生活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1、教师是幼儿园作息制度的自觉执行者
生活教育的实质是习惯的养成,那么幼儿园就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摇篮,合理的作息制度则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自觉严格执行作息制度,按时就餐,按时午睡,饭前便后洗手,排队有序等等,这些都是生活教育的内容,在幼儿园养成习惯了,到了家里幼儿也会自觉的去做,这样对家长的教育减轻了负担,同时在家长的监督下,幼儿习惯的养成也就快了。
2、教师应多利用同伴榜样的作用
幼儿年龄小,好模仿。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多利用同伴榜样的作用。例表扬某个幼儿吃饭乖,不挑食;表扬某个幼儿午睡乖,不吵闹;表扬某个幼儿上课乖,专心听。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也会自觉地以他人为榜样,产生竞争意识,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3、教师与家长应紧密联系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把幼儿在园的表现及时告知家长,尤其是对于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要真诚的告诉家长,不要碍于情面,一个“好”字,让幼儿的坏习惯任其发展,教师应给家长做参谋,一起商量解决坏习惯的办法。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信任教师,教师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家长和教师在家园共育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家园双方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相互补充,重视生活教育,才能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文:让生活教育成为家园共育的核心(陶行知教育精神学习有感)_幼儿家园合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