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ePNn 发表于 2016-7-14 23:36:16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_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含幼儿园)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会夸张,却被看好她的口才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结果被推选为全区幼儿园汇演的小报幕员,与区电视台主持人一块主持节目。另一次在小学,参加学生合唱团,被老师选为领唱。这两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较大。

初中高中

女儿初中是在A市考上重点校后入读刚一个月,就因我们调动工作随迁B市的。A市重点校的考试成绩B市不认,女儿只好就近入读一般中学。入校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猛补英语,因为A市小学不学英语,B市小学五年级开始学。孩子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还要自习英语,常常学到凌晨1点,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英语成绩从入校时的43分,迅速提高到90余分。后来学校把这事当“神话”,在全校学生大会上宣讲:“某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明确了学习目标,英语成绩大幅提高。”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这成绩主要来自孩子本身的学习潜质与自我努力的结果。至于老师,除了课堂上应该讲的,没为我孩子补过课。

最艰难的事发生在高三开学不久,女儿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隔天须去医院治疗一次,一耽搁就是2-3小时。因此,学习的压力更大,不仅要补因就医而缺课的内容,还要完成繁重的作业。每晚腰椎痛得她常要躺着或趴着学习。好在女儿从小就比较能吃苦,在与病痛抗争的同时,在最后9个月的冲刺阶段,学习成绩稳中有升。2003年高考,终于以该校文科班第一名(有一名借读生高过她)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大学本科

女儿上大学后,学习的自主空间大了,孩子不再为应试苦恼。认真听讲,刻苦读书,善于思考的潜质,被她自己发挥到最佳值。记得有一门课,老师要求学生学查相关的资料,女儿就一头扎进图书馆,查阅了全部相关图书50余种。后来老师在课堂讲评,让她上台汇报查阅资料情况,她一口气说了几十种相关图书。老师微笑着打断她:“你也太认真了,学会查10本8本就够了”。这就是我女儿的品质,做起事来认真踏实。

记得8年前,我女儿读大二时,一位任课老师碰着我问:“你是怎样教育你孩子的?这孩子是我少有见过的品学兼优、几乎没有缺点的学生。”(注:有点夸张)

大学四年里,虽然腰锥病还时隐时痛,也严重影响了女儿的体育成绩,但四年的总分,仍让她进入了保研的行列。另外,她根据自己兴趣,写作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篇;英语考过六级,还开始自学日语。

硕士教育

读硕士的三年是孩子成长最快的时期,除规定的各门课程均获较好成绩外,她又继续发挥听力优势,自学日语。研二时,恰遇一次所学专业赴日交流学习的机会,且只有她一人报名(同年级其他同学因不会日语无人报名),凭着她自学的日语水平顺利入选赴日学习一年。她这一年的交流学习,既在专业学习上拓展了视野,日语水平也得到迅速长进。硕士毕业前参加全国日语等级考试,通过了日语一级水平测试。

博士教育

2010年,女儿如愿考上北京大学读博,北大按考试成绩给了她一等助学金。记得女儿考博面试时,其礼貌气质,被复试主管老师误当成日韩留学生,指着我女儿说:“留学生在另外一间教室面试”。我女儿回答:“我是中国学生”。入学后,女儿一如既往,认真对待每堂课程,虽每周都要往返于北京与B市之间,但从不旷课迟到。第一学年因专业成绩排队第一获学年学习优秀奖;第二学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出国研修,专业成绩又排名第一;第三年正在国外著名大学研修。现有多篇学术论文投稿待发,其中一篇已在所学专业一级学科顶级学刊上发表。



三 育儿感悟点滴

我们没做过胎教和早教

一位结婚不久的年轻朋友问我:“你育儿比较成功,你们进行过胎教吗?”我认真回忆和梳理,我妻子还真没做过什么胎教。20多年前,我们就是按老人的经验和医生的嘱咐:“注意营养,注意休息,不要累着,保持愉快心情;后几个月多散步,注意不要生病,不要随便吃药”等等,就这样走过来了。

其实,我妻子有身孕时,正为180多个大学生的“学生头”,开始几个月要想不忙,要想休息好,谈何容易!不过,她是位心态比较安静的人,虽办事认真,敬业乐群,但遇事不急,天大的事能静下心来,能睡得着觉。以后的几个月,好在学校宽慰体恤,就让她回父母家调养。岳父母都是慈善贤良之人,十分注意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和营养;她没事就看看书,听听音乐,或选唱几首自己熟悉的歌哼唱。至于所谓的胎教,还真不知该如何做。

学过教育学的人都知道,遗传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人的性格方面。但胎教对孩子有多大效果,我完全没有体会。我觉得胎教给人没有太多的实在感,有点见不着摸不透。所以,我们对胎教持保守态度,建议年轻的父母们,要不急不燥,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为最好。还是把精力集中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时候再教育吧!

至于那早教,我们基本上也没做过。一是我脑子里始终铭记着《伤仲永》那篇古文所昭示的道理。二是20多年前,早教还没渲嚣得这么厉害。我当时认为,能把孩子养大养好(成好人)就很不容易了,那有精力早教呀。在孩子刚出生的那些日子里,我们不知少睡多少觉,后来的一二年里,我们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带养孩子的任务主要交给了岳父母。

最近,我看到一些有关高考状元的报道,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高考状元已有千余人,但至今真正成大才者不多。这让我有点安慰,看来孩子教育顺其自然为好。我现在回忆,我孩子一至三岁时,除正常关爱外,我们只是做了请岳父母经常把我们每次回家为孩子录制的儿歌、小故事放给孩子听的事,当时也是为了弥补我们不在孩子身边而自己想出的补救办法。可能这个做法,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有点好处。

有一篇文章有点警示意义,在这里写出来大家探讨。即一位名作家的随笔,他写他自己出生农村,10岁开始识字,30岁才大学毕业,现已发表文章1000多万字。一次他开着自己的二手车,总觉太慢不好使,就到修车厂咨询。修理工告诉他:“你这是二手车,它风光的日子早已过了,现在只能是老牛笨车了。”这位作家突然醒悟:“人似乎与车一样,如果前期超负荷运行,后期就可能如同老牛拉破车。孩子成长亦然,前期教育不可过度,过度就难保后期的发展”。我虽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毕竟人和物不一样,但它确实给人以深思。



把孩子的品行教育放第一位

我想,凡做父母的,可能孩子还未出世,就开始梦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名人了。我们夫妇也曾有过如此的梦想,也曾经憧憬过把孩子培养成这样专家那样名家。所以,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开始啄磨如何教育女儿。后来在岳父母的启迪下,在教育学的课堂上,我逐渐明白了:培养孩子,品行是第一位的。把孩子培养成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最为重要。其次,才是学业和事业有成。至于做这样专家那样名家,那是孩子长大后自己努力的事情,不是我们父母靠梦想就能得来的。

我育儿的体会是:孩子在学前阶段,需要父母做的,主要是品行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努力做到知行统一。至于读书学习,那是学校的事。所以,在孩子学前时,我不太注重孩子上什么辅导班、兴趣班,却舍得花时间去培育孩子的品行,花大量业余时间去陪孩子玩,与孩子一起认知社会,让她学会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她一起讨论她与小朋友玩耍中的是是非非,学会与小伙伴们友好相处;与她交流做事的规矩并严守之;教她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要求其做事踏实认真。

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比较放心老师的学前教育,但仍继续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每天孩子从幼儿园回家,我们都要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今天又学些什么,是否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较好,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通过孩子的简要“汇报”,我们从中去发现她的亮点和问题,对的予以表扬,错的及时纠正。同时,我们也经常与幼儿园的老师沟通交流情况,听取老师对我孩子的看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当然,我孩子在学前也上过半年的绘画班,也曾参加过幼儿园的舞蹈班,在她妈的指导下也学过一年钢琴,但我们都只当是文化熏陶和训练,没想到进行专门培养,一切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悟性来取舍。虽然孩子长大后说,她现在有点素描功底,这来自绘画班的学习;现在会看五线谱,也是学钢琴的功劳。但孩子自己还是认为她不是这几方面的人材,熏陶可以,如果强迫她学那就成了负担。而对我们把重点放在品行教育上,孩子是认同的,因为良好的品行给她带来的是受人尊重、信任和好评。

我不敢说我孩子比别人强,只是我常听到别人夸我孩子。她在小学合唱团做领唱时,老师说她练唱最认真,其他同学休息时都只知玩,她却总面向墙壁静心练习自己的。她大四打工,为外国留学生讲初级汉语《生活篇》,每课都认真准备,为让老外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生活用品,她把家里的实物搬到了课堂,如碗筷、茶具、中国菜等;还不惜花钱买她认为应该让老外认识的具民族特色的物品,如旗袍、毛笔墨盘、新娘红头巾等,以生动的形式教老外学汉语。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听到的表扬越来越多,我这才敢相信我过去的做法比较有效。孩子不仅得到老师、同学们的称赞,还留给外国留学生(汉语短期班留学生)较好的印象,惹得大家都喜欢她。曾有一位加拿大留学生在汉语短班结业式上,送我女儿一个明信片以示谢意,上面写着:“你是中国的总统!”我们看后哈哈大笑。但我们明白,这是老外对我女儿的一种善意示好,她认为我女儿是个品行不错的人。在加拿大,总理(加国没设总统)也是普通人,只是老百姓对总理(总统)的品行要求略高一些罢了。

不过,我女儿为人友好,热心助人,也曾被误解过,而且这事还发生在香港交流学习期间,孩子的心灵虽然受伤较重,但事后我女儿一点也不后悔。女儿在香港读书那半年,曾遇到班上有一位印度尼西亚男生打篮球摔伤住院,我孩子就和别的同学一起到医院轮流照料他,男生出院后因腿脚不便,同学们还要继帮他陪他到医院换药治伤,为他买饭购物等等。后来别的同学都找理由和借口少去或不去,最后几天只剩下我女儿坚持去做。看到我女儿如此热情相助,这位富家子弟反倒认为我女儿在献殷情讨好他,开始傲慢无礼起来。我女儿知道他的心思后,义正词严地对他说:“不要误解我的好意,照料你完全出于同学的情分和责任;我的国度、我的家庭和我受的教育,都难容你乱猜想,请不要自作多情,好自为之”。我女儿说完,这个男生非常窘迫,连连道歉。后来,这男生非常尊重我女儿,说她是中国大陆的优秀女生。



愉快教育很重要

我学习教育学课程时,老师曾经常提到儿童愉快教育,当时我就想,我以后要这样做。后来,每当我牵着女儿的小手时,我就想今天怎样才能让女儿愉快,怎样才能让女儿有所收益?因为理论上说起容易,但实际做是要花功夫的,而且要坚持做下去,还得有点毅力。

也许有家长认为,让孩子愉快起来还不容易吗?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他不就愉快起来了吗?但殊不知,孩子的需求有时是无限的,父母的满足不可能无限。另外,这种以物来满足孩子的需求所得来的愉快,最后可能出现骄惯,出现孩子无休止的物质要求。

我理解的愉快教育,是指家长应该与孩子“同乐”,把自己融入孩子的游戏中、玩耍中,把自己扮成个“老小孩”,在与孩子游戏中,施以恰到好处的教育。而不是靠物质、靠奖赏、靠许愿去换得孩子暂时的愉快与高兴。

我曾经的做法是,首先是进行角色转换,由老爸变成孩子的朋友,用孩子的方式,孩子的语言与其玩耍;用心去与孩子交流,让孩子真正感到愉快。我最记得孩子4、5岁时,我们单位领导有一天批评我:“你说话怎么像个小孩”。我当时马上醒悟,我的言语行为受到与孩子交流的影响,这说明我平时太投入了。我无论是与孩子唱歌,做游戏,讲故事,我经常扮成大小孩,以生动形象的表情,来保证与孩子的交流的无障碍,情感上沟通的无阻隔。记得孩子小时,有个电视动画片现在忘了片名,但其中的“人间大炮”还记得。那时,这个电视片在孩子中一炮打响,让孩子们着迷。我女儿经常学这电视片里的人间大炮,做飞翔状,我也跟着做。但高兴之余,我反复告诫她:“这人间大炮可是动画片,动画不完全是真的”。“千万别愉快了学人间大炮,从阳台往外飞,那是要命的”。当时确实有孩子着迷人间大炮,从阳台飞了出去。

孩子3岁以后,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我就会问今天又学了什么?让孩子回忆并与之分享在幼儿园所学的东西,并尽力去弄懂孩子所讲内容的背景,以便与之交流。孩子看电视,我会关注她对什么最感兴趣,看完后我会主动与她攀谈电视中的话题,并以她感兴趣的话题为题,以话题里的角色或事件为背景,与之讨论为人做事的道理(很多家长都这样做,只是各自的理解不同,对孩子的兴趣把握程度不同)。其实,我女儿小时候的许多良好品行,也是从电视片里学来的。当我们发现电视里的好人好事对孩子有触动有教益,我们会及时强化其效果,让她照之去做。好的人物和情节,也是我和孩子长时间交流的话题。

我为孩子的愉快教育,确实花费大量业余时间。在室外,与孩子做游戏,我们先讲规则并共同遵守;在散步中,我们会边游走边议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讨论路上所遇到的新鲜事和各种社会现象。在家里,我和孩子还自创玩法,如自做套圈,如在门框吊秋千等,让孩子在看电视听故事之余,玩玩我们自己的土制游戏,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生活,还营造了更多愉快教育的机会。

十几年前,我曾努力与好动调皮的侄儿沟通,道理讲了一大堆,我感觉他一句没听进。后来我听他妈说他喜欢看电视片《西游记》,我就以《西游记》为话题,给他讲道理,这才有了与之沟通的基础。后来他对她妈说:“还是舅舅有本事”。



积极弥补3岁前不自带孩子的不足

从教育学的观点讲,孩子3岁前应由父母亲自带养。这有利于培养父子母子间的感情,日后孩子也才比较听从父母的话。我看过一个报道,说北京有很多外事人员,经常出国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带养,结果数年后,父母无法与孩子沟通。若想沟通,还需要请老人或保姆出面做“中介”,这让那些外事人员苦不堪言。后来他们去北京大学幼教研究中心向专家咨询,专家告诫家长:孩子2-8岁期间,父母必须亲自带养几年,否则,孩子大了不听你的话,不是孩子的责任。

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工作忙,做父母的把孩子交给了老人或保姆带养的现象相当普遍,我们也一样。年轻时,不但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而且与老人住址相隔50公里,一周才与孩子团聚一次。如何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夫妇的做法,是除了在有限的团聚时间里多给孩子一些关怀外,那就是每次回去,孩子她妈就用简式“砖头式”录音机(那时条件就这样),为孩子录制儿歌、幼儿故事,录下我们想对孩子所说的话。然后,请外婆外公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反复放给孩子听,让孩子从一懂事起,身边始终伴随着爸爸妈妈的声音。这一做法相当奏效,不仅孩子见到我们从无陌生感,同时也为孩子日后习惯听录音故事,打下了的基础。当然,外婆外公也曾是教师,他们的教育方法也很到位,如在孩子面前时常提起爸爸妈妈。所以,我们每次回家,孩子都非常高兴,与我们毫无陌生感。



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孩子学会走路以后,每次回家看孩子,我都会带孩子外出游玩,到学校操场(岳父母家在一所学校),到花园公园,到山野田边,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孩子稍大一些,就一同去爬山,到树林里捉迷藏,到长江、到嘉陵江边踏水观景,堆沙玩石。孩子再大点,就带她到稍远的地方郊游,让她多认识大自然的一切,从丰富的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和知识。

记得孩子到B市读初中时,她在同学中凸现自然知识和地图知识的强势,能说出很多花草树木山石昆虫的名字及细节,让她的同学羡慕不已,这让我体会到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好处。

亲近大自然的好处还有,一是孩子的环保意识较强,外出时从不践踏绿色植物,也不乱摘野花灌木,当然更不会摘公园里的花草,对植物有一种特殊的关爱。二是大自然里的许多自然现象,会给孩子一些启迪,会开拓孩子的思维和联想空间。

记得孩子小学三年级,有一篇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写的是“螃蟹与老鼠大战”。老师读作文时声情并茂,同学们听得乐滋滋的,不时发出笑声,作文读完,同学们都喊好。这篇作文完全是孩子独立想象写作的,交作业前连她妈都没看过(我是从来不看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故事的材料来自于孩子观察和联想。写这篇作文的头天,我和孩子回爷爷奶奶家,发现阳台有一只螃蟹钳子,还有半根老鼠尾巴,大人们感到奇怪,但没当回事,清洁完了事。当时奶奶只说螃蟹是女儿堂哥昨日捉回。而女儿却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就自己编写了“螃蟹与老鼠大战”的故事,当家庭作业上交了。她的联想是:螃蟹被捉回放在阳台后正觉烦闷不满,半夜发现老鼠越墙跳入阳台,螃蟹那容得老鼠做贼,就冲上去夹住老鼠尾巴,老鼠老羞成怒,反咬螃蟹,二者大战,最后螃蟹战死,老鼠巴尾被螃蟹剪断,螃蟹的尸体被老鼠作为战利品扛回老鼠窝。

直到今天,我与女儿提到亲近大自然的事,她仍说受益良多。她说小时候游泳时会想到青蛙和小鱼,说享用瓜果蔬菜就会想到它的花朵。还说几年前一位日本留学生对她说分不清海棠与樱花,我女儿就对她讲:“樱花的花瓣边缘有一小开口,海棠没有;樱花是先开花,后发叶芽,海棠则先发叶芽,后开花;樱花的树干呈深褐色,少有从根部长新枝,而海棠树干呈浅褐偏绿色,会从根部另发新枝,给人以多枝束状感”。那日本人留学生听后连连点头。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与独立人格培养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算我对孩子最不“人道”的做法之一吧。记得从孩子刚学会走路,我时常带她出外散步,开始孩子跌倒,我会马上去抱起来,生怕孩子伤着。有一次。我突然想起我当兵训练时的情景,士兵跌倒了,教官命令其迅速爬起来,显示军人的刚强。我想何不让孩子也这样,培养她的刚强,培养她的独立人格。所以后来,孩子跌倒后我都让她自己爬起来。我这样做,还引来路人的批评,说我这个爸太不像话,都不帮孩子一把。10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反思,我的做法没有错。孩子的自我生存能力相当强,从未有过依靠父母去实现自己目标的想法。

当然,我们教育孩子,并不只凭这一点来教育她独立人格,我们在其它方面也做了很多。例如她6岁开始,我晚上加班,就只好留她一人在家(妈在外读博),让她自己写作业,按时关电视,按时倒水洗脸洗脚铺床睡觉,有时还得自己热饭。这养成了她在家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约从8、9岁起至今,一家人外出就餐,都让孩子做主点菜,次数多了,孩子就学会了计划与节省。每当我们结账,看到埋单数比我们预计的少,大家也吃得很满意,我们就坚信孩子将来一定会操持好自己的家,过好自己的日子。

16岁时,我让孩子独自跟着两个大学生到外省农村体验生活,锻炼她独自走向社会的胆量和能力。后来,她两次出境出国,都是她自己去办理手续。这都是小时候注意锻炼她的结果,让她独立自主地去做自己的事。

她从香港回来后劝我们抽空去香港看看,我说:“我害怕办出境手续,太麻烦!”她说:“你怕麻烦,那我帮你们办!”当时我就想,这孩子将来用不着我们操心了,她会自立于社会。



从小培养毅力和耐力

所谓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力,说白了就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多数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想找点我们过去意义上的苦给孩子吃都难。而现在很多孩子所谓的苦,指的都是学习上的。社会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再加上学校沉重的课业,确实苦了孩子们。据说有父母按传统观念想让孩子吃苦,让孩子去拾煤渣,孩子还觉得那是好玩。真的现在苦的概念已发生变化了吗?其实不然,我们过去意义上的苦,还是会压倒现在的许多孩子。只要仔细观察,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去年我回A市探望一位亲戚,他们家11岁的双胞孙子,懒洋洋地坐在沙发上,孩子奶奶对着我数落着那两个孙子不努力学习。我深感无奈,以试探的口气指着窗外远处的山峦说:“我们一块出去玩,爬那座山?”两个孩子看看远处,一脸不情愿。我当时明白了,这两个孩子怕吃苦,他们从小缺少了吃苦精神的培养。我当时就想到我女儿从3、4岁开始跟我爬那座山,不知多少次登上过山顶,从不叫苦,只知愉快好玩。

所以,我还是认为,吃苦精神是必须培养的,其精神内涵是相通互补的。我培养孩子从幼年开始吃苦,主要是通过长时间步行、爬山,以及体育锻炼来实现的。尤其是步行、爬山,真的是一举多得,又锻炼身体,又亲近大自然。现在我在B市,看到孩子们上学、出行,都有车接车送——自行车、三轮车、汽车,我就在想,这些孩子今后能吃苦吗?

女儿吃苦精神,后来最明显地体现在她的腰椎病上,她去医院理疗,几十针扎在她身上,她好像没感觉,有时还在趴着看书复习功课,让医生和其他病人叹服,她的主治医生成了她的好朋友。她强忍病痛带给她的不适,完成了高考,在大学也取得了好成绩。

有一次,她和同学一起结伴去爬五台山,她爬山如履平地(夸张表述),男同学都叹服。再往后看,不少女生,包括来自农村的女同学,都被甩在后面上气不接下气地叫“不行了”。

我觉得我们家长,不能过于功利,不能只教孩子拼命学习,只为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也应创造条件锻炼孩子的体魄和风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孩子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被困苦所吓倒。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学生们怕吃苦的表现,做事敷衍,爱做表面文章。发现我们现在的教育,表面上的教与学,是很勤奋辛苦的,但在方法上却传授了太多的投机取巧,而扎实苦读的精神被相当多的师生所抛弃。所以,现在做事取巧投机者逐渐多起来,而踏实做事者逐渐少起来。我真不知道,当投机取巧不灵的时候,我们的后代怎样去与世界强国竞争?


三岁左右教规矩是关键

中国有句俗语或叫古训:“小看三,大看七”。意思就是幼年时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品性,会受用一辈子。我认为,这句话真的是幼儿教育之精髓,而且与现代教育理论也十分吻合。北京大学幼教研究中心的专家说过:“10岁孩子有不良行为,我们就难给教育良方了。因为孩子的许多品行已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改起来太难了”。英国教育专家也有样的研究统计报告,说8岁以前如没能养成守规矩的习惯,长大后就很容易触犯法律。

我孩子出生后,我就牢记我们中国人的这条古训,并身体力行。即3岁左右开始学规矩,即使在孩子5、6岁主要训练注意力时,我也不放松她学规矩,视二者同等重要,视二者有相互依存之关系。所以,孩子上小学后,她守规矩已基本成习惯,我们所花精力就越来越少,把教育孩子的事慢慢让给了学校。女儿良好的品行,尤其守规矩的习惯多次得到老师表扬,我也连续三年(一年级到三年级)被女儿所在学校评为“三好家长”,三次出席学校六一儿童节的表彰会。我上台领奖时,女儿特别高兴,感到自豪。

其实,教孩子学规矩,很多时候是需要大人与孩子搏弈的。孩子从三岁开始,自我意识渐强,总想让大人听他的,稍有不顺就耍脾气或哭闹,拿着哭闹当武器对付父母。每当家长面对孩子这种状况,很容易妥协投降,惯得孩子得寸进尺。有时候,再加上心软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们的溺爱,孩子守好规矩的好习惯就很难养成。所以,要让孩子学规矩,必须处理好大家庭各方面的关系,让大家统一认识,同心协力。

记得孩子三岁时,女儿就由岳父母转交我们夫妇带养,新的环境就有很多新的规矩,孩子有很多不适应。一次不小心感冒发烧(幸好外婆临时在),外婆和孩子她妈喂孩子吃药,任你苦口婆心,孩子一幅凌然样就是不开口,急得大人想哭。这时,我为了不让老人和孩子妈为难(老人女人总是心软),我就把药端过来抱着孩子到外边找了个避静处,慢慢劝说孩子吃药。我把药端在她嘴边,边劝边讲道理,双方僵持了近40分钟,最后我严厉地说,再不吃,爸爸就动武了,说着就用手掐着她的腿。这时孩子不得不张口吃下了苦药,我表示满意,拍拍她的背,抱着她回了家,外婆和她妈听说吃药了都高兴得直夸她。神奇在第二天,外婆刚把药准备好,女儿自己就端起来吃了,这让外婆和她妈有点意外。

这件事,启发了我,让我后来在教孩子学其它方面规矩时,都延用此法,先礼而后兵。同时给孩子相应时限,让她有个慢慢接受的过程,这样做还每每有效。但我的“兵”,仅仅是掐掐腿皮而已,从未动手打过孩子,尤其是在外人面前,处罚从来只是我和孩子两人间的事。我也从不当着别人的面斥责孩子,孩子也有自尊,也需要尊重,尤其是女孩子。有时,在公众场所孩子犯了错,我又想及时纠正,这时我就会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把孩子抱起来,轻声附在孩子耳边给她讲道理,让她知错,直到愿意改正,再放她去玩。所以我想说,如果真想养成孩子守规矩的好习惯,那父母就必须要有耐心,要与孩子搏弈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孩子稍大后,也要慢慢放弃“兵”的做法,要以礼服人,把道理讲足说透。当然,父母的表率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哟!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这是我常对我女儿说的口头语。其实,也是我教孩子学规矩的一种形式。为什么我会单独抽出来写呢?原因是觉得这是我有点特色的做法。

凡家长都知道,儿童的天性就是自由、任性,可能每天都会在父母身边发生好胜要强的事。孩子总想无拘无束地生活玩耍,而大人又总想约束孩子,按照一定规范生活、玩耍和学习。当面对孩子那起伏不定的情绪,当与和孩子拧着各持己见的时候该如何办?是我们父母应该十分注意的。弄得不好被孩子摸透了脾气,他不听话的行为就会多起来。

我的做法是,既然大人认定要做的事,而且又认定是对的,就一定要求孩子做,大人也必须坚持。我女儿三岁前由外公外婆带养,老人虽教育得法,但溺爱是少不了的,孩子生活是自由散漫的。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周,老师就回馈我们:“这孩子大方乖巧,就是有点无拘无束”。我们在家里也发现,孩子不太适应新家的生活规律。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适应爸妈这个家的生活习惯,我们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训练。

其中一项重要的训练,就是要学会遵守时间,因为爸妈要上班,她自己要上幼儿园。为使她懂得新的环境与三岁前自由生活不一样,我们从训练她时间观念下手。于是,我经常会对孩子的行为下达限时令:“一、二、三”。以此来限定孩子在我数三下内完成她的动作。开始,孩子不适应,类类超时,但只要超时,必受惩罚。为了增加“一二三”口令的权威性,我曾反复向孩子强调,爸喊“一”时,就必须行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如果喊“三”还没完成,必受处罚(其实没打过,仍是轻轻地掐一下腿皮)。后来,我的口头语成了孩子接受处罚前的必背词。即使到现在,孩子偶听我喊一二三,还会有所反应。当然。我早就没有乱用这一口令了。我这样做虽不太“人道”,但确有成效。孩子长大以后特别守时,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完成交给各项任务;就连与同学约会,与外人打交道,也守时守信,这为她赢得了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信任。



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

有一位孩子才1岁多的家长问我:“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说她儿子经常与她争要东西,稍不能满足,立马就在地上打滚哭闹,大人还说不得他,否则就用头撞地。面对孩子这动作,当妈的感到棘手难办。我反问她:“难道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她说:“我只好把他抱到床上,不理他,他要撞头就让他在床上撞,伤不了他的”。我说你这个办法很好。

说真的,我与我的孩子,还真没发生过这类事情,所以无经验可谈。北京大学幼教研究中心的专家曾经说:遇到孩子这样的行为,尤其是太小的孩子在听不懂道理时,只能是任其哭闹,待孩子觉得哭闹无用,没人理他,他就会自己停下来主动靠近父母,这时父母再慢慢给孩子讲道说规矩,孩子就能听进去了。当然,3、4岁以后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多讲道理。如果孩子哭闹,父母还是要采取不理睬他的办法。如果你理睬他,他反倒认为他有理。我个人的观点:不管年龄,孩子只要无理取闹,父母怎么也应该有点“武力”表示,让孩子知道无理取闹是要吃苦头的。

我始终记住一位幼儿心理学家讲的故事:一天他在一家商场的开业庆典上,看到一个孩子无理地爬上庆典大门旁的大彩狮头上,众人觉得这影响了商场庆典活动,于是工作人员和他父母一道劝孩子下来,但孩子坚决不听,大家束手无策。这时心理学家走上前与孩子耳语一句,孩子一下子梭了下来,牵着父母的手走了。当场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心理学家神了,不知他说了句什么话,能让孩子乖乖地离开。庆典结束后,有人好奇地问心理学家,他说:“我就说了句,你再不下来,我就打破你的头!”心理学家补充说“这孩子还是下来了,还算有救;如果坚持不下来,这孩子就难教育了,他将来会无法无天。”

我有一个“土”办法,也曾试过一次,就是把我的双臂变成“孙悟空头上紧箍咒”,变成社会规范的枷锁。当孩子无理取闹时,我就把他揽抱在怀,用有力的双臂把他箍起来,让他动弹不得,当然也不致其太难受。他如果继续哭闹,我也不劝解不说理,更不心软,静观其变。待孩子安静后再与之论理,直到其承认有错方才松绑。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孩子在你怀里,免除了可能发生过激行为的危险,同时也体现父母的柔性关爱。二是让孩子感受到了大人的力量,这种力量象征着家规和社会规范,违者必受约束。三是让孩子懂得,任何个人的行为,都会被更大的力量所制约,家规、社会法规不可违。四,孩子在大人的双臂控制下,他不得不听大人说教。这比父母跟在孩子后面追着说教有效。五,用不着打孩子,光说就行。但要坚持到底,孩子不认错绝不放手,要让其感受到紧箍和枷锁的不舒服。当然,这种办法,对2-8岁的孩子比较有用,再大的孩子,父母也许抱一会儿就累趴下了。

我曾与我9岁的侄子,进行了一次长达2小时的较量。代价是累得我手臂痛了几天,脸上留下了一条10厘米长的指甲划伤。我这侄子特别好动贪玩,那天大雨倾盆,雷电交加,婆婆爷爷不许他出门,他却非要出去,怎么劝都不行。然后我就把他抱住,开始他拼命反抗,在反抗中不小心划伤了我的脸,但我坚持不松手。在我有力的臂膀下,1小时后他开始示弱,这时我就抓住机会,给他讲道理,讲“孙悟空本事再大,也怕唐僧的紧箍咒,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等的道理。道理讲了一箩筐,这才使他有了一丁点认错。2小时后,我实在坚持不住了,这才松手。这次较量以后,他对他爸说我厉害。后来每次见到我,总礼让三分。



学前培养注意力最重要

教育心理学认为,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它是学习最为重要的心理品质。注意力有主动的积极的,也有被动的。一般来说,对某事物感兴趣,注意力肯定较集中,这是主动的、积极的;对某事物不太感兴趣,但可能因为该事物某种诱因(包括介绍和讲解者——老师的诱导)而引起注意,这就是被动注意(此为个人的理解,与书上理论无关)。

其实,训练孩子注意力,主要指训练孩子对不感兴趣事物的注意力,这是最为重要的。在小学,许多孩子因为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加上老师讲解又缺乏吸引力,孩子就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就可能好动,就可能影响他人学习。如果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很容易被老师划入不守纪律、不听话的那类孩子,甚至被划入所谓的“坏”孩子中。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多,小学班级的人数超过科学的管理宽度(科学的管理宽度上限为15人,最多不超20人),老师必须维护课堂纪律。所以老师不喜欢注意力差的学生,不喜欢好动而影响他人的孩子。这是很恐的事情,在过去几十年,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好动,被划入另类孩子而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事例,太多太多。

所以,在孩子上小学前的一二年,我就把教育重心转到孩子注意力的训练上。我的做法是:让孩子做一些她不太感兴趣,但又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完成的游戏,譬如让孩子做“端乒乓球”、“竹竿钓纸鱼”、“拼地图”等类似的活动。同时我还坚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三四岁开始学羽毛球。刚开始孩子没兴趣,见球落地才挥挥拍,练了几十次后还没太大长进,总击不到球。但我每次仍坚持与她打20分钟,不厌其烦,反复发球给她,不到时间不结束。孩子长大后说,自己羽毛球打得还凑合,是爸强迫的结果。

带孩子到她不想去玩的地方玩。孩子去哪儿玩是有喜好的,当然最喜欢有游乐设施的地方,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带她去她不想去的地方玩。她有时问我为什么这样?我就告诉她:“有些地方你不喜欢,但那里有你应该懂得的东西。人生中有很多你不喜欢的,但是你必须学会的,必须适应。”她也只能服从道理,不再因不喜欢而不去。

带她去参加她听不太懂的演出活动。在这种场所,很多同龄孩子是坐不住的,我孩子也一样。但我不准她离开,告诉她要安静看演出,不能影响别人,她也只能听从坚持坐着看,不管台上的表演是她喜不喜欢,看不看得懂。她10来岁时曾对人炫耀:“我小时候看过刘维维、幺红的演出”。我知道,女儿当时才几岁,还看不太懂,因为刘、幺演唱的都是外国的著名歌剧。

让她自己听或讲故事。6岁以后,她妈外出读博,我一个人带她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务,那有时间给她念故事,就叫她自己去听录音故事,或者让她给我背诵故事。这背故事要点毅力,但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她越背越好,也更注意听故事记故事了。

做作业时不准看电视。女儿6岁时,小学兴办学前班,介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那种教育,当然小学的目的是为了收费。读学前班每天回家要做30分钟左右的作业,那时我们家一室一小厅,孩子的书桌就在电视旁,我规定孩子每天回家先做作业,然后看电视,没做完不准看电视(电视大多时是开着的)。孩子很听话,坚决执行。反正我在场时,孩子从没抬头扫描过电视,让我感动。后来她读小学,也保持这种作风,做作业就专心致志,绝不受电视诱惑,做完了才会看电视。如有好儿童片,她就与老爸商量,先看电视后做作业。总之,她做事专注,绝不旁骛其它,这成了我女儿的一种好习惯。

所以,我女儿上小学后,是班上注意力最集中的孩子之一,每堂课能专注听讲40分钟。据教育学里说,注意力能集中25分钟左右就很不错了。



父母不做学校应该做的事

父母不做学校应该做的事,现在提这个话题,也许有的家长不以为然。但20年前,我们确实是这样做的。我的观点是:既然教育学把孩子教育分阶段,那说明它是来自科学研究的结果。这样做是符合孩子身心年龄的成长规律的。孩子小学阶段应该学的知识,没有提前教给的必要。另外,该由学校讲授的内容,家长没有必要提前讲。否则孩子懂得太多,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就提不起兴趣。我还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有家长的责任,学校有学校的责任,谁都代替不了谁,所以家长不要做学校应该做的事。何况,像识字写字、算数、外语,这些知识学起来是很枯燥的,需要循序渐进,点点积累,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家长有天大的本事也代替不了学校的作用。

基于上述的认识,所以我不做学校应该做的事,以保证孩子对学校所授知识的新鲜感,让她对学校教育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上小学后,其表现确实如我所预料的一样,上课全神贯注,专心听讲,紧跟老师的讲课内容。其原因就是她对学校教育有全新感觉,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在A市时,有位家长曾经对我说,她这辈子读了两遍小学中学。原来,她孩子开始读小学,她就跟着读孩子的课本,以便辅导孩子学习,一直坚持到中学结束。结果孩子考高中时,只考上个一般中学,她想不通,她说她把全部心血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了,怎么得了这么个结果?教育学专业的老师告诉她:“你的失败,就在于你从一开始就成了孩子的拐杖,孩子离开你,也就不会走路了。”“你不该做学校做的事,你永远代替不了学校教育。应该让孩子在学校里学会自己学习,有问题多问老师,多问同学。”

我手上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这个问题。我原单位的一位家长,他孩子2岁时,孩子爸就早早地教孩子学英语。一次单位集体外出旅游,孩子能说出好多英语单词,得到多位家长的喝彩与好评,夸其“神童”,其父母沾沾自喜,精神大振。回家后,继续教孩子学英语,后来孩子感到枯燥而开始懈怠,其父就“棍棒相加”,孩子无奈只得勉强继续,但已学之乏味了,再以后孩子开始厌学。上小学后,这孩子在课堂上从不做课堂作业,不管老师怎么劝解引导。究其原因,小学前的学习动力,来自父亲的棍棒,而小学课堂上老师不能打人,自然学习也就没有动力源了。这孩子的成绩,永远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孩子9岁时,他的家长发现我育儿较成功,就请我去帮助调理这孩子。我试着调教了3个月,无功而返。发现这孩子已经被变成了“油条”,任你家教“软硬兼施”,他自岿然不动,写作业最多能坚持15分钟,随后就只是玩了。

由此想到,对于一部分孩子(保守说法)来说,家庭的早教和过于家教都有可能实得其反。我们家长(幼儿园)应当懂得,学习是有阶段性的,没有必要超前或揠苗助长,没有必要在学前去做该学校做的事。



父母要有耐心有恒心

我发现,凡是成功或比较成功的孩子,其父母的教育都比较有耐心,有恒心。如年轻钢琴家李云迪的父母,陪着孩子拜师练琴,再苦再累也不怕,甚至丢掉工作从重庆到深圳打工,都要奉陪到底,其成功靠的是父母的耐心和恒心。

我教育孩子没有李云迪父母那种倾其一切的执着精神,但我真的比较有耐心,讲究持之以恒。我发现许多家长,道理比我明白,但教育孩子却缺少耐心和恒心。其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会为孩子的一点哭闹或嗔嗲而心软让步。这样的家长可能寄希望于在短时间里,就使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其实不然,我的实践证明,看似一次解决的问题,其实,都有个不断巩固成果的阶段,之后需要无数次重复,以至数年的坚持,才可能形成孩子今天受人称道的品质。例如,我规定孩子“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动作”,这句话我可能对孩子说过千百遍,坚持了近10年,才有孩子今天说话算话,守时守信的好习惯。还有孩子在初高中的6年里,困难一个接一个,我们不知对她说过多少鼓励话,给了多少安慰;也不知找了多少话题,帮她减压,逗她高兴。她生病后,她妈既要坚持按摩,又要忙自己的工作,哪一点做不好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所以,我们经常告诫自己,要有耐心,要有恒心,要坚持到底。

我想,这世上还真没有一次见效的神药。教育孩子,只能是千百遍磨砺自己,磨砺孩子,最后把大家都磨成钢铁。但据说,也有猛然醒悟者,一次见效的“说教”。但细细一品,发现这种事大都发生在“脱胎换骨”、“刻骨铭心”的大事件上。这些大事件让孩子遭遇了大痛苦,不得不改变自己!对此也有另一种解释,形容其犹如火山积聚力量,达到一定的量后的突然爆发。但对大多数家长,尤其像我们这等普通人,遭遇不了那些大事怪事,育儿只能走耐心、恒心、坚持之路。



多听讲故事的意外收获

让孩子多听讲故事,是我女儿成长中的一大特色。最初是被动的补救,让父母的声音能伴随孩子幼小的心灵;后来孩子妈读博远行,爸一人太忙,我没多少时间给她读儿童故事书,只能请孩子自己听讲故事。但无意中(后来是有意)发现这成为孩子的强项。

其实,我的做法很简单,也许很多家长都这样做过。只是我女儿后来的表现略有成绩,这才让我们把它作为专长来写。孩子3岁前,由我们录音放给她听(前面已专门讲过),孩子到了5、6岁,我无意中发现其“背功”好,能背诵过去的很多故事。之后我就经常去新华书店,专门去选购儿童录音故事带,买回来就放给孩子听,而且反复播放,把录音故事变成家里的“背景音乐”。我做家务时,孩子一边玩,一边自觉不自觉地听着“背景音乐”。后来我专门试过,发现孩子在这种自由放松状态下听的故事,三四天后也能背诵其中大部。这让我十分高兴,也一发不可收拾,前后为孩子买了不下4、50盘录音磁带,以保证孩子总能听到新故事,以丰富她的业余文化生活。其效果明显:

其一,积淀了较厚实的儿童文学基础。小学前,除幼儿园的学习外,我女儿能背诵一二百篇儿童文学故事,百余首儿童诗歌。这为其读小学积淀了文学基础,尤其为识字写字做了知识铺垫,所以孩子上小学后,识字快,理解快,用已有文学知识来对应文字符号得心应手,语文学习十分轻松。

其二,听辨音能力加强。孩子从小受到的听说训练,在小学表现出听力强,能完全跟上老师的讲解;表述清楚,回答老师提问清晰准确。在大学期间自学日语突显其优势,从听看卡通片开始,到听认片假名(有的是汉字),再到翻字典,上补习班,步步走向成熟。如果听辨音能力不强,我想她不会自学日语有趣。她在大学时,曾有一位语言学教师就表扬过她,说她听音辨音能力比其他同学强,一些语速快的读音连老师都难辨析,但她都能听辨出来。

其三,表达能力强。女儿小时候背故事,我觉得整一个录音阿姨的翻版,是模仿的结果,并没有太看好她。后来与她交流,也只感觉她表意比较清楚,知识面较广。但后来她的大学同学来家,说我女儿讲话风趣,经常在宿舍演讲,笑得大家前仰后合。我这才真正感到,小时候的听说教育对她的帮助很大。

其四,启迪了女儿的心灵美。一位著名学者说过:“读文学经典,要用心灵去感悟”。我虽然对此理解不深,但知道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庆幸我孩子儿时熟听了较多的儿童文学作品,心灵得到启迪和浇铸,使她从上小学开始,就成了大家喜欢的好孩子,真正是个心灵美的孩子。



父母要说话算话

任何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难以做到说话算话,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家长为此付出代价的原故。

既然知晓这个道理,我们夫妇在孩子面前就经常提醒自己,对孩子一定要说话算话,说到做到,讲守信用。孩子幼年时,其辨别力较低,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较小,但三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渐强,大人说话就要注意,不可太随便,不可夸海口,要说话算数;不要轻意承诺,承诺了就要做到。否则,孩子就会变得油滑起来,就会总找理由与大人斗嘴抗衡。

我最记得,孩子三岁以后,我经常会给孩子承诺下次做什么玩什么。有时几天前的承诺连孩子都忘了,但我还记着,我会提醒她,爸曾承诺过,我们抽时间去完成它。我这样做,孩子很感动,觉得老爸说话算数。我还有意强化孩子这种意识,经常告诉她:“爸爸说话是算数的!”。有时孩子兴头一来,突然提出改变我们已说定的事,我就对她说:“爸爸说话是算数的”。孩子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说话算数的人。一次,我们一个朋友的孩子向她借书,约好见面时间地点,结果那孩子失约未到,第二次又失约未到,打那以后我女儿就不太愿意与这孩子打交道了。女儿在各个学习阶段都有几个好朋友,大家都说她说话算数,愿意与她交往。女儿大学时,曾在网上认识一位名牌大学女足球迷(女儿也曾是足球迷,且是一“球迷吧”的版主,她的评论深受该吧球迷的好评),不远千里,假期还约见一块看球赛。后来这个朋友去美国留学,北京奥运会又专程回国到B市,在我家附近租房住下,与我女儿一块看奥运足球赛;她来回签证的保人,不写她妈的姓名而写我女儿的。至今,我女儿小学时的好朋友还联系不断,就甭说中学大学研究生时的好朋友了。就连我们都时常担心她的好朋友太多影响她的学习。 1 2 后1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_家庭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