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简介
剑川简介剑川
剑 川
——开放 诚信 秀美的投资热土
剑川位于滇西北横断山中段、“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南端,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界兰坪、云龙,北靠丽江,地跨东经99°33′—100°33′北纬26°12′—26°47′,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2250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2.3℃,辖六镇三乡,2003年末总人口16.89万人,有白、汉、彝、回、纳西等16个世居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91.6%,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
剑川钟灵毓秀,风光无限。有被金庸先生誉为“南天瑰宝”,与北京故宫一起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钟山石窟,有双A级风景名胜区—千狮山,有雄居滇西、神奇秀美,极具开发潜力,被列为“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的“滇山之祖”—老君山;有与北京的长城、陕西的大秦宝塔一起列为世界101个濒危建筑遗址之一的沙溪寺登街;有600多年历史、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剑川古城;有“高原明珠”剑湖。
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3000多年前,剑川先民就在这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率先完成了由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器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云南“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先河,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剑川就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冲,早就与中原、东南亚地区和中、西亚地区发生商贸文化往来。从元代起,剑川文风大开,明清时期,教育鼎盛,科第接踵,人才辈出,为云南之翘楚,剑川因此而誉为“文献名邦”。与此同时,剑川石窟艺术闻名遐迩,木雕工艺精湛绝伦,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木雕艺术之乡”。
剑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剑川又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白族著名学者赵藩的故乡。
剑川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连接丽江,通向“香格里拉”、北进川藏的门户,214国道纵贯县境,剑兰公路连接西部两镇三乡、通向上兰民营经济园区,通达世界级铅锌矿“大兰坪”,剑川交通为整个滇西北黄金旅游圈和川滇藏共同构筑的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14国道、平甸线、剑鹤公路完成改造后,剑川的交通区位势将更加明显。
剑川资源丰富,潜力无限。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勤劳、淳朴的人民。剑川劳动力充足,有7.6万个劳动力,占总人口的45%,木、石雕能工巧匠众多;这里土地广阔,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四通八达,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县,联通“五湖四海”;境内河流众多,水能资源蕴藏量21.96万千瓦,连接川滇两省和四地州的滇西北电网在剑川交汇。剑川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成矿带区域,有铜、铁、煤、花岗石等矿藏资源,毗邻兰坪铅锌矿。烤烟、芸豆、松茸、地参、山嵛菜、药材等为可开发的特色生物资源;自然风光、古迹名胜、茶马古道文化遗址、丹霞地貌为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区位,为剑川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剑川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上兰民营经济园区在西部崛起;弥沙河、黑惠江电力工业区,梅园水泥生产销售工业区,以县城为中心的木器木雕和农副产品加工区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一定的竞争力;以乳畜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具雏形。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增长10%。
历史剑川独具神韵,现实剑川充满活力。近年来,剑川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剑川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成立了企业权益保障委员会,设立了经济110投诉中心,实行了企业评议主要经济部门、领导挂钩联系非公企业及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诚招客商来剑川发展,至2003年底已有8省市28家企业落户剑川,全县累计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3项,协议引进外资6.2亿元,实际到位2.2亿元。
跨入21世纪,中共剑川县委、县人民政府结合县情,审时度势,确定了“解放思想,打牢基础,依靠科教,调整结构,建立支柱,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的基本发展思路,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县这两大机遇;实施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强县三大战略;加快培植以乳畜、核桃为支撑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以电矿结合、锌为重点的矿冶业,以水泥、木雕和古建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以民族历史文化为灵魂的旅游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建材电矿工业强县,特色生态农业强县,旅游文化强县,连接四地州交通要衢和人民生活初步达到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努力把剑川建设成大理州经济快速增长,独具民族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的经济文化强县。
今天的剑川正以秀美的风光、多姿多彩的风情、丰富的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筑起加快发展的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