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人口及民族
人 口 概 况2005年统计,全县总人口218449人,其中:彝族101800人、汉族109691人,少数民族共695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6.60%、50.20%和3.20%;农业人口204233人,占93.49%;男女比例为1.07∶1;当年死亡2379人,出生14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2‰,人口密度125人/平方千米。
彝 族
南涧县地的彝族,称谓有黑彝、白彝、倮倮、白倮倮、黑倮倮、土族、香堂、密岔、腊罗拔(腊鲁拔)、额尼拔、迷撒拔等多种名称。分属于“额尼拔”和“腊罗拔”两个支系。据有关史籍记载和出土的一些文物说明,南涧县境汉代就有彝族先民定居。据一些彝族家谱的记载:南涧县境的彝族有来自四川的。彝族《查氏家谱》载:“原籍四川平定府人氏,贸易为商。……七世祖查朝勷移居孔雀村。……圣上封职翁亦不享后,将免亦可螳螂、沙拉谷二村六粮有税无秋,上恩赐子孙之山川免秋纳税。……查发宝,妣李氏生五子。现居沙拉谷、松林塘、二基库、乐吾俱。祖坟埋在沙拉谷大村房后立碑纪念也”(上列的村子现属碧溪乡)。据一些史书记载,今南涧县境的彝族,还有来自巍山及楚雄的,今南涧县境的“腊罗拔”彝族,贯称为“迷撒拔”,其汉意是“蒙化人”(今巍山);另外,南涧县地,元代设定边县是隶属于楚雄,有楚雄的彝族先民迁徙南涧。 2005年统计,全县共有彝族人口101800人。大部分居住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的山区和半山区,又称为无量山和哀牢山系,极少数居住在坝区及河谷地区。居住特点是小聚居大分散,遍布全县各乡(镇)。彝族人口1.5万人以上的有无量乡,1万人以上的有公郎镇、小湾东镇、拥翠乡,5000人以上的有乐秋乡、宝华镇、碧溪乡、南涧镇,2000人以上的有沙乐乡。彝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南涧县境的彝语属西部、中部两个方言。西部方言,主要是南涧镇、乐秋乡、拥翠乡、碧溪乡、公郎镇、沙乐乡、宝华镇等及无量、南涧镇、小湾东镇的多数村寨,约有6万多人。中部方言,主要是无量乡的红星,小湾东镇的瓦怒卜、白沙井、老家库、公郎镇的二台坡等,约有1万多人。
回 族
据《蒙化府志》、《蒙化志稿》载:元代已有回族的先民入籍今南涧公郎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定边之战”结束后,明军中的回回军人多留居在定边县境的要隘地带。明朝“移民就宽乡”时,也有一些从事工、商的回回人户,从南京、江西等地迁来南涧定居。清代初期,来云南的军队中的回族军人,也有部分落籍于南涧。乾隆时,甘、青回民起义失败后,有一些回民的子女迁来云南,其中有部分被迁至南涧。另外,也有少量的回族人从事宗教活动,由沿海或中原地区流入南涧。南涧县的回民,历来集居于公郎和沙乐两个地区,两地回民的聚居村皆名回营,而回民的其他住村则环布于回营周围。明、清时,除公郎及沙乐是回民的集居地之外,也有极少部份回民是散居的。据查:今无量乡有“回民村”名的存在;宝华镇有“回子坟”的遗迹。民国末年(1949年),南涧县境的回族人口为90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回族人口逐年迅增。据2005年底统计,回族人口已达2531人。南涧县境的回族,与当地汉、彝等族长期密切地生活在一起,语音、词汇均与当地的习惯方言大体趋一。但回族中保持着阿拉伯语(以下简称阿语)、波斯语的一些词汇。由于阿语、波斯语的发音、调值等与地方方言有一定的差异,既具地方方言的共性,又具传统而独特的格调。公郎地区回民在使用阿语时,喉音、顶音、咝音多;长音和短音意变很大;时有叠音;部分词的冠音有独特的读法(“我们”读作“阿们”、“他们”读作“呆们”)等。回族已长期习用汉语文,其语句结构规律自然不离汉语体系。唯在口头语中,一部分回民在本族内部,对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实词及极少量的短语,则喜用阿语及波斯语。然而,又难以用阿语或波斯语说一句稍长而通达的话。所以,喜用阿语、波斯语词汇者,通常是将汉语、阿语、波斯语搀合揉串在一起,并且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多是在做生意中,对某一商品暗示出内部应握控的价格才使用。
白 族
根据碑文记载和老人们的介绍,南涧县境内白族居民的祖先,均从今大理市迁入,迁徙到县境最早的是公郎镇砚碗水村的白族。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陈启龙、杨青珍夫妇从大理观音塘到公郎镇阿波萝河定居。三年后,杨青珍的兄长杨青龙又带妻子从大理观音塘到阿波萝河定居。后来陈、杨两姓又从阿波萝河搬到砚碗水。到2004年,砚碗水村陈姓白族已定居715年,杨姓白族已定居712年。清乾隆二年(1737年),乐秋乡密食禄村白族居民的祖先杨京彦也是从今大理市迁入南涧县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按字辈排列,已传至十代。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南涧镇的白族居民也是从今大理市迁入,到2004年,已居住了134年。县境内居住的白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自称民家族或民家人;他称为白子、白尼或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称白族。南涧县境内的世居白族,分布在乐秋、公郎、宝华、沙乐4个乡镇及南涧镇的部分村、街。即密食禄(包括秧田阱、大平地、大坟山)、瓦屋独家村、河边、猪街大村、大窑村、砚碗水新村、旧地基、大独木、富家村、公郎街、望月村、新街、南涧街等,大多数与汉、彝族相居。此外,南涧镇、拥翠、碧溪、小湾、无量5个乡镇的白族,则属白族族别而分布于机关单位的职工。2005年,全县白族人口2042人。南涧县境的白族居民,长期与彝、汉族相居,社会活动与社会交往都离不开用汉语交流,有少数人会听会说白族话,大多数白族不会讲白族话。
苗 族
苗族,当地苗语读如“孟”,以此作族称。世居于南涧县境的苗族分别有白苗、青苗、汉苗3个系属。白苗称为“孟镂”,青苗称为“孟撒”,汉苗称为“孟抓”。苗族人共分有杨、罗、李、宋、陶、马、熊、侯8个姓。罗姓与大部分杨姓属白苗;李姓属青苗;宋、陶、马、熊、侯5姓及部分杨姓属汉苗。白苗杨、罗2姓,清康熙中叶后期迁入县境,最初居于无量乡的木板箐。后来,又循把边江源沿无量山主脉上移,曾游居过宝华镇的核桃箐、阿克塘;拥翠乡的铁厂、瓦午;碧溪乡的凤凰山、桂花箐、汉江河、凤仙村。继而北上至无量山首部的乐秋乡,并以此为活动中心,四散游居,东北曾到达古阳瓜江右岸,西南则远达黑惠江边。青苗和汉苗迁入县境时,稍后于白苗。这两系苗族人,都是清乾隆末年,湘、黔苗民反清起义失败后被迫迁入云南的。迁入县境后,首居于公郎镇的土么塘一带。后来,则四散于龙房、母底落、小白密、落水洞、阿须乐、杏子山、亦可马苦等无量山首部西麓直达黑惠江边的山箐间。今南涧县境内的苗族人,自清代康熙时迁入到民国末年这3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一般经过七八次搬迁。白苗中的个别家支则经过15次的游居。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全部定居下来。苗族的居住地,偏于县之西北部,具有同为一个系属者各居一片,同宗的近代家支自成一村的特点。目前,大部分苗村,三代以前还是一个未分居的大家庭。苗族的住村,不论纯居或与他族杂居.其住户不多。最大的住村乐秋乡的下大湾,也只有14户,而且,也是由相距1~2千米的3个自然居住点组成。其它住户一般都是10户以下,还有单户独住的。 2005年统计,全县的苗族有1372人。苗族,在本族内一直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唯碧溪乡桂花箐的青苗,50岁以下的人已不会苗语了。究其口头语的质地和表现形式,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与川、黔、滇方言有着深密的渊源。由于长期与当地的汉族、彝族人生活在一起,一般都能说汉话。有的还能操彝语。凡与本民族以外的人交际都是用汉语。苗语的发音部位,多在舌面与硬腭的中部、前部及双唇间,一连串的音调组成话语。说话时,音显高而语快,却悦耳清脆明朗。在音节结构中,辅音多而元音少,元音又多属高元音和中元音。在多音素的音节里,两个辅音往往连在一起。在语音系统中,苗语的声母与汉语的声母基本相同。
布 朗 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在县境内的布朗族有多种称谓,自称“濮”,即濮族。他称为“濮曼”、“濮蛮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称为布朗族。基本上都居住在澜沧江边的望江、湾子、乐龙寨、狗街、岩子脚、落底河几个村庄。其先民约在明神宗三十九年(1611年),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同治十年(1871年),陆续从云县的蒙赖坝、蒙赖村、慢旧村、搭黑,景东县的慢贤等地迁入。迁来时有官、孔、杜、苏、刘、曾、罗、杨、姜、蔡10个姓氏,人口不多,每姓只有一二户。布朗族先民因极度贫困,无法支付昔日的各种苛捐杂税,逼迫迁徙到澜沧江岸栖息和繁衍。据2005年统计,全县实有布朗族517人。布朗族,只有口头语而无文字。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布朗语支。民国以来,县境内的布朗族人,在交际中已普遍使用汉语,布朗语则逐渐消退,到2004年,全县布朗族人中,能用本民族语言通畅会话的只有极少数的老人。县境内布朗语的特点表现有:多带轻鼻音;复辅音较多,多一m、一n、一ng、一b、一d、一g等辅音韵尾。数词中的单数,皆以yang(恙)作词根,有以声调区别词意的现象。句子成份的基本次序是:主语——谓语——宾语。修饰语,一般在被修饰词之后。方言惯用语(汉话)有明显特征,如:“我们”,则说ana me、men(安阿墨们);“我家”,则说an a me、men、jia(安阿墨们家)等。
傈 僳 族
傈僳族,唐代史籍称“傈蛮”或“栗粟两姓蛮”;明清称“力岁”、“栗粟”。南涧县境的傈僳族居民,清道光末年(1850年),今永胜、丽江等地部分傈僳族人,逃生南徙,其中少数人于今南涧县境安家谋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县境傈僳族居民仅有7户,43人。没有单一的傈僳族聚居村,而是小型集中或与汉、彝族杂居于沙乐乡的金锅村、大歇厂、包茂村、阿几苴等几个自然村。2005年统计,总人数226人。傈僳族大面积聚居的地方,已婚生有子女的,男人称为扒,女的叫做妈,未婚男女名字一般和汉族相同,如贵生、德生之类。南涧县境傈僳族居民姓氏有:田、陈、熊3姓,来源于丽江,属白傈僳支系。张、贺、丁、左4姓,来源于永胜,也属白傈僳支系,只有李姓,来源于维西县,属黑傈僳支系。傈僳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元音分松紧,没有辅音的韵尾。词序和助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成份的基本次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但宾语加助词后,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大都放在名词之后,但带后置助词的形容词则在名词之前。没有文字,原有拉丁文字母及其变体形式的文字结构不完善、不通用。
汉 族
明代。据《徐氏家谱》称:洪武年间,以官舍从李驸马南征,落籍蒙化,其中一支转南涧的白云、碱坝、总府庄、公郎等地,至今已传二十二代。据《孔氏家谱》记载,孔氏由山东曲阜迁入南涧县境已达二十一代,以此推之,也属明洪武年间。据《蔡氏家谱》称:今住南涧镇的右所,拥翠乡长虫街等地的蔡氏,“源于姬周”。“后因封地而改姬为蔡”。唐代,蔡始一支居“南京应天府,置业柳树湾白马巷”。至宋元期,其后裔迁“江西吉安府”,明成化年间,蔡氏中有“出仕云南罗平县”者,遂随迁至云南。明代中叶,蔡氏中因有“出仕南涧巡检”者,再由罗平迁至南涧,并置业右所。据《陈姓家谱》载:今南涧街陈姓家族原籍于南京应天府,洪武年间,陈公讳万策,封为征南将军,随军落籍南涧,为陈姓始祖,繁衍十九代。据《黄氏家谱》称:今居南涧镇的营盘、右所及杨免庄等地的黄氏,为战国春申君黄歇之后裔。其中一支,宋代居江西杭州府,至明代中叶、迁入南涧。据南涧街杨肇明称:“原家谱失落,但亲眼目睹家谱所载内容:洪武年间,随军至南涧,改杨为‘铁’姓,五代后复归杨姓。”以上说明,南涧县境的汉族人,于明代大批迁入。清代。据《罗姓家谱》称;今宝华镇阿克塘等村的罗姓,系清初出任“楚雄府定边县学”者,后避乱埋名,隐居“宝花丁山”(宝华镇)。据《杨姓家谱》称:今住公郎镇岔河一带的杨姓,“祖籍江苏省大石碑柳树湾……清康熙年间落籍镇南,乾隆年间,复迁南涧公郎岔河”。据《左姓家谱》称:今南涧镇西街人,“清道光年间落籍南涧”。据南涧街段家善称:段氏家族、原籍金陵,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祖段永禄,以武功佐明太祖平定滇南,受威运将军之职。其第八代孙段进业,迁往南涧定居。说明南涧地汉族人,继明代之后,仍有较多迁入。民国初年,四川罗宜之随父行医至南涧,遂于南涧落籍;民国20年左右,陈起户由巍山来南涧做烟丝加工而落籍;舒汝铭、舒琨等户也是由巍山来南涧做缝纫及面条加工而落籍。抗日战争时期,有江、浙一带人员入滇修筑滇缅铁路,其中有十几人与南涧街及各地婚配落籍。因此,中华民国期间,仍有一些外地汉族人迁入南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1965年成立南涧县以来,机构扩充,人员猛增。增加人员之中,大部分是汉族人。仅巍山县因工作关系迁入并落籍南涧的达80多户,外省因工作关系而落籍南涧的有30多户。其它外县落籍南涧的也有10多户,外省、外县因工作调入南涧尚未确定长居的约100多人。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仍有不少的汉族人迁入南涧落籍。据2005年统计,南涧县境的汉族人口达109691人。迁徙形式,始于屯垦。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春三月,西平侯沐英率明军与麓川土司思伦发军在今南涧县城附近进行一次残酷的鏖战。结果明军大胜,一部分撤走,一部分明军留南涧戍守兼理屯垦。除军屯以外,还有民屯、商屯等屯田定居形式。
其 他 民 族
2005年统计,南涧县境内还有傣族71人,纳西族52人,佤族44人,哈尼族36人,拉祜族27人,壮族16人,瑶族6人,藏族6人,蒙古族2人,布依族3人,普米族2人,景颇族2人,其他民族3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