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ePNn 发表于 2017-11-18 21:53:32

大理商帮的形成

大理在民国时期,形成了喜洲和鹤庆为主的两大商帮,现在喜洲到处都可以看到商帮兴旺的痕迹。翻阅历史,从1850年至1949年的100年时间,白族商帮向世人展示了优秀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和商业文化.....人们认为,商帮的萌生,发展和兴旺,既引进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又加快了大力经济的流通发展。
      明清之际,在滇西一带活跃着大大小小几百个商号,形成了“鹤庆商帮”,“腾冲商帮’,“喜洲商帮”三大商帮。三大商帮中,“鹤庆商帮”,多半是白族人,“喜洲商帮”全部都是白族人,所以二者合起来就称为白族商帮。       
      鹤庆商帮是大理地区形成较早的商帮,在清光绪年间已经有很大的实力。以舒氏兴盛和,蒋氏福春恒,李氏日兴德,张氏恒盛公为代表,个个都是富商巨贾,为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张氏兄弟冒险从印度饮回来当时稀有的药材-木香试种成功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翻开鹤庆商帮的历史,李恒春是鹤庆商帮的“领头羊”。他于咸丰三年在康定开设“同心德”字号经商,以运销麝香及各类山货药材,地方土特产品为主营业务。因此他以诚信和商品无暇取信于人,加之调度有方,业务日渐扩大,生意越多越红火,以康定为根据地,向四方扩展,先后在下关,昆明,成都,汉口等地增设“同心德”分好。成为当时掌控川康,滇省商贸的实力大家。那时,他拥有资银百万余两 ,川人送他“李百万”的称号。       
      在李恒春的带动下 ,清光绪年间,鹤庆商贾舒金和,舒卓然,舒程远3人组建“兴盛和”商号。在四川建昌,舒府,富宁,雅州,会理,成都一带,经营丝绸布匹和日用生活品。商贸范围以内博南古道为主,扩展到省内的下关,保山,腾冲,昆明等地,延伸到国外的仰光,河内各大商埠。
      在与舒系商帮形成的同时,曾任云贵提督的蒋宗汉于光绪二年兴办了“福春恒”商号。其主号设在保山,分号遍布下关,昆明及四川,缅甸各地,经营滇西与缅甸的地方土特产品,花纱,布匹等进口业务,兼办钱庄和航运。实力雄厚,业务面广,逐渐成为云南最大的商家之一,在中国商界里红火了六十余年。       
      清末明初,喜洲商帮因善于经营和精于算计而得到巨大发展,永昌创始人严子珍为领头羊。规模较大的有永昌祥,锡庆祥,复春合,鸿兴源等4大家,出现了186家坐商和200余家行商的大商业集团, 成为当时云南省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资金最雄厚的第一大商帮。他们不仅在全国各地设分号,还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家设有分号,基本形成了世界性的经营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理商帮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