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享受“慢时光”之古镇篇
大理,吸引了无数人慕名而来。她有很多面,走马观花只能看到皮毛,静下心来才能感受得到她的味道。对于旅行找清静的人来说,离开繁华与热闹,古朴幽静的古城古镇古村才是最理想的目的地吧。这些地方不仅历史文化厚重,而且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如果你也喜欢,那就慢下来,走近她们,融入其中,感受她们最真实的样子。趁古镇依老,趁情怀在心,不如行走,不如感受。本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州内各具特色的古镇,享受“慢时光”吧。
剑川沙溪:以岁月为灵魂长成的古镇
沙溪,一个隐藏在剑川县大山深处的古镇,是茶马古道上,大理到丽江的必经之路。历史上,这里是滇西三大商帮中的喜洲商帮、鹤庆商帮的重要交集、交易处,也是云南通往西藏、四川的重要节点。
沙溪没有震撼人心的大景,没有传奇惊异的故事,它是一片岁月吹黄的树叶,一杯情怀酿就的甘泉,在过去的岁月里淡素、平和,所以成就为学生最钟情的写生之地、摄影师最喜欢的取景之地、艺术家追寻灵感的理想之地、疲惫的都市人舔伤养心的修身之地。
许是岁月神偷遗忘了这座小镇,沙溪仿佛在时光长河里打了一个盹,醒来后发现周遭的一切已经沧海桑田,唯独自己,成了茶马古道完整古集市的唯一幸存者。行走于古镇内,那潺潺的流水、悠悠的石道和那静默的古戏台巷,会让你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作为茶马古道在大理境内的最后一站,沙溪的风光岁月已经隐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但是商业文化和农耕文明碰撞交融所遗留下来的独特韵味,你还能在这里隐约可见。沙溪有茶马古道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四方街,有保留和修复后相对完好的古建筑:兴教寺、古戏台、玉津桥以及石宝山的石钟山石窟。以四方街为中心,北古宗巷是以前马帮行走的老巷,人户也是最多的,修复的路面下有遗存的千年老石板。而马坪关,则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关卡,曾经由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委派的黄应武先生与他的团队以保护为基础进行了修复性开发。当然,沙溪有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黑潓江、乡间田野、白族老村落、古道与牛羊、劳作的人们以及他们赋予的平和岁月。
大理喜洲:山环水绕繁衍千年的古镇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北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这里较为完整地留存了明代、清代、民国等各时期的上百院特色白族民居建筑。远远望去,像一座古朴典雅的城池,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
老舍先生曾在《滇行短记》里这样写道:“喜洲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大理石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老舍先生眼里的喜洲虽然已经是过去式,现如今,喜洲在时光和岁月的打磨下,已经略显沧桑萧条,但仍不失其大气的风范——她淳朴接地气,既有纯美的自然风光,也浸透着丰富的民俗历史文化,最主要的,是这里很少商业化,远离嘈杂,但又不失格调。
来到喜洲,总想停下匆匆的脚步。这里的老街几乎没有一条是直的,石板路顺着老街弯弯而去,白的、红的、灰的墙面,将前路点缀成一幅始终变化的画;而墙头伸出的屋檐、墙上斑驳的影子、白色墙皮下露出的泥土,甚至是墙角石头上的光泽,都是岁月打磨出的光亮。
走在镇上,你的目光会被扎染所吸引。这是门独特的艺术,让万花跃然布上,喜洲的大小院落也随之变得素雅而丰盈。镇上的老建筑们不刻板也不商业,人们传承着独特的审美和淳朴的气息,最大程度上包容着川流不息的游客和当地的居民。喜洲的老屋,因有人居住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如今去到喜洲的人,仍旧可以从健在的民居里,发现彼时喜洲古镇的城市魅力。若是有幸拜访一二民居,观赏处处透着主人家涵养的庭院,听听老房子里的传奇故事,那也就不负此行了。
洱源凤羽:洱海源头古韵流芳的古镇
在洱海的源头,点苍山云弄峰背后,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白族乡镇——凤羽镇,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故名,手工艺品凤羽砚台享有盛名。因为狭长的地形,特别是背后罗坪山的阻断,使古镇在频繁的对外交流后,依然保存着醇正的民风。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的白族典型建筑风格在这里得到了严格的体现。1000余栋明清时期建造的民居,23座寺观,行色各异的古塔,青砧、黛瓦、粉墙,还有书写得严整的大“福”字,构成了这个幽幽古镇多彩声律的根音。
古驿道沿着鸟吊山蜿蜒向下,穿越古镇大大小小的里弄,经大官路从镇中心穿越万亩油菜田出去。鸟吊山到大官路的古驿道,光滑的青石板赫然映着深深的蹄印,保护完好。沿途有潺潺细流相伴,忽然想到,当年的马帮应该不寂寞吧。古镇内大部分道路仍然是石板路面,两侧都有流水边沟,不时还有小水井往外冒着清流。旁边还专门放了一个木瓢供过路人喝水,白族与人方便的仁爱之心在细微处卓然闪现。青亮的石板路,悠然踱过的马帮,斑驳的木门,光滑的拴马石,五线谱般无尽延伸的电线……漫步在凤羽古镇是件惬意的事,眼里的一切都如此生动。
循着青石板古驿道的蹄印,还有马铃叮咚,沿街房前屋后潺潺清流逆水踯躅,穿行在鳞次栉比的百年老屋,蜿蜒于古巷的狭长幽谧,任思绪像羽毛一样飞。和着马锅头的吆喝声,粉墙青黛瓦还有古稀老人,垂髫眉宇间,隐隐听见历史千年的应答。
祥云云南驿:最早叫“云南”的地方
在滇西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相交的祥云县是云南之源,被称为“古云南”和“小云南”。境内的云南驿,至今仍保存着云南省中“云南”的原称,“云南”二字正是源于此。
云南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早在“云南”二字出现前,云南驿就是一个古老的驿站,最繁华的时候,过往的人们在这里集散货物,街道上车水马龙,官办的、民办的、奢华的、简陋的马店拥挤在狭小的街道两旁,那条被马蹄踏出深坑的青石路,曾经走过多少匹骡马已无人知晓。
滇缅公路修通之后,行走了千百年的马帮,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渐渐地不再有人去唱。云南驿的马店,也陆续歇业。然而历史又一次选择了云南驿。1942年,滇缅公路被日本侵略军截断。盟军开通了一条从印度到中国,翻越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和横断山脉的“驼峰航线”。而云南驿,正是这条航线的中转站,同时,历史上那支鼎鼎大名的飞虎队,驻地也正是云南驿。
现在的云南驿,是个古迹众多的小镇,由一条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串起来,整个镇子就围着这条路布局,像是一棵树的主干叉出了许多枝蔓,几百户人家就是这主干枝蔓间的叶子和果实。还有灰石,青瓦,棕木门,黄褐或暗红的墙面,这些色调为古镇赋予了古朴而深沉的意境。因着这份质朴纯真,身处云南驿,便觉得贴近大地,与泥土相亲。镇子里青石板上的马蹄印犹在,镇子外的飞机场野草丛生,不远处的滇缅公路旧道,还依稀可见南洋技工驾驶的车辆留下的车辙。如今的云南驿,历史如烟云一样被风渐渐吹散,但在云南的历史中,早已烙下深深的印记。
张杨 文/夏传武 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