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9 F" y3 S+ T
云南网讯(通讯员 李锦芳 蔡涛)在云南大理洱海东岸的双廊镇,天刚蒙蒙亮,家住五星村三长邑组的魏祥一大早就开始整理起自家的蚕房,因为今天是企业过来收购蚕茧的日子,这已经是他去年以来卖的第四批蚕茧了。
; B, @! A1 e* j- }# e+ Z6 n3 W2 f“那天卖了两张蚕,一张卖了3000多元,现在还有最后一张正在吐丝。”魏祥喜滋滋地说道:“去年开始,我养了五批蚕,都还养得不错,养蚕比以前种玉米容易,收入也多得多。”
# q" w8 h r+ f7 ]# \+ b( S) E由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魏祥家于2014年被双廊镇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因为缺乏资金、缺乏劳动力,家里比较贫困。现在孩子们长大了,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守着家里的几亩地过日子,生活还是没有太大改观。”回想起以前的苦日子,魏祥感慨颇多。
" Q% Q& \2 L# n% ~% g! r; r$ Y产业一直是困扰五星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单一、思想保守等因素一直束缚着村民。村“两委”班子与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在小山村发展种桑养蚕和软籽石榴种植来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可是,要让村民们放弃种植多年的玉米等传统作物并非易事,魏祥也和很多村民一样犹豫。0 h0 o& I$ ^7 V3 {# X3 x1 M6 r
随后,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研究出了一套“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方法,由党员带头发展,企业负责收购和提供技术指导。经过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党员干部耐心细致的讲解,魏祥了解到种桑养蚕的政策,特别是听说贫困户建蚕房还能有补助、一张蚕通过精心管理能有3000元的收入时,他心动了。魏祥下定决心,回家建起了蚕房,种上了桑树。
$ ?+ i( w4 k, b4 q j- {6 Z. j“去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我争取到了一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家里盖起了新式蚕房。”说起这些,魏祥脸上的笑容愈浓。3 f5 k: m$ C" B! F# l1 n8 o
蚕房盖好了,魏祥也越来越有信心,他积极向村里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学习新式养蚕技术,同时报名参加了软籽石榴种植、杂交包谷制种、大蒜种植等产业发展帮扶项目。在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在自家田里种下385株软籽石榴苗,“去年光靠养蚕,家里的收入就比以前多了许多,软籽石榴也开始挂果,今年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卖了。”说起眼下的光景,魏祥眉开眼笑。“去年6月,家里盖起了四间水泥砖混房,日子过得舒心多了。放在以前,这样的日子真是想都不敢想。”桑树种起来了,新房建起来了,生活越来越美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魏祥一家的路越走越宽。' a- O" T+ ?) O
不止在五星村,临近的石块村村民通过养蚕生活也越过越好,在镇党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近年来石块村完成27户3754平方米的标准化蚕房大棚建设,现有小蚕共育示范户5户,养蚕户收到2017年全年五季蚕茧收购金约260万元,村内涌现了一批以种桑养蚕大户为主的致富带头人,蚕桑养殖已成为双廊镇的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