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文学方面,南诏统一之前,白语中已有不少汉语成分,统一以后,又进一步吸收了汉文化。唐樊绰在《蛮书》中记载:“言语音,白蛮最正,蒙舍蛮次之,诸部落不如也,但名物或与汉不同及四声讹重。”所使用的文字,与汉字大同小异。所不同的地方为借汉字,解释他们民族有特定含义的事物。唐朝西泸县令郑回,被南诏王阁罗凤俘虏后,尊为蛮师,让其教化子弟,传播中原文化。 后来他还做了异牟寻的清平官,为了学习汉文化,南诏还派遣子弟到长安和成都学习,结果是“人知礼乐”、“辞藻焕然”。除此,南诏君臣都善诗文,在《全唐诗》里面,就有南诏人杨奇鲲、段义宗等人的诗篇。在建筑、碑刻方面,著名的《南诏德化碑》,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是云南现存最大的一块古碑。由清平官郑回撰写的正面碑文,歌颂了南诏王阁罗凤的功绩,叙述了南诏与唐友好,以至关系破裂的大体经过,表明了对唐王朝的友好愿望。 这是我们研究唐代历史疆域的重要证据。此碑文由唐朝流落在大理的御史杜光庭所书,共计五千多字,字体道劲,也是书法艺术中的上品。除此碑以外,座落在大理县城三里远的崇圣寺三塔,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也是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塔群。始建于南诏晟丰祐时期的千寻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它造形精美,极其壮观,与西安小雁塔、河南嵩岳寺塔相似,为典型的唐代塔式建筑。分列在大塔稍后的南、北两小塔,建筑时间稍晚,均高43米,是一对十级密檐式八角形实心砖塔。 这三塔成鼎足之势,历千年风雨和多次地震,仍屹立于洱海之畔,给秀美的大理风光更点缀上了神奇雄伟的色彩。1979年在维修千寻塔时,又在塔顶和塔基中发现了唐宋时期的珍贵文物六百多件。其中的经卷、金银器、佛像、塔模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的价值。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南诏国的石窟艺术。位于大理剑川县城西约三十公里的石钟山石窟,是其典型的代表。石窟分布在山上的石钟寺、狮子关、沙登村三个地区,共计十六窟。 造像的题材大部分是佛教内容,诸如如来、阿难、迦叶、观音、八大明王等。其中第七窟的甘露观音,容貌端庄、体态窈窕,线条流畅。石钟寺区第二窟为《阁罗凤出行图》,窟高1.46米,宽1.52米,成宫廷模样,全窟共雕十六人。王者坐在正中龙椅上,背后刻有八个武士,每人拿一杆旗。又有两个武士执着两把长柄扇,称“翼”,站在王者左右。王者的右侧坐一个撑曲柄伞的和尚,前面有一执铎鞘的武羽长,两旁坐着身穿唐服的清平官。艺术大师对这些雕像的着力刻画,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八、九世纪时,南诏国人的衣冠相貌和当时的制度。 狮子关区第三号刻有“波斯国人”字样的造像,虽头部已毁,但身后披劂,脚履毡靴,仍可判明身份。这表明了当时同西面各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往。沙登村区第一窟中的“天启十一年七月二十日题记”,则确切地标明了这些石窟建于南诏第十代王晟丰祐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在南诏国发达的古代文化中,除我们提到的这些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外,在艺术方面的《南诏铁柱》《南诏中兴国史画卷》,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6 `: [8 \( c& q3 @8 D*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