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中的兰
马性远 冯仰澄 阮庆祥 朱明水 杨德礼 孙胜利 钱茂竹 咏兰诗几乎与中国文学同时产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生动而美丽的兰诗,这就是《郑风·溱洧》。古时郑国的风俗每年三月初三,要在溱、洧两河边上举行盛大集会,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此游玩。这首诗就写出了一对男女青年相约去河边戏玩的情景,共分两章,其第一章云:“臻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日:‘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汙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中的“蕑”,就是兰,“秉蕑”就是手中拿着兰花,余冠英把它译成现代语:“溱水长,洧水长,溱水洧水华华淌。小伙子,大姑娘,人人手里兰花香。妹说:‘去瞧热闹怎么样?’哥说:‘已经去一趟。’‘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喜洋洋。女伴男来男伴女,你说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勺药最芬芳。”全诗多么轻松,多么快乐,是一束兰花把男女青年的情意连结了起来,成语“采兰赠药”就源出于此。 写兰最多的当是屈原的诗。屈原竭忠尽管,以事其君,然遭群小离间;世俗不容,被楚王贬斥到荒远之地。在怨愤中,他以兰为侣,以蕙为伴,寄托情意,明志自勉,所以他的诗凡咏香花异草,必先咏兰。《离骚》中多处写到兰:“纫秋兰以为佩”,“结幽兰而延仁”,“谓幽兰其不可佩”。《九歌》、《九章》中咏兰诗句更多,如“蕙肴蒸兮兰籍”(《东皇太一》),“浴兰汤兮沐芳”(《以云中君》)),“沉有芷兮澧有兰”(《湘夫人》),“被石兰兮带杜衡”(《灿鬼》),“春兰兮秋菊”(《礼魂》),“兰茝幽而独芳”(《悲回风》)等等。在这些诗句中,兰成了屈原的知音,精神的化身,是崇高和圣洁的代名词。特别应该提及的是,《九歌·少司命》中有二小节是专写兰的绰约风姿的:“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诗将兰写得生机勃勃,芳馨郁郁,可说是颂兰诗中最早的佳作。此外;在《楚辞》的其他作品中,也多次写到兰。如宋玉的《招魂》:“光风转蕙,氾崇兰些。”“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景差的《大招》:“茝兰桂树,郁弥路只”等。可见,以兰为比兴,将兰比作美人君子,是《楚辞》象征手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楚辞》艺术的一种创造,为以后源源不绝的咏兰诗奠定了基础。 先秦还有许多咏兰诗,特别是孔子的《幽兰操》。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首完整的咏兰诗。而且由此引出了以后诸多的和唱之作,这到后面有关兰的典故佳话一章中予以介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