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容生 发表于 2014-1-13 09:40:37

品中华之韵

推荐阅读:珍惜你身边,那真实的温柔
初闻此书——极端之美,旨在赞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所以,对余秋雨老师将昆曲、普洱茶置于中国美的最高端,心里还是有点异议。毕竟在戏曲里,京剧是国粹;在茶文化里,普洱的历史也不算悠久,惟独书法当之无愧。但除却排名,昆曲和普洱确也有它的独特韵味儿。余秋雨老师对于普洱、昆曲和书法的“韵”描写的细致入微,待我们细细来品。
结识普洱似乎在2007年,正是新普洱文化大兴的时侯,许多时尚的女性开始推广普洱的温和和消脂功效。 我也是因此而选择了普洱。正如余秋雨老师所说,很多人初喝普洱茶,总有一点障碍。这点障碍来自与绿茶的对比。而我觉的它不象茶,象药,没有中药的苦涩,但气味是真真儿的药材味,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煎制。或许是年轻浮躁的心还不能体会普洱的暖润和陈酽,只带着消脂减肥的功利心牛饮,可惜了。但凡有韵味的事物不仅有着自身的美,也必须有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精神内涵,二者结合方能流传。余老师讲述了普洱的历史、发酵过程、茶品等级,当你把这些了然于心,再去沏一壶好茶,那厚重、纯朴、温润又回味悠长的感觉才能品的出来,热腾腾的褐色汁水才更有滋味。
在昆曲之前余老师用大量的笔墨介绍元杂剧。记得之前看过豆瓣人“加里波弟”的一篇日记,写的就是元杂剧《西游记》,里面时时来些荤段子和低俗的笑点,插诨打科,有些粗有些糙。但正是元杂剧使中国的戏曲勃兴爆发,广泛传播,成为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余老师称元杂剧是导向昆曲的辉煌过道。昆曲的美在于它诗化的意境、悠扬婉转的唱腔和精美的人物扮像,在昆曲大兴的二百三十年里成就了历史上无数名家戏班,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戏曲文化。
我最爱的是书法这一篇,只有中国的书法能给一个个墨迹字形赋予生命,赋予性情。小楷秀丽文静,隶书稳重大气,行草洒脱灵动,字字有筋有骨,书写人的力度、情绪、胸怀都在一撇一捺间展露无遗。练书法的过程是人格修炼的过程,故所谓字如其人。只是文字的书写何以成为中国至美,余老师给了答案:文字被书写,进入一种高层审美程序,有造型、有节奏、有徐疾、有韵致。永恒的线条,永恒的黑色,至简至朴,又至深至厚,推进了中国文化的美学品格。历史上的书法大家留下一幅幅碑贴名作,创下汉字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至美的形体,留给后人时时揣摩叹赞。
余老师的文只是平铺直述,文字简练,我想越是至美之物越是简单,去除一切华丽的、繁复的枝丫,这本《极端之美》的封面装帧也是如此,莫不显示出余老师对美的品位。(《极端之美》书评/钱晃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中华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