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身具有力量
蒙友人相赠,最近读了一本令人叫绝的书,书的名字很有意思,叫《穷时候,乱时候》;作者更有意思,姜淑梅老人,1937年生人,1997年才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书,一写就写了这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真是愧煞羡煞天下读书人。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闪过一个念头,图书馆或书店要把这本书分类上架恐怕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咋一看,这书有点像回忆录,作者从她出生前十多年间当地打家劫舍的“胡子”写起,沿着人生足迹娓娓道来,一直写到老年,写得都是作者经过见过的事儿,但读罢全书,却感到似乎又不能算回忆录。如今市面上回忆录不少,作者要么自认“成功人士”,急于掏心掏肺地要把自己的光辉历程端给读者看,要么自认为含冤茹苦,像祥林嫂那样迫不及待地要找人叹苦经。但姜老太太这本书却不是这样。
要说姜老太太的一生也算不简单,往大了说,家国离乱诸般苦,土匪、日寇、内战以及建国后的天灾人祸,一辈子没少遭罪,往小了说,姜老太太年轻时和丈夫两地分居,作儿媳妇的没少受婆婆的气。但翻看姜老太太这本书,却读不到一丁半点儿“成功学”的酸气,更读不到一丝怨女哀妇的苦气,当然也没有倚老卖老的腐气。有的反倒是一个老人家爽爽朗朗的快意恩仇。比如,六十年代,丈夫在东北工作,姜淑梅带着孩子和公婆生活。当时全国人民都在挨饿,国家给的供应粮一个人一天不到一斤,“有谷子、稻子、玉米和地瓜干,有时候按月给,有时候几个月给一次。”公公婆婆和两个小叔子以去菏泽要饭为名,把一家人的粮食和钱都带走了。年轻的姜老太太下定决心和婆婆分家。分家后,公婆继续盘剥她和孩子的口粮。姜老太太忍无可忍,把公婆指名道姓大骂一通。婆婆为难她,故意不给她生活用具,儿子吃野菜拉稀,天天要用土掩,她就得天天向婆婆借铁锨,看婆婆脸色。实在没办法,她就跟儿子说:“你拉屎到你奶奶屋里去,别怕,俺在这儿看着你,你奶奶有铁锨,咱没有。”最终,她成功地从婆婆那里要到了铁锨,解决了孩子拉屎的问题。后来,姜老太太到东北和丈夫团聚,公公婆婆到东北投奔他们,一起过了二十多年,活养死葬都是姜老太太操办。“有好几回,丈夫要跟婆婆算当年的账,都让俺打住:‘都过去了,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再一看,这本书又有点像传统士人好写的笔记小说,“如是我闻”、“姑妄言之”,但细读起来却又绝不是笔记小说。一般而言,笔记小说要么八卦秘辛、谈狐说鬼,要么掉掉书袋、风物科普,姜老太太这本书里也有相似的内容。比如,她写“闹黄皮子”,天黑了,丈夫上夜班,三个孩子被黄鼠狼附身,轮流哭。“俺说:‘俺怕你了,知道你神通广大。俺逃荒逃到这儿不容易,求求你,你走吧。’儿子止住哭声,小手扒开被头,双手一合说:‘不走。’他那时刚一岁,白天不会说话,黑天冷不丁说‘不走’,俺的脊梁骨刷地凉了,头发奓撒起来,不知道怀里抱的还是不是孩子,都不想要他了。”我读到这里,也是脊梁骨发凉啊。这就有点纪晓岚的《滦阳消夏录》的意思了,不过,要是纪大学士写到此处,想来会捋着胡须写上一段什么俗夫村妇之言,虽不雅驯,姑妄听之,亦足劝惩世风民俗之类的话。于是乎,道学先生狡黠的眼神在狐仙山鬼的妖雾中如寒光而过,以鬼神讽喻德化之意自然跃然纸上,让人比见了真鬼怪还心寒。姜老太太则不然,故事在哪里结束,文字就在那里戛然而止,真如古人所说,好文章结尾如撞钟,余音绕耳,回甘不尽。
姜老太太也写了不少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好比维基百科的内容。比如熬碱,现在大概很少人了解了。她掰开揉碎,细细写来:“这活儿挺简单,也挺累人的。半锅水烧开后,下碱土,锅满了,用棍子搅一搅,用笊篱把草捞出来。坐清一个钟头,就把锅里的碱水舀出来,一盆一盆端到院里过夜。剩下的碱泥挖出来,扔到房后。早晨起来,再一盆一盆端回来,把盆里的水倒出去,把盆子放在热水锅里烫,稍稍一晃盆,就倒出来一个个碱水坨。”十分生动,非亲历者不能言。
苏轼在《与侄书》中说:“文字亦若无难处,只有一事与汝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以前读这段话,只道是苏大文豪传下的为文的法门,读过《穷时候 乱时候》之后,忽然明白,文字由绚烂归于平淡,并非刻意为之的文学技巧,而是作者阅历丰厚之自然流露。姜老太太的文字极干净利落,好比用泉水洗过一样,但又具有力量、耐人思索,这或许是因为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经过了生活的反复咀嚼,而生活本身具有力量。不信,请读这一小段:“前两年,俺考三个儿子:‘人啥时候最有劲?’一个说胖点儿的时候最有劲,一个说三十岁的时候最有劲,一个说吃饱的时候最有劲。俺告诉他们:‘人穷的时候最有劲。’”(《乱时候,穷时候》书评/獭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