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很多人认识古岳和刘畅,首先是因为纪录片《搭车去柏林》。整个片子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美籍中国小伙(谷岳)为了跟自己的德国女友伊卡会面,忽悠了一个纪录片导演(刘畅)跟自己在2009年夏天从北京到柏林。他们一路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共搭车88次(包括维族大爷的三轮车1次,伊拉克老农的拖拉机1次,吉普赛人的马车1次),途经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耗时3个半月,行进1万6000多公里,最终抵达德国柏林。</p>片子刚开始看没觉得有什么,似乎总是摇晃的镜头和大块的颗粒,记录着两个青年一路上的絮絮叨叨和吐槽,可越往后看越开始感动。你突然醒过神来:这俩不靠谱的人经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居然不知不觉的就要到柏林了。而到最后,看到他们真的到了柏林,看到晒黑的谷岳跟女友伊卡忘情的拥吻的时候,即使局外人如你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影像的东西可能更直观,而经过时间的沉淀,很多东西由文字表达出来,却更耐人寻味。这部纪录片的摄影师刘畅基于此次经历写出的《三十岁的成人礼:搭车去柏林》,除了给我们提供更多一些细节之外,更多的应该还是写给自己的私语。乍一看,字里行间的似乎是对这次搭车行的流水账式记录,偶尔详细,偶尔简略,偶尔日爹操娘,偶尔感天谢地。
能够预见,刘畅在这本书里的罗里啰嗦,会很不招粉丝待见。人家花钱买书是来看你路上怎么遇见大美妞如何摆脱电锯杀人狂的,不是听你吐槽搭不到车签不了证半夜拉肚子过境遭勒索的。如果期待在这本书里找到普世的大道理,我们可能要失望。可其实这些平淡、无聊甚至苦逼,才是旅行的常态。刘畅没有对搭车去柏林美化什么,更没有升华什么,正像他自己说的:“我没有超于常人的意志,也不是职业的旅行家。我只是因为想要追求一些自己以为重要的东西与朋友踏上旅途。旅途终结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都因为这段路而得到了某种圆满。于是那个原来执着的目标也就就不再重要。”
搭车去柏林,听起来就是一个极为浪漫的举动,而且果然在意料之中,相当一部分人无视两个搭车人旅途里真实的一面,仅仅是因为影片恰到好处的满足了他们心底的流浪情结,就为此大声叫好。纪录片和书也许永远不能鼓舞他们下定决心走在路上,却挡不住他们铺天盖地的意淫:大自然太美了!这俩哥们太牛逼了!将来,老子一定也要搭车,去哪里哪里哪里哪里……然后电脑一关书一合,又是新的挤地铁的一天。
谷岳和刘畅的这次搭车,催生了太多粉丝,这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粉丝们大多高叫着口号:搭车去××!如果电影和书可以让一个人从朝九晚五到有勇气离开现实回归自然,这当然很好。可是不如人意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搭车旅行的不加节制的推崇和矫饰。搭车去柏林是一次真正的发现之旅,而不是如外界宣传为两个人的壮举;是一次自身人格的完善,而不是一次花哨的营销和一次被异化的消费。
真正身心投入的人事很可能会成为图腾,而浅尝辄止的不过就是一枚炫耀和装逼的标签。对有经历打底的人来说,搭车旅行是振聋发聩是醍醐灌顶,可以成为一场心灵的洗礼,就像书名所说“三十岁的成人礼”;而对一味追求新奇无视现实的人来说,搭车流浪不过是叶公好龙是掩耳盗铃,是从一场逃避走向另一场逃避,从一种懦弱堕落为又一种懦弱。
生命是一次奇遇,一辈子本来就是一次旅行,打从呱呱坠地,就注定人世间走一遭。凯鲁亚克说:“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这话蛊惑了太多人,事实是,凯鲁亚克们写诗、吸毒、滥交、扯淡,出去溜达了一圈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如此“在路上”不效仿也罢。像谷岳和刘畅一样搭车去柏林,横跨欧亚是一种“在路上”;像一个普通上班族如你我朝九晚五奔波在城市,踏踏实实为人处世,克服种种糟心和苦逼,也是一种“在路上”。最关键是,无论作何选择,我们一直在路上行走、思考,永远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
<p>所以,在上路之前,在搭车之前,在忘掉凯鲁亚克的轻浮的同时,请记住尼采的深刻: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搭车去柏林》书评/扭腰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