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瓦猫从房顶走下来之后
云南剑川朋友惠赠了两只瓦猫,一只大的、一只小的,甚是可爱。它那黝黑的颜色,狰狞的面目,撕裂的大嘴,呲露的尖牙,暴凸的眼睛,弓缩的身子,似乎是要虚张声势、恐吓鬼魅,又像是瞄准猎物、即将吞噬!瓦猫是什么?可不要把它当成了猫类,或是什么新宠物,它是民间屋脊上的一个建筑构件。在不同地区的民居房顶屋檐上,这类的装饰性构件有所差异,常见的是飞禽走兽,也有花鸟鱼虫,但大多是被艺术化了的造型,具体安装位置也有区别,其寓意也就丰富多彩了,或驱邪,或祈福,或迎祥。瓦猫常见于云南民居,一般是蹲在白族屋脊正中,也有安放在房墙洞龛中的,有的是单体蹲立,也有的是两只叠罗汉状的,就是大的背着小的,一般都被放置在面朝门外或面向通衢街道。瓦猫到底存在多少年了,至今多大岁数了,估计很难有人能说清楚。
瓦猫烟灰缸 又凡 摄
如今,瓦猫从房顶走下来,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瓦猫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更遥远的地方。瓦猫命运的这一变迁,从旅游专业的视角看,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和启示:
一是传播了民族民间文化。常言道,“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发展旅游的目的之一是赚钱,即脱贫致富,这应算是浅表层面的;更高层次的应是传播文化,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染和教化。通常所说的提升国家或地方的“软实力”,旅游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瓦猫在白族地区是司空见惯的,平凡到可以视而不见,但其民间民俗文化的寓意是深厚而绵长的,就如同商家供奉“关老爷”、百姓居家安放一块“泰山石敢当”,就连如何摆放都有一套详细的说法,这就是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吉庆文化,正是由这些基本的、多元的文化细胞,构筑起了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巍峨宝库。
二是创新了旅游参观项目。瓦猫作为凝聚民俗文化的一类标志物,它诞生的时间应该是久远的,若我们假设它诞生于南诏国或大理国时期,那就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唐宋时代,这样一个历史跨度的瓦猫陶艺制作沿革史,岂不远远超过了如今的葡萄酒庄、奶酪加工、钱币铸造等工业旅游参观项目?如让瓦猫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睡大觉,而去开发没有任何文化根基的“人造景观”,岂不真是有些“脑子进水”了。现在,剑川瓦猫制作还处在土作坊阶段,但包括取土、磨碎、筛细、浸泡、发酵、做泥、拉坯、捏制、晾晒、柴烧、成品等全过程已经呈现,只是还需要在改造环境、规范流程、专业展示等环节下工夫。要通过全面地提升,使该土的更土,该文的更文,该糙的更糙,该精的更精,使之成为展示白族传统制陶手工艺的知名旅游项目。
三是丰富了旅游纪念品。现在剑川制作的黑陶瓦猫,足可代表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方向,值得大力宣传推广。主要特点是材质普通,造价适中。主材为土,取之不尽,售价100元-300元,游客乐于承受;大小适中,便于携带。我所看到的瓦猫体量,大的约15cm×15cm,还有中型的,以及更小的,稍加包装就可带走;造型夸张,富有文化。看到这样一款灰头土脸的瓦猫,可一下子把你的思绪带回到大理、剑川,让你对当地人文风物生发出无限的感慨。
瓦猫工艺品 又凡 摄
今日之中国旅游业,从改革开放起步计算,也已是快40岁的“老小伙儿”,按照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常规,这个行业也该是心智比较健全了。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对旅游业应该怎么投资,似乎不应是一个太难的决断。然而,实际情形并不乐观,像瓦猫这样的项目还是难以受到青睐的,因为它太土、太小、太陋,怎么能入财大气粗者的法眼?时下,常听到的一句“有钱就任性”的话,这似乎还不够,还应再加上有钱就“聪明”、就“英明”、就“伟大”!对个别土豪而言,没有他不懂得的门道,没有他不把握的规律,对旅游业也是生而知之、一眼洞穿、窥一斑而知全豹,投资旅游如入“人傻钱多”之境,不做起码的市场调研,就蟒蛇吞象般地挥金如土,结果接二连三地丢城失地,毁了商场常胜将军的一世清名,最终落了个灰溜溜。
瓦猫这类小营生是否有投资空间,我认为不用太烦琐地去论证。其一有文化内涵,其二有艺术特色,其三有价格优势,如此说来,何愁没有市场?我到捷克参观卡罗维发利山谷的矿泉,留下很深印象的就是那儿销售的供品尝矿泉的各式各样的小瓷壶,每天游客去多少就会购买多少,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啊!诚所谓“只有小商品,没有小市场”。
要做大做好瓦猫旅游纪念品市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着眼:一是加强宣传,把瓦猫的文化、历史、民俗内涵挖掘深、宣传透,吸引游客充分注意。二是抓紧注册,把瓦猫这种旅游商品注册商标、注册专利,从长远加强对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三是创新开发,瓦猫作为历史建筑的装饰物,既要有原生态的,也要有时代感的;既要有单体的,也应有成双成对的;既要有黑陶、红陶、白陶的,也应有五颜六色的花脸瓦猫;既要有兽形瓦猫,也应有卡通的、拟人化的瓦猫。颜色、形态、寓意丰富了,购买的市场也就大了。四是专业托运,瓦猫虽然分量不很重,但陶脆易碎,购买多了携带不易,最好是进行专业性地装箱、托运,让购买者省去携带的不便。这样一来,小瓦猫岂不就成了大产业?
我爱瓦猫,也认为海内外游客会喜爱瓦猫。因为它不仅有夸张可爱的外表,更有深扎民族文化土壤的根基。它虽然没有不菲的身价,但有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定了瓦猫产业一定会有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它由房顶屋脊的建筑构件变成争相选购的文玩雅赏,由一文不名的民居饰物变成流通四海的旅游商品,由默默无闻的粗陶装饰变成民俗文化的图腾,这样的一个嬗变过程,就是瓦猫及其文化价值通过旅游发展而倍增和传播的过程,就是民俗美的宣传过程,就是旅游发展的真谛之所在!(作者系中国旅游报社社长)
更新日期:2016-03-0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