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茶花的资源概况及产业发展前景

9
回复
4027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4 23: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理茶花的资源概况及产业发展前景' I9 n& ^+ m7 U9 Z( C
* {0 \8 ?4 @+ K6 u  M
  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中具观赏价值的几个种的统称;栽培历史悠久,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在世界上极享盛誉。我国南方各省以红山茶(华东山茶或川茶)和茶梅(原产日本)为主;云南以云南山茶为主,广西则以后起之秀——金花茶为主。/ x' D' L: X( h* C( \* o' z) p

5 @8 ^' @3 e' M* r! c% v1 \$ T  一、山茶花的栽培简史
; p2 t# s& T# k: O, |; e" H- u
9 }3 f# t. [2 ]) X* u! J9 c, I  红山茶(camellia japonica)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人称“海榴”或“海石榴”,最早记载茶花是三国蜀汉时期张翊的《花经》,以九品九命的等级品评当时的花卉,将山茶列为“七品三命”,可见中国茶花由野生发展到人工栽培为观赏花卉,至少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
0 g6 `$ ?& G% W# Y; ^; f* @2 T( `' c9 V5 N3 N
而红山茶何时引种到云南,至今已无确切证据。但据本人查阅一些古籍资料和实地考察,古书上说有七十二品种,但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属云南山茶,另一部分属红山茶(川茶)如小玛瑙、鲜杨妃、十样锦、硃顶红、千叶白(白秧茶)等。从目前调查发现的现存红山茶古树,以白秧茶和硃顶红(金盘托荔枝)二个品种最多,树龄均在300年左右,说明在明代红山茶品种就引种到云南。据夏泉生先生《南诏图传》中古山茶研究一文中称,早在唐代光化年间既有云南山茶的种植,当时称“瑞花”,白族先民称“橙花”。说明早在1500年前,在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山茶已成为庭园栽培的重要观赏花木,元明之际更加繁盛。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是明《景泰图景》载:“有山茶一株产于州南天王庙前……”。+ G. t) [' ~& }
. W& Z* O1 ]( l! s& B1 y, u
群茅谱载:“宝珠山茶,千时含苞……”。云南通志载“云南茶花奇甲天下,明晋安谢肇涮谓其品七十有二;豫章邓渼纪其十德,为诗百韵,赵壁作谱近百种,以深红软技分心卷瓣为上”。
" J2 p5 w4 F/ ?  F
6 [/ e3 O1 G; x0 n) q可惜赵壁的山茶花谱,早已失传。方树梅先生根据文献收集了七十二个名称并作了简单说明(见滇南茶花小志卷二)。但根据我们在昆明和大理等地花园和花市调查,其中只有一部分名称属于云南山茶,如九心十八瓣(狮子头)、牡丹茶、菊瓣、紫袍、恨天高等流传至今,并保留有数百年古树。另一部分则属于红山茶,有些则是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一些品种已经失传。
2 V$ M) f/ O2 q5 n& _! p- g: x& |" T0 J* G" l- O' j, {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调查,云南省是云南山茶古树保存最多,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现仍保存有164株,楚雄州有82株、大理州有22株、昆明市有20株、保山地区17株、临沧地区12株、其它专州只有零星分布。
, F1 }" O) b8 E6 S; P* O8 `% E8 `! m# h# p; _
从上可看出,古茶花树保存最多的是楚雄州,楚雄州又以紫溪山最多。紫溪山历史上曾有“六十六”座林、“七十七”座庵、“八十八”座寺的传说,清代末年寺庙被毁,但在庙的遗址上仍保留着30余株古茶花,“童子面”茶花品种就是其中之一,但遗憾的是这株树龄最老,研究价值很高的古树,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施用大量化肥而被烧死。5 W; c* k" W1 S/ c' }

4 p* r! G5 M5 z: j* F: T古茶花树是活的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稀种质资源,是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和了解历史进程的一把钥匙,是研究民族史、宗教史的实物依据。% f" H1 Y3 ]* J% B. y8 ]5 E8 `/ m
# @* b* A( f5 x9 S( s
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加以科学的保护。
) Q' e4 B% T5 l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茶花的资源概况+ k$ m/ K; m  y4 E3 ]) s1 _/ O

  v1 v, y) ~/ P9 ]  红山茶(camellia japonica)自然分布于我国华东沿海的山东省青岛崂山及沿海岛屿;浙江省舟山群岛、宁波天童寺、温州市、江西省、四川省邛崃、峨眉等地。目前这些地区仍保留有1000年以上野生成片的古红山茶树,日本沿海、朝鲜南部一带也有分布。而青岛崂山及沿海岛屿的野生红山茶是我国山茶分布最北的类群,其耐寒性最强,当地称“耐冬”,是培育耐寒品种最宝贵的原始材料。, @! Q& F5 ?1 e: X: J7 Z! Z
% f: O9 X0 Z. r! V6 A" Q4 L
  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alata)为云南特产,除云南湿热河谷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德宏州以及滇西北的迪庆州外,云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700—2300米之间,均有野生云南山茶的分布,其中尤以腾冲最多。在距县城18公里的云华乡原有2万亩的半野生老树,相传有500年以上的历史。除天然林外,该县在1959年以后,在沙坝林场和西山坝林场等地又人工营造了近6万亩的人工林。这些茶花林面积大、分布广,在这些茶花林中,花的自然类群丰富,是天然的云南山茶种质基因库。以花的类型看,主要分为三大自然类群:第一类群为单瓣结果类,该类花小、瓣少,花径3—7厘米,花瓣6—7瓣多为喇叭型和玉兰型,结实率高,主要以产油为主,含油率56%—62%,是一种优质、保健食用油。这类群占总数的99%左右。第二类群为半重瓣类群,花大、花瓣较多,约9—18片,能结实,这种类群既可产油又可观花约占总数的0.1%—1%左右。第三类群为重瓣类群,当地群众称“仙叶茶”,此类群雌雄蕊瓣化不能结实,花瓣数20—100片,此类群在整个茶花林中只有少数,观赏品种主要选自半重瓣类群和重瓣类群。如雪娇、牡丹魁、玫红五翅等。- S- [  J  w- w3 p9 ~- V( G2 f3 D
, M! a& o7 H- [1 a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及我们的研究资料表明,无论是野生的云南山茶还是栽培的云南山茶品种,染色体均为复合六倍体(zn=90)。经我们多年调查研究,终于在云南省的华坪县,四川省的盐边县、西昌市、会理县、会东县、攀枝花市等地发现了云南山茶的原始2倍体类型和4倍体类型,这一发现对深入研究云南山茶的起源与演化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W  j, Y- _; e% O# s

7 u8 K% j$ N7 R  云南省除云南山茶外,茶属植物资源丰富约有30余种,如怒江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猴子木(C.yunnanensis)、云南连蕊茶(C.forrestii)、西南山茶(C.pitardii)、窄叶连蕊茶(C.fsaii)、粗梗连蕊茶(C.crassipes)、毛果山茶(C.trichoarpa)等都是育种的珍贵材料。8 c  P! F: r0 m2 J! u$ G) v

  r( ?2 r. k' r/ r) V* R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当前茶花发展现状3 ^2 A* X2 @  S5 W% x( _/ G: P

% P3 G  S3 X& ?9 p* v* b9 j/ p6 V  十七世纪末期,茶花传到西方,由于茶花树型优美,花大色艳,品种繁多,花期正值冬末春初百花凋落之际,傲霜雪开放,花开前后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十八世纪初,在英、法、比利时,茶花是种在少数贵族花园温室的珍贵花卉。自英国从云南引入云南山茶的野生种和怒江山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很多杂交种,这些杂交种比红山茶和云南山茶更耐寒、花多、花期长,更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普遍受到欢迎,迅速在欧美各国得到推广。
" H, |* H& E. Q; ^
. k% ~1 j; W5 H$ T2 R  美、日、澳、新等国的茶花爱好者对中国山茶属中的园艺品种和物种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引种栽培、杂交育种,在短短的200多年的时间内培育出数千个优良品种。现经登记的全世界品种已有3万多个,这些品种多数是从自然杂交的种子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一些优良品种具有云南山茶花大、色艳的优良特性如“情人节”、“红色中国”、“帕克斯先生”、“北斗星”、“大比尔“等。
2 J8 M- _0 i- L" j) F6 w9 `2 r" A, ?. ~0 X
  1962年国际茶花协会成立,许多国家也相继成立了协会,1987年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在杭州成立。国际茶花协会成立以来,每二年举行一次大会,2003年的茶花大会是在浙江省金华市举行,这是国际茶花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参加大会的国内外来宾有3000多人,是历届大会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外宾有300多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茶花大会,有助于大力弘扬中国茶花文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茶花研究与开发。( a* s8 _  s7 U6 b

2 k: O  j, _! y) b& p2 H+ e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是茶花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中国的茶花事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十年动乱之后,中国茶花事业濒临毁灭的边缘,直至70年代末才开始恢复生机,到80年代中期出现了茶花热。
2 _+ N; J# `6 p+ b9 D. X0 _# j% o; Q; R  `8 @0 Z2 m6 @
1987年3月在杭州成立了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各地茶花协会也相继成立。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茶花展和国际茶花学术讨论会,对促进中国茶花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 W" Q3 ]! G& \4 z, x5 h& ^. m6 E  B$ F8 ^
2000年茶花分会换届会址迁到浙江金华。金华在1998年日本宫崎国际茶花大会上申报争取到2003年国际茶花会议在金华举办的主办权。; j; o( q% d7 K0 P3 w, M
5 d3 z/ Z7 c- D. \: w& T
为什么金华会争取到此次会议的主办权,因为金华有悠久的茶花栽培历史(800多年)金华竹马乡又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茶花之乡”。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茶花产业的基础很好。
1 `, a$ G% I( m1 {) K; x7 V
4 U3 r4 [( c$ S5 U0 g9 z光城区就有10万多花农,种植面积5万多亩,年产茶花80多万盆,培植小苗300多万株,年产值1亿多元,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金华花农流传着一句俗语“一盆花、一担谷”,“一亩花,一栋屋”。7 _$ N$ l0 T' s. I7 Z
0 c) F, W( _. [! v; ?  _
自金华茶花大会后,金华的茶花事业发展很快。温州、四川、福建的茶花也有很大的发展。
$ {4 X- m7 }0 s5 Y$ w4 a+ w
* h4 q* J2 p& B6 u' t/ {' N; v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茶花为云南特产,因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深受国内外广大茶花爱好者喜爱,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茶花事业发展缓慢,就目前总体状况看,规模小(单家独户),没有形成规模商品量,产品单一,在迅速发展的云南花卉业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d! v3 @0 P7 B& u. o! N
7 y. F: A4 Z5 y( n/ f: Q
就初步了解的情况看,昆明只有两个比较大的茶花园,一个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茶花园,建于1956年,是全省收集茶花品种最多的茶花园;另一个是金殿茶花园,建于1986年,面积最大,收集了不少品种,特别是腾冲品种收集较多,这二个茶花园目前都无大规模生产茶花的能力。
* g) G0 C( `3 {8 z, \+ l$ E8 B& n0 }) j9 l. m  [
目前在茶花生产上有一定规模的当推宜良万家凹,万家凹栽花的历史悠久,据说始于明代,以前主要以生产缅桂、桂花、三角梅等为主,茶花栽培不多,仅有十多个品种,80年代中期,该村组织了几户农户至昆明植物园茶花园嫁接了一批品种,使茶花品种增加到30余个,奠定了万家凹茶花生产的基础。$ k3 c6 |0 n6 a4 D- Z) `/ t8 Z
  p6 Y* ~4 m) C. J" C. a, I! a
由于宜良县地处“植物王国”腹地,气候条件优越,海拔1300—2300米,年平均温度16.3℃,夏季平均气温21.4℃,冬季平均气温9.1℃,全年无霜期257天,年降雨量912.2毫米,适合茶花生产,加之种花历史悠久,有一大批种花的能工巧匠,管理精细。6 _- r. D6 P' w( k7 b

  Y5 _( q0 P6 k. D+ \在昆明茶花一般只在春季抽发一次新梢,而在宜良,每年除发春梢外,在秋季还能抽发一次秋梢,秋梢的长度一般都在50公分左右。6 c& [, A! a) S& }

$ q+ C; F' S2 {6 n当地农民利用所发秋梢,在第二年的二月份提早靠接一次,此次靠接下树后,5月份又靠接一批,这样大大增加了茶花的繁殖数量。宜良茶花除满足本省需求外,也远销到四川等地。这几年大理的茶花很多也是由宜良购入。, R- w1 r' f% Z

! z* H$ s* Z) a' E' @3 ]由于生产数量有限,苗木价格年年攀高,刚下树的新口花,一般品种已卖到30元/株左右,名贵品种如恨天高、童子面等,每株200元也很难买到,硃砂紫袍更是卖到天价。我们在一农户院内看到50公分高,约50余片叶子的恨天高,价格为3500元左右,与解放前一片叶子一块银元的价格已相差无几,诱人的市场价格,使千家万户种茶花,现已成为云南山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F, n5 A% h! N
7 b. M! U# u) o- S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茶花为云南特产,因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深受国内外广大茶花爱好者喜爱,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茶花事业发展缓慢,就目前总体状况看,规模小(单家独户),没有形成规模商品量,产品单一,在迅速发展的云南花卉业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 w* X. d! M+ j% G/ K' ~
- F, I- E2 H/ d) D0 T5 X  `就初步了解的情况看,昆明只有两个比较大的茶花园,一个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茶花园,建于1956年,是全省收集茶花品种最多的茶花园;另一个是金殿茶花园,建于1986年,面积最大,收集了不少品种,特别是腾冲品种收集较多,这二个茶花园目前都无大规模生产茶花的能力。
) N% K# Q) N* I1 p; p. z5 U! x$ O: A; t0 e) `
目前在茶花生产上有一定规模的当推宜良万家凹,万家凹栽花的历史悠久,据说始于明代,以前主要以生产缅桂、桂花、三角梅等为主,茶花栽培不多,仅有十多个品种,80年代中期,该村组织了几户农户至昆明植物园茶花园嫁接了一批品种,使茶花品种增加到30余个,奠定了万家凹茶花生产的基础。* P; R$ o  b1 k5 ?* w7 k

9 o* u7 j/ ^9 T5 q. ]4 L7 g2 M由于宜良县地处“植物王国”腹地,气候条件优越,海拔1300—2300米,年平均温度16.3℃,夏季平均气温21.4℃,冬季平均气温9.1℃,全年无霜期257天,年降雨量912.2毫米,适合茶花生产,加之种花历史悠久,有一大批种花的能工巧匠,管理精细。8 _& L; X6 R+ l2 N; h& {% l7 R  \
4 O8 u+ e8 x1 M! y  v
在昆明茶花一般只在春季抽发一次新梢,而在宜良,每年除发春梢外,在秋季还能抽发一次秋梢,秋梢的长度一般都在50公分左右。
. }" \/ p. t6 q! k- H" s( n  I% }) Y8 t8 C( h* f* U) V
当地农民利用所发秋梢,在第二年的二月份提早靠接一次,此次靠接下树后,5月份又靠接一批,这样大大增加了茶花的繁殖数量。宜良茶花除满足本省需求外,也远销到四川等地。这几年大理的茶花很多也是由宜良购入。% ^2 E- I- l% [( W8 o7 `

% J# W. R; ]1 g0 R& A, Y- @由于生产数量有限,苗木价格年年攀高,刚下树的新口花,一般品种已卖到30元/株左右,名贵品种如恨天高、童子面等,每株200元也很难买到,硃砂紫袍更是卖到天价。我们在一农户院内看到50公分高,约50余片叶子的恨天高,价格为3500元左右,与解放前一片叶子一块银元的价格已相差无几,诱人的市场价格,使千家万户种茶花,现已成为云南山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f* @( Z2 B0 K* J, x6 r- X3 A# `

  P8 \: y; I; T3 U, V; Y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理茶花产业化具备的条件4 g3 D* }* b: k% C- t* _  k

' r7 v6 u2 ^% @+ W, g+ F  1、大理茶花栽培历史悠久,南诏·大理国时期(公元8—13世纪),就作为宫廷的重要观赏花卉种植于庭园中。究其栽培中心而言,大理为第一,昆明为第二。经历代选育出不少名贵品种,如恨天高、大理古称汉红菊瓣,因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是云南山茶中唯一最珍贵的天然矮化品种,传入昆明后改名为恨天高。现保存在大理州各地的茶花古树约有22株,如大理市的恨天高、凤仪早报春;祥云县水目山的童子面、狮子头、宝珠茶、玛瑙;宾川县鸡足山的大理茶、通草片;永平县永国寺的狮子头、大理茶;鹤庆县金墩乡的狮子头,妙明居的通草片,北衙乡的大理茶,松桂乡的狮子头;巍山县巍宝山大桂叶(桂叶银红),巍宝乡茶克塘的硃砂紫。这些活古树是活文化,是展示悠久民族文化的有力见证和研究民族、宗教发展史的活的实物依据。近年在我们调查中发现有的古树已死,如松桂乡石楠村的早桃红,北衙乡西邑北登村的金盘托荔枝等,现存的古树应得到很好的保护。
" z/ C% A% q/ X4 P3 M) k& b
9 X2 H, _2 n; C: R  2、大理茶花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民间传说、绘画、诗词、雕刻艺术很多,特别值得研究的是唐南诏名画《南诏图传》中两株高过屋檐开着大红色花朵的古茶花树,是中国绘画中最早出现的山茶形象。另据《大理府志》记载:明初,地处西部边疆的大理感通寺高僧法无,他俱通东鲁、天竺之学……,师徒于洪武十六年秋(1383年),带着献给明太祖的一匹大理白马、一盆云南山茶入南京,上御殿时,竟发生了马嘶花开的吉祥胜景。
- v9 ^7 ]4 B- k4 ^+ w
$ c% l6 D: a! U# \2 _  3、大理州茶属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大理州现保存的茶花古树为全省第二,从历史上看茶花品种也极为丰富,除云南山茶外,还有具有香味的猴子木(camellia yunnanensis)、小花山茶(C.forrestii)、怒江山茶(C.saluenensis)、大理茶(C.taliensis)、油茶(C.oleifera)等都是宝贵的育种材料。
5 Y8 S9 n! R" _: ~) e3 Q+ B; a1 ]4 @# ~2 z6 R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3: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4、广泛的群众基础,家家庭园都种茶花,有一批能工巧匠。近年已有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大理网站建设过滤信息、大理第七建筑工程大理网站建设过滤信息已投巨资收集茶花品种及规模化种植,今后有望成为龙头企业促进云南山茶产业发展。: _1 a$ D: f$ B' C) N, v

* o/ A7 {1 r- l& A3 Y1 G/ C  5、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茶花生长。
: G# Z1 ]$ w6 \# H3 s0 z0 s
  Z9 ~8 X- \# \' N: T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