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教学体会

0
回复
32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1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中数学的教学体会
  一.认真贯彻课改精神,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使数学教育获得良性发展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数学教学存在许多急需改革的地方。例如,
  1.赶进度,3年的内容2年教完,拿出大量时间进行中考、高考复习;
  2.“注入式”教学盛行,大量采取“概念──例题──练习──习题”的教学模式,概念教学一带而过,讲解例题就是归纳题型,然后就让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机械重复训练;
  3.强调细枝末节,不注重基本概念;
  4.强调题型训练,注重解题技巧而不重视核心数学思想方法;
  5.为了解题方便,擅自增加教学内容;
  但是这种局面不是由教师决定的,现在课堂教学中之所以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的,而把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放在一边,主要是由社会的人才观所决定的。但是,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理想主义者,却常常被现实所左右。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经过教学培养起学生的一些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等等,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努力理解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十条:课程的基础性;课程的多样性与选择性;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双基认识的与时俱进;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些理念的具体化,就是教学要求的准确把握问题。
  有一种教学观点,叫做“一步到位”。显然,这个做法与课程标准按照模块化设置,螺旋上升地安排教学内容的理念不吻合。应当说,“螺旋”到底应该有多大,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但从目前的内容安排来说,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要求,一定会导致教学困难。这一点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教学中已经有些体会。为什么数学1、2、4等教学时间不够,而数学3却课时有余?除了教科书的原因外,是否还有大家对熟悉的内容,仍然按照以往大纲的要求,甚至希望“一步到位”,额外补充了很多?这中间当然还有教辅材料的干扰。
  所以,把握好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贯彻个性差异原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这是顺利进行教材实验的一个基本条件。
  三.努力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我们说,课堂以外的东西教师可能是无能为力的,但课堂上的东西是由教师主宰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高低,教师是第一责任人。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我认为提高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最主要的途径。“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提高了,学生经过自己实质性的数学思考来获取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并使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呢?我觉得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进程,以问题引导学习,尽量采用“归纳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是最基本的。要做到“讲逻辑又讲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找到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促进他们在建立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中领悟本质。
  总之,数学教学确实有不同的层次,就像练武术的人,层次低的人用蛮力,而且效果是“事倍功半”;层次高的人用巧劲,“四两拨千斤”,效果是“事半功倍”。当然,要做到这样,教师自己的数学修为要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也要有较好的了解
  四.努力改进教学方式
  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仍然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总是认为: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是完全不可能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听教师讲解,如果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究,那么他们会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最好的办法还是教师一包到底,学生只要知道是什么,不必知道为什么,只要会模仿着做题目就可以了。久而久之教师形成满堂灌的教学习惯。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总是以过去的做法为标准,新教材体现的合理的东西也不去努力实施。这样必然会产生情感上的坚决抵触,从而导致使用新教材的效果不佳。我想,并不能说课改的所有理念都正确,新教材完美无缺,但是拒绝一切、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肯定有问题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新高考,而非已成为历史的旧高考。
  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积极地、独立地进行数学思考的空间。不管是传授式还是活动式,只要学生有思维的自主,就是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体现。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数学知识的认知需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通过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使用“先行组织者”,在思想方法上多做引导,在具体细节上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做、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让学生多发表意见,教师自己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多听少讲,在关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高一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
  (1)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教材研读同步进行,分析课标与大纲的异同,把握好变化的内容,主要目的是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2)让高中教师熟悉初中课标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使初高中的衔接心中有数;
  (3)有选择地利用课本例题、课后习题、单元练习、以及章节复习参考题,选好教辅资料,最好结合自己学生的水平编写资料。
  六、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差异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教材每册导引、章引言、漂亮的彩色插图、随处可见的观察、思考?、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等,给人以亲切感,把学生引导到教科书中来。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亲和力。还有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每一章、每一节的导入材料。而旧教材要么没有导入材料,要么导入材料是纯数学化,与实际生相距甚远,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数学学习的求知欲望。
  2、人教社教材的编写中增添资料分析、观察、探究与思考栏目,此栏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讨论,展现个性,拓展知识领域。通过讨论,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而且在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记忆很牢固,使所学数学知识真正成为了有用的数学。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书本之间的交流,学生参与活动,改变了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的编写方式上,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观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都是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去做,可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应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教材中题目编排分为练习、习题A组、习题B组。练习、习题A组相对来讲容易些,而习题B组就相对难一些,需要分析综合。练习、习题A组的难易编写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有些简答题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将知识与能力融于其中,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总之,新教材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能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4.人教A版教材顺应了改革的潮流,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注重知识的发现、探索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解释与应用等做数学的过程,学会学习,体验积极情感。
  5.新教科书注意数学史的渗透。数学史的渗透分为两种,一种是《阅读与思考》栏目作整体介绍,另一种是在教科书的页边的零碎介绍。新教科书中还注重介绍中国人在数学工作中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高中数学的教学体会】相关文章:
1.我的教学体会
2.高中英语的教学体会
3.尊重学的教学体会
4.低年级语文的教学体会
5.小学英语的教学体会
6.篮球课的教学体会
7.参与课堂收获快乐的教学体会
8.《圆圆的沙粒》的教学体会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