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身体也会越来越胖,患高血压的概率也就越高。大体上,11岁以上、肥胖度超过50%的儿童有15%会患上高血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对高血压加以治疗,10岁后仍然肥胖,其长大成人后患高血压的概率很高,因此必须要尽快对肥胖加以治疗。
  与药物治疗相比,努力通过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来减轻体重,对肥胖的治疗更为重要。肥胖引发的高血压,只要体重减轻,血压自然会随之恢复正常。
  通过饮食疗法,即减少饮食量、口味清淡、控制胆固醇摄人量,能够在短时间内使血压下降,但从长期来看运动疗法更为有效。
  如果是肾脏或心脏疾病、激素或血管异常等具体原因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首先对引发高血乐的疾病进行治疗是最重要的。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的动脉血管,由于管壁上附着有胆固醇等渣滓,使血管变窄。
  发生动脉硬化的血管内壁凹凸不平,血液流动不畅,有时还会产生血液凝块,即血栓,血栓会阻塞血管,妨碍血液流动。
  如果动脉硬化严重导致心脏血管变窄,就可能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果流向脑部的血管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引发中风。
  如果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等脂肪成分含量过高)等,动脉硬化发展得会更快,这些病症更容易出现在肥胖者身上,这也是动脉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也就是说,肥胖本身就是致病因素,再加上各种并发症,肥胖者就更加容易产生动脉硬化。
  随着肥胖越来越严重,在30~40岁的年龄,患心肌梗死或者中风等疾病的危险性也随之提高。
  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不仅仅存在于身体内部,也同样存在于外部环境之中。吸烟便是其中之一,当然这与儿童无关,另外生活压力过大以及缺乏运动也会促进动脉硬化的产生。父母或者祖父母等近亲属中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也应视为致病因素。正是上述这些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动脉硬化的产生。
  对动脉硬化来说,与全身脂肪总量相比,更大的问题在于脂肪在全身的分布情况,就是说与四肢相比,脂肪聚积于身体上半身的上体型肥胖更容易引发动脉硬化。
  此外,体重超过标准30%以上的肥胖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更大。
  预防最重要
  人们普遍认为动脉硬化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但实际上动脉硬化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可以说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已踏上了老化之路,动脉硬化也同样始于幼儿时期。
  与体形正常的儿童相比,肥胖儿童老化得更快,得成人病的概率也更高。如果同时还患有高血压等肥胖并发症,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动脉硬化一旦发展到某一阶段,就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尤其是,动脉硬化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因此为了儿童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消除以肥胖为首的各种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对动脉硬化而言,说预防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并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