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本曲
$ u* `" D+ x, ], u) E5 k3 ?
$ P8 m) h6 b, E3 Z1 y* T0 u8 I% i: V; g7 s+ v5 V9 e
大本曲是大理白族农村的民间曲艺,通常由一个演唱,一人操大三弦伴奏。演唱的内容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唱腔音调、唱词格律、演唱特点均同白族民歌、音乐分不开。大本曲的唱词体裁称\"山花体\",此种体裁是白族民间的独特词体。大本曲有韵式,主要分为\"花上花\"、\"油勒油\"、\"老利虎\"、\"翠茵茵\"四大韵,下又分为若干小韵。大本曲的音乐有\"九板、三腔、十八调\"之称。大本曲的传统曲目现已找到80多个曲本,在大理农村广为流传。大理大本曲流派有南腔派和北腔派之分。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白族大本曲,组织艺人用大本曲的演唱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歌颂社会主义。民族节日本主节、三月节以及居家乔迁新居等,大多要进行大本曲演唱活动。 " w2 B7 ~) X# _% d+ X) O+ O
- @4 u: d; ]+ Q: K, h, Z1 L
大本曲(白族) ; j" [: J' E+ \9 W1 ~7 s3 I
+ j1 t, V8 }) h. E
* w7 m7 J( r5 S" V F( q
3 G& i$ U5 M& g/ j0 ^
/ [: ^* _7 j3 {' X9 q# [" y d- w
白族曲种。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以民歌为基础发展形成,历史悠久。现存明代诗人杨桂楼在“山花碑”上的题诗即为大本曲体裁。
& [) j6 d" V6 C
9 B1 H4 I4 P$ v" U9 l! x+ e 白族人民每逢年节或举办婚丧礼仪时都要演唱大本曲。如丧礼中安葬的前夕要通宵唱大本曲,叫作“堂祭”。大本曲原为一人说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以白族语言演唱为主,也有用汉语演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革新,有了对唱、合唱,增添了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演唱者有醒木、扇子和手帕等道具。大本曲可以随地演唱,或搭一花台(也叫彩台),登台演唱。 7 r3 U/ M* P* H* l4 \- G
" h: _$ h4 }) g% `
大本曲的唱词句式以3个七字句、1个五字句组成一节的“山花体”最为常用。此外,还有5句、6句、7句和3个十字句为一节的几种格式。大本曲有南腔、北腔两种流派。南腔比较委婉,唱腔有[平板]、[黑净]、[螃蟹调]、[老麻雀调]等“九板十八调”;北腔比较质朴,唱腔有[正板]、[脆板]、[螃蟹调]、[麻雀调]等“九板十三腔”。它的传统曲目有根据白族的民间故事改编的《火烧松明楼》、《白王的故事》等,现代曲目有《社会主义门》、《大理是个好地方》、《恩仇难忘》等。 </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