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的食疗
  体质素虚,或病后体弱,稍动即出汗,称为自汗。
  1.黄芪粥。每次取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红糖少量同煮。待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少许(约1克),稍沸即可。供早晚温热服食。
  2.金针菜100克,切碎,加水和红糖煮熟,吃菜喝汤。连用10~20天。
  3.红枣10枚,桂圆肉50克。共煮熟服。常用。
  4.蚬肉100克,花生仁50克。共煮熟服。常用。
  5.豆腐皮1张以水泡发,切丝,以素油煸炒,调以葱盐。顿食。有止汗功效。
  6.雄鸭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放砂锅或铝锅内,加冬虫夏草5~10枚,食盐、姜葱调料少许,加水以小火煨炖,热烂即可食。
  7.凤凰衣(即鸡蛋壳内之白薄皮)7张,荔枝肉7枚,红枣10枚。共煮汁服。常用。
  8.麦麸2两,猪蹄爪,副。共煮熟,吃肉喝汤。常用。
  盗汗的食疗
  睡着时不自觉地出汗叫盗汗,一般多由于体虚、病后体弱、阴虚内热所致,常见于结核病。往往伴有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等症状。
  1.枸杞粥。鲜枸杞叶半斤,洗净、切碎,与淘净的大米适量,煮粥后调加豆鼓汁、葱、五香调料等少许。经常食用。治虚劳低热,体虚盗汗等症。
  2.饴糖鸡。母鸡一只去毛及内脏,洗净,腹腔内加入生地30克,葱、姜调料和少量食盐,再灌入饴糖100克,把切口缝合,朝上放在铝锅内,加水以小火煨炖,熟烂即可。有补虚、养阴功效。适宜于久病体弱、消瘦、低热、盗汗病人。
  3.瘪桃干(在树上经霜不凋的毛桃)5~7枚,煮汁服。
  4.猪鼻唇一具,煎汤,调胡椒末5分,睡前服。
  5.浮小麦和糯稻根各30克,煮汁服。1天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