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记载麦冬:“去心热,止烦热,寒热体劳,下痰饮。”
  别名:麦门冬、寸冬、沿阶草。
  来源: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传统功用
  1.清心除烦:用于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
  2.养阴润肺: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咯血等。
  用法用量
  煎服,6~12克。
  药材性状
  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药理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抗心肌缺氧;抗心肌梗死;抗心律失常;提高耐缺氧能力;降血糖;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抗菌等。
  应用指南
  治疗慢性胃炎
  麦冬、太子参、丹参各1 5克,制半夏、炒栀子、牡丹皮各7.5克,柴胡、甘草各6克,生白芍药、青皮各1 0克,水煎服。
  治疗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思饮食、口干渴
  麦冬(去心,焙)、地骨皮各150克。先以水400毫升,煎麦冬20克,至300毫升,去麦冬加入地骨皮,煎至200毫升,去渣。分2次温服,空腹、饭后备服1次。
  治疗火逆上气、咽喉不利
  麦冬7升,半夏1升,人参、粳米各90克,甘草60克,大枣12枚。上六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 200毫升,温服200毫升,每日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