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气和味结合 才能准确用药

0
回复
27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23: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和味,是药物性能的两个方面,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功效,但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决定着药物的性能和作用。
  如紫苏辛温,可以发散风寒,理气和中,治疗风寒表证和脾胃气滞证,龙胆草苦寒,可以清热泻火,且能燥湿,治疗肝胆实火和湿热证等。
  有些药物气味相同,其作用也相似,如橘皮、佛手等药,皆为苦、辛、温,故都有燥湿理气的作用。但有的药物气同而味异,或味同而气异,它们的作用就不同了。如黄连和芦根都是寒性药,但黄连味苦,能燥湿,治湿热证;而芦根味甘,能生津止渴,治疗热病津伤之口干烦渴等症。再如生姜与薄荷都是辛味药,具有发汗解表的共性,但生姜性温而散风寒,治风寒表证;薄荷性凉而疏散风热,治风热表证。
  有的药物一气而数味,其作用也相应的增多。如桂枝性温,而味为辛甘,辛温能散风寒,而甘温可温通心阳,治心阳不振的胸痹心痛等。
  要正确用药,必须在辨证正确的基础上,掌握药性,运用药物,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又不懂药性而私自服药,不但治不好病,而且有害人体。如有的人患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患者却认为是身体虚弱,而服用甘温的党参、黄芪、桂圆肉等,结果造成头痛加剧、口干鼻衄等现象。因此,患病以后,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这样比较可靠。若家庭用药也必须仔细观察和分析病情,结合药性,做到气味结合,全面考虑。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