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具有治疗作用,但也有损害健康的毒害作用,医学上称作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与成年人相比不完全相同。为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治疗作用,而又力避其害。现将常用药物对婴儿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以供育儿时参考用:
1、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A、氨硫脲等,可使婴儿脑积液压力增高,甚至脑水肿;抢救新生儿呼吸功能紊乱用的山梗莱碱,可引起运动性烦躁不安及一过性呼吸暂停;因为婴儿钙代谢旺盛,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则易引起手足搐搦症;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等易使听觉神经受损。
2、婴儿用强心药——洋地黄,如果用量偏大,易引起毒性反应,因为婴儿的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心率比较快,因此应用会使心率加快的药物时要慎重。
3、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及胰腺炎等;应用氯丙嗪后,容易引起麻痹性肠梗阻;无味红霉素可引起胆汁有郁积性黄疸;大剂量应用氯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新生霉素、呋喃素、氯丙嗪、苯巴比妥、异烟肼等药物,婴儿比成人更易引起中毒性肝脏损害。
4、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对肾脏有一定损害,应慎用;大剂量应用维生素D,尤其在肾功能不良时,也容易引起肾钙化。
5、氯霉素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胺类及水杨酸盐等,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伯氨基、磺胺类或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磺胺类、氯丙嗪、对氨基水杨酸、非那西汀等药物,易引发药源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长期应用四环素会使牙齿发黄、牙珐琅质缺损;未成熟儿长期用四环素还可使骨骼生长停滞;磺胺类、抗生素、苯巴比妥等,则可引起皮疹及病态反应。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则可使骨骼生长迟缓,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总之,新生儿对药物存在多方面的特殊反应,药物对新生儿也有与成人不完全相同的特殊毒性作用,因此必须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与毒性全面了解,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