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警惕“有抗食品”变身陷形杀手

0
回复
26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23: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背景: 今年6月17日《羊城晚报》头版一则《这BB七种抗生素全耐药》的新闻引起轰动:广州市一早产儿在出现呼吸窘迫、颅内出血、黄疸、全身真菌感染、肺炎、休克等20多种严重并发症后,用了头孢一代、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四代等药均无效,后来的细菌药敏检测显示,婴儿对这七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不得已,医院只能让各种抗生素轮流上阵,以“车轮战”对付病菌,整整一个月才将婴儿的感染控制住。吉林省著名儿保专家倪教授指出,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慎用抗生素,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隐患。
  调查
  广州70%新生儿出现耐药性
  据广州市妇婴医院一项统计显示,在对出现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的十几种抗生素药敏试验中,70%的新生儿对少则一种、多则数种的抗生素出现耐药性,发生耐药的人数和耐药程度,较过去明显增加。倪教授表示,这与很多孕妇通过不同途径摄取到抗生素及其食用的肉类中含有大量抗生素有密切关系,最终导致常用的抗生素对新生儿不好使,而那些没有耐药性的抗生素又不一定适合新生儿使用,因为在用药后很可能造成婴儿听力、肝肾损伤,这样就限制了用药选择,耐药性问题使救治新生儿感染变得相当棘手。
  隐忧
  经常吃“有抗食品”易产生抗药性
  倪教授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和亲人的健康都越来越重视,不仅孕妇很讲究产前进补,经常吃鸡蛋,喝鸡汤、猪蹄汤和牛奶,很多人也都养成了“药补不如食补”的习惯,但这些食补原料的安全性却越来越令人担忧。一面是利益的驱使,一面是监管的漏洞,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农畜养殖业的“恶性肿瘤”。随着存在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进入市场,看不见的危险就这样通过餐桌转移,人体成了抗生素残留的“收容所”。
  危害
  “有抗食品”成“隐形炸弹”
  “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与此同时,“有抗食品”还会使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另外,儿童的生殖、免疫、神经等系统正在快速发育中,新陈代谢要比成人快得多,从食品中吸收有害物质也多。由于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由于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它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几乎已经涉及了人体的每一个生理系统。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残留在人体内大量积蓄,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四环素滥用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而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
  专家提醒
  买食品要看是否“无抗”
  倪教授担心地说,虽然“有抗食品”危害重重,但对其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消费者为数不少,而这正是“有抗食品”危害性的可怕之处。很多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卫生状况和保质期上,却不了解有些卫生达标但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所谓“合格”食品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祸端。而儿童不能独立选择食品,因此家长一定要增加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倪教授提醒大家在购买食品特别是乳、肉、蛋等畜产品时,不仅要选择品牌和生产厂家,还要留心包装上是否具有“无抗生素”的相关标识或解说。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