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风不断、雨还乱,我们哪儿也没有去,踯躅在丽江古城里消遣,尽情享受着难得的慵懒和混沌。如此挥霍了一天的时间,第五天一早,收拾好行李,我们准备往大理出发。晨曦中的丽江古城份外地安详与沉静,我们抓紧时间上到古城边的狮子山上,在山门口前对古城作了致敬性的眺望后,匆匆踏上了去大理的客车,上车前我整了一个大理著名的小吃烤饵块,味道不错,以作为向大理预先的致意吧。, I" t( z' [; |7 n
经过近4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大理市区,从车站出来坐上到火车站的汽车,然后在火车站又转乘到大理古城的8路公交车,这样一番折腾后我们终于在古城内的某个车站见到了通过电话预订的“桂苑居”客栈来接站的人。8 ?+ K; u+ W4 u) ~
" b. {: M9 ?' u5 x3 u: q9 ^: e
# q0 N/ u1 Y' V7 Q& Z0 e# _7 o
& l% e% Y+ P; ^7 N客栈就在古城内,离车站不远。一进客栈的大门就能感觉到绿化不错,庭院虽小但植物很多,与石桌石椅相配显得整洁而幽静,很有点小家碧玉的味道。院中有一棵桂花树,客栈也因此而得名。客栈有各种价位的房间,从30元到50元不等,而且据说名演员濮存昕也在这里住过,墙上还贴着一张与老板的合影照,以兹证明。我们选了一间40元一天的平房住下,还比较干净。
2 M6 k" t! B. ]$ i) E" w
4 D T& G' g) J+ a# m* S! \$ M! |# F" i0 c2 O3 O+ j
安顿下来之后饥肠辘辘的我们马上出门去找吃的。漫步在古城街头,商铺云集,吃的东西比丽江要多得多了。我们先后品尝了烤饵块、漾濞米粉、烤乳扇,然后来到网上推荐的益恒饭店,点了大理名菜砂锅鱼、炒螺肉和木瓜鸡,前两道菜很不错,只是木瓜鸡确实太酸,不是很合我们的胃口,不过由此感觉大理确实非常富庶。
% {8 }6 I9 Y/ {: C! |
1 g8 }, s) v' N; X- w) k) Z0 B4 K8 C( ^, h9 i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方圆12里,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作: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无存,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而城门则新建了南北西三个,东门像是一个牌坊。1982年重修南城门时,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7 U- d$ L- `$ ^; g
f7 d! A& B3 @% b& j q# B
( i# h0 Q$ Y* w. d/ P5 q
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与丽江的主要居民为纳西族不同,大理的主要居民为白族,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谓“三房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每当下午至傍晚阳光照耀在这一墙壁上再反光到院内,把整个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称照壁。这种情况在风城下关更为明显,为避偏西大风,那里正房多坐西朝东。所谓“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个角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大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个天井。装饰是白族民居建筑的又一特点,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我发现很多民居的墙壁上都写有“风花雪月”四字,开始还惊奇于大理人的浪漫,后来一问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那是大理最著名的四种风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简称。当地白族人有一首世代传诵的谜语诗:“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即是描绘的此四景。
0 g! N( Q% e6 u7 w& D- i3 O, S9 ?" \
/ A4 B9 k$ O1 [
大理古城街道两旁有很多售卖大理石工艺品的商铺。大理石又名汉白玉,因产于大理而得名,苍山十九峰,峰峰皆有大理石。大理石石质细腻,光泽晶莹,花纹奇异,色彩斑斓,它的开发利用远在唐代南诏就已经开始了。
+ C i) h6 u' w9 x! r! {9 D& W: I2 q i; A* ?: e: K; X: a
0 K9 U4 ?, s9 a9 P我们从城北逛到南门,在南门边乘上去才村码头的公交车,不过10几分钟就到了。这是一个阴冷天,码头上游客很少,众多的游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两侧,显得很是冷清。站在码头边上眺望,洱海尽是雾蒙蒙的一片,别说对岸,就算是湖中心也什么都看不见。不过我还是能清楚地感觉到洱海的宏大,尽管它只是一个湖泊。消遣了半小时左右的光景,我们乘车回到古城,这次我们在西门下车进城,西门因面对苍山而得名苍山门。2 v7 g3 T2 ^9 O8 b1 Z3 U# E0 W. m
& v2 f: h4 f3 @8 {1 E0 r7 D8 i! y* w0 i5 y- w, k4 `
大理的夜生活远没有丽江热闹,但却多了一分自在。洋人街应该是夜晚最繁华的地方了,在一家名叫“哑咕嘟”的酒吧里,我们喝喝酒,聊聊天,享受这难得的惬意。
3 `' E% Q+ o/ d* x
$ n M2 a3 ~- Y/ g( E
& M8 }& D# b! R8 r# U到大理的第二天也是下着细雨,我们乘车来到古城外西北方、苍山脚下的崇圣三塔。本来想走近路从三塔公园旁边停车场的侧门进去,不巧围墙正在改造成铺面,几个工人在进进出出忙活着。真应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古训,我们看到围墙已拆,即灵机一动,左右看看,瞅准四下无人时,几个健步跨过施工现场,从空隙处就进了公园。直到来到三塔的脚下,我们才敢相信真的进了公园,长长舒了口气。这一下子每人又节约了121元的门票,那当真是喜上眉梢。说实话,我承认逃票不光彩,但是国内景点的门票确实也太贵了,像三塔公园这种游客不会造成什么损耗的景点,游览短短一两个小时就要收一百多元人民币,而我们普通国民的收入才多少,真的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 w5 H1 n/ j' x7 T7 V* B
0 P4 ]6 h% P+ R0 u; P9 ~& F1 E! d$ w5 Z/ r0 q: I. p$ l
言归正传,大理三塔确实比我之前想象的要雄伟得多,不愧被称为古代建筑的珍品。三塔中的主塔高69.13米,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的16级大砖塔,建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和主塔鼎立的南北两塔,均为10层密檐式八角形砖塔,各高42.19米,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即当时的大理国开朝之后。三塔虽各具风格,但浑然一体,气势雄伟,不仅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而且还把苍洱风光点缀得更加壮丽。据史料记载,三塔始建于公元836年。在建三塔的主塔即大塔时,唐王朝还派了恭韬、微义两位著名的建筑工匠来南诏,负责塔体的设计、施工,把中原的建筑艺术带到了云南,所以大理三塔的建筑风格和著名的西安大雁塔的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游览三塔时,你不得不为先人的技艺惊叹。相传在建大塔时,不用脚手架,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上泥土变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后,逐步将土运走,使塔体从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闻。据传,在建塔时的土坡,曾延伸到距离塔体南北两侧数里之处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桥”和“五里桥”两个地名。这些虽只是传说,但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建塔工程的浩大和艰巨。7 [7 n* w! N+ n) F) F$ `7 I
; S3 ^& T# B. K- I5 F( Q- c
公园里人很少,在雨中显得平静而安详,使人很容易产生孤单的感觉。我们悠闲地逛到三塔公园的深处崇圣寺,游览完毕直接理直气壮地从大门口出了公园,所幸没人来查票。打了一辆三轮车到北门,其实这两天我们住的客栈就在进北门后不远的地方,但是由于古城的北部区不繁华,我们也一直没有专程在这一带探访。从北门很快回到客栈,我们收拾起行装,出门来到昨天吃过中餐的益恒饭店对面、有名的梅子井餐馆中餐。餐馆因为后院有一口靠着梅子树的水井而得名,但最出名的还是餐馆自家做的梅子酒,一进门你就能看见一堆整齐堆砌的酒缸,那是招牌。吃完饭买了点大理有名的特产杨氏雕梅,然后乘公交车来到市区长途车站,每人花118元米米选了4点多的沃尔沃车型。这时天空渐渐晴朗起来,久违的阳光从厚厚的云层后穿射出来,大地顿时生机盎然,不舍间,我们告别了这片上千年来安详静卧在云南腹地富庶的天地,往昆明去了。
(白族建筑的照壁); k# x' R3 Q& m- L8 o0 t K1 J7 |3 y% V
(大理古城的南门)! e3 k# X0 z/ e r
(洋人街是大理古城夜晚最热闹的地方)
/ _$ c6 w7 @! I
(雄伟的崇圣三塔鼎立在苍山脚下), G: ^1 i; l9 ~% @
(这是大理到昆明的高快客车时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