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清风(之五):大理野菜集

0
回复
102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9 00: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野清风(之五)
9 p( a( [1 V8 m8 f2 l" l& w# ]  M. W2 F- D7 D( q
大理野菜集) L% [) Y( D+ W+ \, p; k9 |5 d
$ q; {7 J  d* L2 n: R+ q
6 q( d0 N# K# F; \/ x6 g
2007年4月14日至22日昆大丽纪行( a4 Y8 o. e2 Z
- C8 S% Y( E; K/ t/ m
( ]$ ^' U& v; g
18日下午三点,我从丽江到大理。丽江至大理一带风景优美,刚出丽江时,公路两边大都是茂盛的庄稼,不种庄稼的山坡上总是开着一种丁香一样粉紫色的野花,一个个漂亮的纳西村落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些高高大大的桐树正开着紫色的花朵簇拥在纳西民居四周。
. F5 \& y; I, L1 H! O  A4 }; ^
2 C3 W: O, A( m0 g- M  v% |) ^! {- `: Y# Q. o" c! n
公路坡陡弯多,向人们展示着横断山脉的雄浑。进入大理的鹤庆县境内后,沿途有许多正在修建的大理至丽江铁路的工地。在鹤庆境内一段距离不远的公路上,我先后看见了两个箭头指向公路右边的指示牌,一个写着“绞家院”,另一个写着“寸家院”。这两个姓氏我可是头一次见。大大的指示牌昭示给路人,这两个院子可曾有过特别的故事?也不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收集姓氏的活动中收入这两个姓没有?以后我是不是找个机会单独去探访一下这两个院子?5 o: J  c; o& b* i0 Y

" n$ y& J# H1 X/ c' t: ]4 ^; K, r2 |$ p: ?
1992年,西南区长途电信线路竞赛活动两年一次的会议在大理召开,我那时还在贵州工作,贵州全部与会人员乘一辆桑塔那轿车和一辆吉普车从贵阳——安顺——六盘水——曲靖——昆明,在昆明报到后住了一夜,第二天西南三省参加会议的人员又乘车从昆明到大理,在大理开完会后,贵州一行人又去了滇西南的瑞丽畹町,还到与畹町接壤的缅甸木街去玩了一趟。返回昆明后,我又独自去了西双版纳休当年的工龄假。那次行程够长的,我拍了一大撂漂亮的照片。3 K# N! _3 g  [9 i, i
) p- \3 ^% f* z' x- c% }; z' E, a
; a. t: U$ a6 f% V; y: H
这次本来不打算到大理的,不过我觉得既然从丽江到昆明要经过大理,那么在大理住一夜,看看大理的新变化,比起一口气从丽江赶到昆明就更休闲一些。) |2 d* g2 u- E9 d- G$ C; ^9 {
" f; K" H# D3 Y$ o2 [
) R6 C1 n' g$ o3 d& A# C+ ?
傍晚到了大理下关。非常令人遗憾,这里的宾馆饭店服务比较差。我先住进了下关宾馆,到房间后发现马桶不能抽水,找服务员换了一间,我以为换的房间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于是就出去吃晚饭,饭后回到房间发现几个窗子都关不了,找服务总台,说派人来修,我一听就很生气,要求退房。背着行李,我到前面的下关饭店去住。可没想到,竟然房间里所有的灯都无法打开,我非常气愤地再次退房。住进了下关对面的林都酒店,幸好这个酒店还不错,虽然价格贵一点。
( e) x- W' @% V8 m6 B3 H0 r4 y$ J8 n

! D( V% v( q6 z7 g/ e19日早上吃了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八点我就出门了。首先过了洱河上的黑龙桥,洱河水不如以前清了。过了桥就是龙尾街,看到有很多当地人在卖各种各样价廉物美的早点,我真后悔吃了酒店那质量不高的免费早餐。+ O$ t, n$ {3 R0 ?2 D( u

+ j# t6 R5 `) I7 q6 s" s/ ~  I. k) d
$ x6 g- \! x/ o7 e1992年那次在大理开会期间,一天傍晚,我独自逛到这里,发现龙尾街坡度较大,街两边的住房风格比较一致,多是典型的白族民居。龙尾街上面就是中丞街,民居更规整一些,一条古色古香的小街。# p4 ~4 I! T6 T2 u7 W
  \9 ?* [7 k$ ]. _2 |

: {% X: J. ?: _: b2 G, Z$ U( D" l这次我所看到的龙尾街和中丞街,那种典型的白族民居少了很多,电线、光缆等架挂得有点杂乱。在红土坡那些小巷里闲窜,看那些已经衰败的高门大院,想它们曾经的兴旺发达,一路走着看着就来到了普济寺。$ A: T! U+ q7 S8 f# ^$ t

# O) a. N8 H. a
5 D) ^% ~# z/ L一位道士上来要求买门票,我有点疑惑:这里不是佛寺吗?1992年我独自发现了这里后,第二天曾带领开会的同行们到此一游,那时上到这里就为止了,后面山上就是荒野了,记得我们一大帮人当时还在这里抽了签,从来只在寺庙看对联的我被大家逼着也在这里抽了一个让我郁闷了好久的下签,我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签号是第97号。当时这个寺好像香火很旺的,我还拍了两张好照片。现在怎么变成了道观了?那位道士说,普济寺在后面的高山上。本来没什么宗教情绪的我转身就出门了。
. n* f# ^2 i( z, ^. h) A8 D6 E7 R  U) n# e( u) x
# Z3 W7 _7 Q( k9 b8 W% j5 D8 o
后面的高山就是苍山,如今能建房的坡地全部建满了民房,遗憾的是规划欠佳稍显杂乱,有些修成了独幢的白族民居,让人看着舒服,虽然也是粉墙黛瓦,却与江南民居明显不同。这些房主对自己生活在苍山之下洱海之滨有着深深的满足,因为他们把这种感觉提炼成四个字——“苍洱毓秀”,并以最美丽的书法用斗大的字号写在了外墙上,内墙上还有许多诗词和绘画全面地抒发他们的幸福情感。在红土坡,一幢叫“斜阳居”的白族民居,就是那样一幢让我羡慕不已的建筑。
$ }+ o! X% H% U# P. {) v9 }# h3 u3 o' R

4 t- I- d* h7 t3 ~( f8 P" j, }1 H记得当年在黑龙桥附近有个菜市场,我决定去逛一逛。但现在黑龙桥附近都修建了高楼,哪里是菜市场呢?在桥头我向一位老人打听,他指着桥边的启文街头说,上那里的二楼就是菜市场。& W8 }9 Y  G- b

+ V+ _5 I$ {7 `' x1 [- b' ~
2 K0 m# c  [; Q9 m  G  }* e我立即上了二楼,看见了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准确的名称叫做“大通子河菜场“。市场按买卖品种分成了几个区域,在粉面区,除了面条,有大量米粉做的雪白的饵丝、饵块。5 {5 N( \+ Q* `  l) w

$ |# S' E2 B* @: t4 q' L, ?5 A" m% _, ]. G4 a6 k2 U0 ?
我最喜欢逛的是蔬菜区,这里有很多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多种野菜,比如香椿,小时候我家院子里就有一棵香椿树,初春时节,光秃秃的树枝尖上长出红色的新芽,等这新芽长到两三寸长时,我们就摘下来炒鸡蛋,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又比如折耳根,又叫鱼腥草,云贵川三省的人都爱吃,可是这折耳根在三个省区长得有稍有不同,吃法也有区别。先说我的家乡四川,折耳根多长在田坎上,根长得不粗也不长,采摘时又不能在田坎上深挖,只能用手拔出连苗带根三寸左右,一般用糖醋凉拌着吃。再说贵州,那里山地多,折耳根长在那些山地较松软的表层,几乎全是粗粗壮壮长长的根,农民把它挽成一把一把的卖,既可凉拌也可以炒香肠或腊肉。这大理的折耳根是四川和贵州的综合,苗也嫩根也长,翠绿的叶子红艳艳的根,看着十分养眼。不过,目前为止,我还不知云南典型的吃法。我看到了熟知的薄荷(云南把薄荷作菜吃噢)、灰灰菜、藜蒿、芦笋等等。
  x) S) b! r! `( u+ c9 N+ [
/ |+ I! T  I8 Y: N: f$ O( V, D  l. C* t7 v- }
: N; ]' `& f( Z$ ~8 A9 u: T
" O' W2 H9 T: ]6 T* T- q# K

1 f$ Y# X; \6 @6 h. v% S6 P云南的气候条件好,农作物丰盛,野菜长得比人工种植的蔬菜还要好。这大理的菠菜,菜叶真叫做绿油油,而菜根又是那样的红艳艳,看见这“红嘴角绿鹦哥”,真有购买的冲动。
6 x8 R8 S. D: }: q* r+ x5 L& ?! t! V; i8 G
8 v0 H  D; S$ f6 F6 {9 j, e
更多的野菜我是不认识的,我虚心地向卖菜人请教。不一会儿,我认识了树头菜、兰柳、香香菜、洱海海菜,还有一种小果子,说是叫木瓜,是做菜吃的,形似水果木瓜。" a: G& Q% _& V( L( _1 ~0 p

' e1 @! U2 o7 L5 j: w) w2 _6 o+ E( D
逛到一个角落,我看见有人卖食用玫瑰,用背篓、竹蓝装着,啊,那个芬芳啊!我请求主人送了我一朵。啊,那边还有金银花。" x; `3 {6 g! p) c2 ?# F

) Y, j5 @: d$ U, ~+ k( u
7 ?$ i: Y+ ]" z7 D中午,在关平路上寻到一家“永昌饭店”,店很小,食客却多。看见菜谱上两个有趣的菜名:一个叫“鬼火绿”,另一个叫“两亩地”。我好奇地问老板两个菜是什么做的,老板说,“两亩地”是嫩玉米炒青豆,我一听就笑着说,啊,一亩地种青豆,一亩地种玉米就叫两亩地了。老板接着说,“鬼火绿”你不能吃,是小米辣炒的,一般人都受不了。我又笑了,心想,这“鬼火绿”是象形说法,可能是说吃了那个菜后,人被辣得眼睛都冒出鬼火一般的绿光了吧。我虽然爱吃辣椒,但已多日出门在外,尤其是云南本来就风大干燥,还真想吃点清淡的。于是点了香椿炒鸡蛋和洱海海菜汤。
' V0 l4 c0 G7 }2 m1 @
$ M  k( I) e1 ]% \1 K
1 S  S* l7 Y( ^8 i! Y3 W! F可惜,香椿太老了,没有我童年记忆中的清香。倒是洱海海菜汤很是可口,海菜中有一种物质让汤稠稠的、滑滑的,有些像江南人喜爱的莼菜汤。也难怪,洱海海菜和江南的莼菜都是水生植物,所以味道也类似。
- M: I1 s$ D: |3 g
& h; K4 m& i0 U6 E+ p4 v- x; v# p. I  W: F
吃完午饭后,我便收拾好行李离开大理去昆明。9 p, p0 [4 I/ Q( h

! T! b( l: N" E/ c 13502425F5A5A5E13145736734.jpg (竹篮装着玫瑰)
  {$ [' y" L/ @5 v- {* V/ ^ 13502425F5A5A5E13145736734.jpg (洱海海菜)
+ y* E( D- D, H 13502425F5A5A5E13145736734.jpg (香椿), r/ H+ s+ V- {" V
13502425F5A5A5E13145736734.jpg (则耳根)
( s5 }, b4 ~# N- J" N$ C 13502425F5A5A5E13145736734.jpg (藜蒿)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