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中国省(市)、特别行政区简介二

0
回复
79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4 1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省; j' F. S1 [( M
   位于黄河中下游。简称豫。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北接河北、山西,东邻山东、安徽,南连湖北,西界陕西。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027万。除汉族外,有回、蒙古、满、朝鲜、壮等4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数不多,但分布较广。全省辖5地区,12地级市,19县级市,99县。省会郑州市。1 B) {; H, X7 K8 }3 v9 X
自然概况
1 Z( H/ M7 s* u' U   全省地形较为复杂。省境东部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主要由黄、淮、卫三大河流冲积而成,黄河古冲积扇是其核心部分。在豫东以花园口—东坝头的黄河河段为脊轴形成范围广阔的冲积扇形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为全省主要农业区。但黄河河床每年都有所加高,形成了区内的脊椎,脊椎呈东北向、东南向显著倾斜。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均发生在此,遗留有许多故道残堤、缓岗沙丘与槽状洼地,使局部地区出现内涝、风沙、盐碱等不利条件,成为平原上农业生产不稳定地区。7 B! N9 a% t$ l# @- _" o
   河南位于中纬度地带,气候较温和。冬夏冷热变化和干湿状况受季风影响,南北地区间的气候具有过渡性特点。热量、水分、光照较充足,为全省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局部地区灾害性天气较频繁。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3~15℃,10℃以上活动积温为4200~4900℃,无霜期190~230天,可满足一般作物的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生长发育之需。伏牛山至淮河干流一线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范围,以北属暖温带。西部山区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一般只能二年三熟或一年一熟。春末与晚秋季节大部分地区有霜冻。2 C3 ~  L0 s) Q% ^8 \7 A6 P" G
   河南省年降水量一般约600~10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4~10月各地降水量均占全年的80~90%。这一时期降水和热量丰沛,利于农业生产。但因河南省降水主要来源于东南季风,省境降水的年变幅和季节变幅大,因此发展灌溉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本条件。河南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风、雹、低温、霜冻和干热风等,尤以干旱、雨涝和干热风的危害最大。
5 c+ j0 C! m4 g8 k经济概况
' g" z# H! ?! w3 }& @   20世纪50年代以前,河南省经济极为落后,经1949年以来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重要农业业地区之一,同时亦为全国主要的煤炭、机械制造、石油、纺织等工业基础之一。
4 ^! ?7 @5 V5 g8 r. M! c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古称汴京。春秋时期,郑庄公在这里修建了“仓城”,因取开拓封疆文意,后定名开封。公元前361年,魏国从安邑迁都到这里(时称大梁),由于地临汴水,在隋、唐时又称为汴州。唐末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定都汴州,改称开封府。五代时期的后晋、后汉、后周也都在此建都,称为东京。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得政权,建立北宋王朝,仍以开封为国都。在北宋统治的一百六十八年间,开封进入繁盛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富甲天下,“京师周围八十里”,有一苏、二杭、三汴州的说法。 * f6 K, Q, ]2 J4 J
   现在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珍宝,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风俗画卷,为我们重现了八百多年前东京都城汴河沿岸店铺林立、酒肆茶楼、商贩叫卖、车来人往的一片繁荣景象。1194年(金明昌五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从此开封屡遭黄河水患灾害,加以全国政治中心的北移,开封渐趋衰败。* g. j; y4 |; [- b5 K' A# h1 V2 v
   至今开封仍保存下来的有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此外,尚有元明遗留下来的延庆观玉泉阁、镇铁犀牛和山陕甘会馆等古建筑。近年来,开封市又在北宋名臣包拯的故居包府附近,建起了占地十五亩的包公祠。在午朝门外,原宋东京御街北端建成了400米长、40米宽、有53个店铺组成的“宋都御街”。这条街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全是宋代建筑风格。. m! M% P4 |' {4 q2 S% p: W
旅游景点:
$ `& J# F& K0 Z$ E    嵩山 少林寺 鸡公山 龙门石窟 石窟寺 三门峡  
+ ]0 e) I6 W+ C* |# q  t% `铁塔) b* l( e# ]  J% n/ B7 z
   在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是北宋遗物,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开宝寺上方院夷山之上,所以名曰开宝寺塔。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塔高55.08米,13层,等边八角形。铁塔设计精密、图案优美,造型秀丽,塔身外部用38种不同造型褐色琉璃砖砌成。铁塔结构坚实,历经无数次狂风暴雨,依然巍然屹立,是开封市的象征。, P4 A) O* u/ T# F; |- m9 u
相国寺  p* g+ d) D$ U$ P5 R3 a2 Z
   在开封城内自由路西段。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唐睿宗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为纪念以相王即位,改名相国寺,睿宗还亲书写“大相国寺”匾额。现存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建筑,宏伟壮丽。殿内有一院,院中八角亭耸起,亭中有一尊巧夺天工的“千手千眼观音”木雕佛像。 & E0 f4 ~/ c2 _$ A, k$ m! @
   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遗物。相国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相国寺山门外钟亭内悬乾隆期间所铸5吨铜钟一口,“相国霜钟”是开封八景之一。$ Y! l, \& D) I2 t$ ^( {
延庆观6 [$ _; J$ v# g3 a& @) Q; o
                   
4 m8 c- }- ?, A% k. ?   位于开封城内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一处道教胜地。为纪念我国道教中的全真派创始人王吉吉(王重阳)传教和逝世的地方而建此观,原名重阳观。明洪武六年(公元1317年)改名延庆观。观内玉皇阁造型特异,阁南15.6米,上圆下方,共分3层。底层四方形,中层为八棱形,以碧色琉璃瓦做人字形,如同屋山,八角拱起;顶层为一八角亭,砖栏刻花,粉红墙壁,顶部碧色琉璃瓦,上置铜宝珠,亭内有玉皇大帝坐像一尊。玉皇阁结构诡奇,具有元代特点,明代风格。       
2 t$ k+ d- X5 E0 i3 a0 T省地名之由来 8 k! h1 D* L) `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a& {  W( K) w5 o: n
       湖北省
  ]% k; L7 b9 }  @   位于长江中游。简称鄂。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四川省,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介于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东西长约750公里,南北宽约49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5719万。有土家、苗、回、侗、满、壮、蒙古等4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72%;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居多,集中分布在鄂西南地区。全省辖4地区,1自治州,9地级市,22县级市,45县,2自治县和1省辖林区。省会武汉市。
+ _- V. J. q; Q0 R$ ~  ^* }8 S3 j自然概况
. z5 u+ W- n7 B9 h   湖北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长江和汉江冲积成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山地的河流共同汇入长江。全省共有中小河流193条,总长度3.5万多公里。+ T- {1 c  L5 D+ v/ ]5 i: m: _
   湖北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全省年均温15~17℃,鄂东沿江和三峡河谷在17℃左右,鄂北低于16℃,山区则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7月均温为27~29℃,江汉平原最高温在40℃以上,为中国酷热地区之一;1月3~4℃,三峡河谷高于5℃,北部和山区2℃左右,江汉平原因地处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最低温-17~-15℃。
1 ^7 h* Y1 [  c, j' O   无霜期大体是南部长于北部,平原河谷盆地长于山区,鄂北和鄂西北为230~240天,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为250~270天,鄂西南河谷盆地最长,在280天以上,山区较短,不足210天。全省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和竹溪县光顶山东部年降水量达1400~1600毫米,为全省多雨中心。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江汉平原最多雨年为最少雨年的1.8~2.3倍;降水以夏季最多,占年降水量40%左右,冬季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变率也较大,梅雨期长,常发生洪涝,以江汉平原危害尤甚;梅雨期短,乃至“空梅”,造成旱灾。$ k7 O; b/ {* g+ a1 m
经济概况! y! I/ N5 U  m; K  i: ?- E' x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全省农轻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约略相等,比例关系趋于协调。
% ~# x: T1 c4 o                   
* |7 w- z, r4 |: j/ g1 Y2 N4 W4 c旅游景点:1 s: T0 H5 l& l, L* I8 I
    黄鹤楼 武汉东湖 龟山 神农架" G5 E8 R) L& b
       
, H7 |: n+ E; F, E; l, ]省地名之由来
1 m2 c+ a/ X' r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L; e# @% K" i) F, f6 P( a7 q
    湖南省" R& H8 i  m( {
   位于长江中洲、洞庭湖以南。简称湘。介于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北邻湖北,东毗江西,南连广东、广西,西接贵州、四川。东西宽660多公里,南北长770多公里。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6355万。有3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以苗、土家、侗、瑶、回、维吾尔、壮、白族人数较多。全省辖5地区,1自治州,8地级市,20县级市,69县,7自治县。省会长沙市。/ L( [, ?4 S+ Z3 ]3 U6 \& g1 S. Y# R
自然概况 7 F, `+ J% E  G
   湖南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素以“有色金属之乡”著称。有色金属品种多,储量大,锑储量居世界第一;钨、铋储量均居中国第1位;铅储量居中国第3位;锌、汞储量居第5位。全省地貌类型多样,山地约占总面积的51.2%,丘陵占15.4%,岗地占13.9%,平原占13.1%,河湖水面占6.4%。省境西南东三面为山地环绕,北部地势低平,中部为丘陵盆地;地势向北倾斜而又西高于东。西部主要为武陵和雪峰两大山地。武陵山海拔多在500~1200米,主峰壶瓶山2099米,为全省最高峰;雪峰山主脉南起城步,北至益阳附近,渐没入洞庭湖平原,海拔500~1500米。湘西山地自然环境与东部地区差异明显,且有碍东西向交通发展。汀南以山地为主,间有部分丘陵、岗地。山地主要有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五岭的大部或部分及阳明山、塔山等,山峰多在千米以上,八面山高2042米。湘南山地既为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又为中国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流的地区,其低谷垭口间为南北交通要道。湘东山地有幕阜、连云、大围、罗霄等山,海拔多过千米,是湘赣两水系分水岭,其隘道为湘赣通道。湘北有中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洞庭湖平原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水面广阔,土壤肥沃,是全省重要的农业区。湘中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盆地,海拔200~500米,以广谷残丘为主,盆地众多,并为河谷所沟通,主要有衡阳、株洲、湘潭等盆地。突兀于中南部的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山势雄伟,风景优美,号称“南岳”。3 e' i6 |  p8 B4 D: n0 O
 全省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但湿热分配不均。全省均温为16~18℃,东南高于西北,东高于西,1月均温4~6℃,最低温各地皆低于-6℃,临湘出现过-18.1℃(1969年1月31日)的低温。7月多在27~30℃,最高温大部分地区超过39℃,长沙、益阳、零陵曾出现43℃以上高温。无霜期自北而南为270~300天。大部地区能满足喜温作物、特别是双季稻对热量的要求。全省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是中国雨水较多地区之一。雨、热大致同季,利于主要农作物生长。
5 n( K, H' _0 g( A6 s经济概况 . z: B0 K1 {7 \5 J
    1949年以来,湖南省已逐渐改变过去落后的经济面貌。工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有色金属为中心的工业已初具规模。农业中的粮食和多种经营发展较迅速,在中国占一定地位。% s8 {4 B' l0 |' a+ [
旅游景点:
4 W2 S( o1 I" f3 d! L( x9 e# Q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I8 Q8 u/ `; D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距市区32公里,东连索溪峪,北邻天子山,面积13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其雄奇、幽静、古朴和神秘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 t% `; {; A# d& j$ x    园区内峰奇石怪,树茂林丰,溪泉秀丽,洞穴幽深,珍禽怪兽出没其间,奇花异草四季飘香。山、水、桥、洞相得益彰,鱼、禽、虫、兽同生共荣。主要景观有金鞭溪、黄石寨、腰子寨、琵琶溪、砂刀沟、后花园、朝天观等七条旅游线,它们将您带到一个个美妙的仙境佳地。3 i& u4 o7 H% z2 T
   公园里有国内外罕见的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难描难绘。那些如柱、如鞭、如塔,似人、似禽、似兽的峰林石景,或拔地而起,或浩荡而来,无不给人以丰富想象和美丽的遐想。
: d7 t% Q- [  e   公园里有秀丽迷人的溪、泉、湖、瀑。大小溪流达数百条之多,它们“久旱不断流,四季绿如绸”。无论在高山之巅,或在深洞幽谷,泉水随处可见,掬手可及。悬崖上飞瀑倒挂,山谷中溪流奔突。深不见底的湖泊,静卧在峰恋怀抱之中,湖水晶莹碧透,水鸟悠游嬉戏。山水相映,蔚然成趣。* U. ^3 b+ Y/ m1 B
    公园里还有完整的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面积达90%以上。原始森林中既有大量古稀珍木、奇花异草、名贵中草药植物,还有多种珍禽异兽,如云豹、猕猴、灵猫、娃娃鱼、背水鸡、玻璃蛇、红嘴相思鸟等等。独特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一个天然动植物王国。1 O$ U1 Z# d6 f; c! k% G# I5 `
   张家界森林公园神奇飘逸,景象万千。每当雨过初霁,但见云翻雾涌,峰峦隐现;骄阳丽日下,天高云淡,远山空蒙如黛,近处山林一尘不染,宛若一幅新成的丹青水墨画。冥冥中有如指纱玉女跚跚乍现,亦真亦幻,使人顿生“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虹”之感。 & H* S+ G* n! u, n- g0 D# D1 C
   张家界森林公园的这些特点使张家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独具一格的一流风景名胜区,并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 Q# p7 H. x7 W- \                  
; j8 U, I! ?. b$ e省地名之由来
! I/ a1 Q: k4 ]& h, \     6 }( Z$ R4 p4 T! f, Z% K0 v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F/ Q. ]/ t) N/ `0 _& e
    广东省
5 n9 Y' q* t' \! h/ t/ F6 Z    位于中国大陆南部。简称粤。北依南岭,与江西、湖南两省相连;南濒热带海洋,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东界福建省;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全省陆地处于北纬20°19\'~25°31\',东经109°45\'~117°20\',北回归线横贯境内。海岸线曲折,大陆海岸线长3368.1公里。沿海有651个岛屿,岛屿岸线长1649.5公里(均未计香港、澳门)。全省陆地部分东西长,南北窄,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人口6689万。有52个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0.6%,其中黎、瑶、苗、壮、回、满、畲族等人数较多。广东为全国华侨最多省份,旅外华侨约14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辖20地级市,18县级市,58县,3自治县及东沙群岛。省会广州市。
+ U# T5 C# B8 J+ [0 n自然概况
) u! s$ J, o; g+ |- ?4 W   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四季常青,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海面辽阔,山丘广布,土地类型复杂,多红壤和赤红壤。
" d5 s8 g+ z2 F* N+ h   省境年日照时数长达1700~2200小时,但南北相差几近一倍。年均温除粤西北的连山外,均在19℃以上。温度的纬向分布较明显,大致北低南高。雷州半岛南端年均温高达23℃以上。年内月均最高气温出现于7月,多数地区为28℃,较长江中游谷地为低。1月为最冷月,北部连山1月均温为8.6℃,南部雷州半岛为20.8℃。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潮影响,多数地区出现霜冻。粤北山区年年有霜,霜冻期长达60天。沿西江—清远—紫金一线以南地区则霜日不多。冬季常骤然降温,并偶有奇寒。除粤西北连山外,10℃以上活动积温都在6000℃以上。全省大部分地区可满足双季稻加冬种的要求。
5 l. x' W1 c3 A7 j9 t: D) [    广东是中国降水丰沛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但分布不均,地区间和逐年间差异很大。南岭南侧,云浮山、莲花山东南坡等迎风面的山坡地带,年降水量都超过2200毫米。相反,在背风面的谷地和内陆盆地,如罗定、兴梅盆地,年降水量仅1400毫米。降水季节变化明显,4~9月为雨季,其中4~6月以锋面雨为主,多暴雨;7~9月以台风雨为主。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80%,冬季降水少,常发生季节性干旱。) a4 Q2 p& }. \1 o( g, C1 `$ R$ `
    全省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早春的低温阴雨,夏秋的台风、暴雨,秋冬的寒潮、寒露风,局部地区的冬春干旱。6 t* w5 z* j, o; Z
                    
( [+ y4 T1 {( [; U1 P$ t0 ~# a9 B3 ^经济概况
4 L8 m8 {* o/ W    广东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商品性农业发展较早,轻工业基础较好,商业较繁荣。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农业大力建设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粮食、水果和甘蔗生产基地,开发雷州半岛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工业建立了家用电器、日用机械、纺织、食品、钢铁、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电子等多种部门。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迅猛发展。1979年以来,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广州、湛江和珠江三角洲被列为开放城市或地区,全省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递增水平。: F' `+ R. a% i
                   * H1 T# t, S( B5 w. p3 S& L0 |
旅游景点:                  
9 k* A, O! ?6 p                       ; Y& Z+ ]& [) R: R
   广州背枕白云山,面临珠江水,屹立于富饶的三角洲平原之上,是一座有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广州又别称五羊城、羊城、穗城。传说:古代有五位仙人,身着五色衣,骑五色仙羊,带着每茎六穗的优良稻谷,降临楚庭,以谷穗赠黎民,祈祝此地年无饥荒。时今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便成了广州的象征。* x) k, {- K7 |& X( g! L
    广州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皆可轻装旅游。素有“花城”之誉,入冬无雪,四季飘香,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时亦盛放。湿润多雨,冬暖夏长。广州胜迹处处,人才辈出,流传着许多佳话,又有古迹多处。据考古发掘结果,可知属于远古时期的文化遗迹即有龟岗、飞鹅岭、太和、蔡涌等地。另外,西汉南越王墓是广州已知最大的石室墓。4 n* b) i- X2 X  ]" Z" M* p% T6 J
   广州交通方便,由广州可到全省各地近线旅游。广东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历史文化名城2座:广州和潮州。主要风景名胜有:肇庆星湖、从化温泉、罗浮山、西樵山、赃露山、鼎湖山、惠州西湖、新会小鸟天堂、台山上川岛、白云山、南湖等;文物遗迹广泛分布,包括岭南四大名刹—光孝寺、南华寺、开元寺、庆元寺、佛山祖庙、孙中山故居、中山纪念堂、陈氏书院、镇海楼等。近年新开辟的有中华微缩景观、斗门白滕湖农民度假村等。此外,海滩、温泉、岩洞和园林处处可见。还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国民党一大会址、黄埔军校旧址等革命遗址。
: Y# f1 e( w% R8 w6 f/ ?    广州有客轮直通香港、汕头、海口等地。民航与省内外主要城市均有航班,并有航线与香港、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相通。广东有三星级以上宾馆59家,二类以上旅行社188个,旅游业之发达,在全国名列前茅。
- G4 P; g8 r% n; H3 I中山纪念堂
' B3 m, t. [. W( W% J    位于广州东风路,观音山南麓。是人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而建。中山纪念堂原址是清代一座衙门。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人们决定在此地建立中山纪念堂。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 6 G0 C* N. M. @5 g  X" R7 H+ f+ x. n
白云山. x# Z( L; I; G6 r3 T  ^2 N& x
    在广东省广州市东北部,由30多座山峰组成,面积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峰顶常有白云缭绕,所以叫白云山。这里是广州市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峰峦苍翠,景色秀丽,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景观有滴水岩、云岩、白云晓望、白云晚望、天南第一峰、明珠楼、水月阁等。登上山顶,可以俯瞰羊城秀色,又因置身于云海之间,常使人有飘忽迷离,如入仙境的感觉。2 k) t8 |( C, P$ [
六榕寺4 W4 O: n" F  [" z  x  B
   位于广州市六榕路上,是广州著名的佛教古刹。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初名宝庄严寺。北宋时改名净慧寺。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来此游览、礼佛和进香,见寺内有六棵古榕树,挥笔题了\"六榕\"两字。到了明代始称六榕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巍峨矗立的花塔、观音殿和六祖堂等。
, ~/ W' f! u2 S% S. p8 b* \( N越秀山
- v& ^" h" v6 ]3 S* L3 O   位于广州市北侧。明代初年山顶建有观音阁,故又称观音项,后修建古建筑,成为面积将近100 万方米的越秀山公园。公园内大部分为丘陵,园中有三个人工湖、南秀湖和东秀湖。公园内的名胜古迹较多,主要有五羊山、镇海楼等。
5 k, h2 i) d+ V) F: {& ?       - h% m. ~, z0 H0 _
省地名之由来
/ _% @8 G+ u2 n1 P, s: [4 U" g
1 _6 D2 U5 C1 a7 d& G. M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